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论信用卡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华福 《科技广场》2004,(7):100-102
随着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快速发展,信用卡风险及其防范越来越成为商业银行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我国银行卡业务发展的历史,并论述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卡风险防范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当前信用卡业务风险的主要形式。最后就如何防范信用卡风险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信用卡业务的快速发展,其风险问题也日益显露出来。信用卡业务存在多种风险,其中信用风险是信用卡的主要风险。本文通过对传统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和国外信用风险度量新模型的分析来研究各种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在信用卡风险管理领域的适用性问题,从而为我国信用卡风险管理提供更有效的方法,实现信用卡业务的良好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当前我国信用卡风险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在风险管理中引入数据挖掘技术的必要性,提出了如何有效利用数据挖掘方法和商业智能工具进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的研究思路,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具有数据集成、数据建模、数据分析及数据展现功能的信用卡风险管理系统的整体框架。  相似文献   

4.
唐卉 《科协论坛》2007,(9):130-130
近年来,我国信用卡业务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商业银行间信用卡业务竞争日益剧烈,由此产生的相关风险应引起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笔者近期对我国信用卡业务主要风险现状、成因进行了调研,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银行金融体制也在不断的改革,国内各商业银行纷纷将信用卡业务定位为转型发展中的战略性金融产品。信用卡业务的快速发展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利润增长点,货币其风险也逐渐暴露出来,若处理不好将会给商业银行带来极大损失。本文分析信用卡风险管理与利润增进之间的关系,并研究如何管理风险。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人均收入不断增加,中国消费市场逐步释放出巨大的潜力。商业银行看好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潜力,纷纷投入巨资开展信用卡业务。经过最近这几年的快速扩张,信用卡发卡量和总授信额度都急剧增加。伴随着发卡规模的扩大,发卡银行面临得信用卡业务风险也开始显现出来。如何有效的降低和防范信用卡的风险?本文从信用卡政策和法律制度的角度分析制度体系对发行机构所面,陆的信用卡风险的影响,并提出完善我国信用卡制度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信用卡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已成为一个现代国家和地区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近几年来,我国的信用卡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我国信用卡产业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各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从消费文化的角度去探讨信用卡的发展,剖析目前国内信用卡推广的障碍,解释消费文化对信用卡推广的巨大作用,从而为我国信用卡的发展推广提供一种新的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殷文 《未来与发展》2009,30(9):49-52
金融危机以及信用卡危机的爆发揭示了信用卡风险除了金融系统自身的风险以外,有其社会来源。本文指出,消费社会的欲望的不可满足性,消费社会中人们对生活风格和品味的追求以实现向上流动。风险社会所孕育的专家知识的片段性以及风险的不可估量性特征是信用卡风险的社会来源。针对这些社会来源,本文提出了信用卡风险控制的对策:开发追踪工具来测量消费者欲望状况;使用生活风格评估系统;加强消费者风险教育是降低信用卡风险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国民消费理念和消费习惯的改变,近年来信用卡发行量呈井喷式发展。然而我国的金融市场还不够成熟,监管体制还不够完善,导致信用卡套现活动屡禁不止,且手段翻新、方法多样。在信用卡业务活动中,商业银行既扮演着发卡行的角色,又扮演着收单行的角色。因此,信用卡套现对商业银行影响巨大。在应对信用卡套现风险时,商业银行应当套现源头和套现终端双管齐下,从信用卡和POS机两方面下手,防控结合,防控并重。  相似文献   

10.
迅速发展的现代技术在强化其内在风险社会扩散的同时增生更多的风险事件,使人们对其巨大的潜在危害的担忧和恐惧与日俱增,进而演绎出风险冲突事件。现代技术风险冲突与利益博弈风险相互缠绕,背后隐藏着主体认识差异、参与机制缺陷、风险分摊不公等多重矛盾,冲突各方容易走向带有暴力成份的激烈对抗,严重影响现代技术乃至社会发展的正常秩序,因而迫切需求通过转变技术方向、扩大风险沟通和完善风险分配等综合治理模式,从根本上消解影响技术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冲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田欣媛  周镭 《软科学》2010,24(3):141-144
采用西安市商业银行信用卡顾客的抽样调查数据,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信用卡顾客生命周期的各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月可支配收入、持有张数、钱包份额、月均消费额和持卡类型是影响顾客生命周期的6个独立因素,且全部为保护因素。商业银行信用卡管理部门可以利用这些因素对顾客的危险率进行计算,来识别持卡生命周期较长的顾客,并针对不同的顾客采取差异化的营销和管理服务,进而提高信用卡业务的盈利水平。  相似文献   

12.
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s,CDS)作为当今国际上最流行的的信用衍生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中。Credit Metrics模型被广泛运用于度量信用风险的大小,在应用Credit Metrics模型计算商业银行贷款的VaR基础上探讨CDS的定价问题。以单笔贷款为例来说明该模型探讨CDS定价实际运用过程,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提高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陈学明 《科教文汇》2012,(30):201-201,208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信用卡诈骗犯罪日趋增多,新型犯罪手段不断出现.增加了信用卡持卡人和银行的金融风险。文中针对信用卡诈骗罪相关问题的争议进行讨论,在前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司法实践中的经验出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新疆对外贸易经过近20年的迅猛发展,已初具规模。然而近年来,新疆出口企业因信用风险而导致的损失情况越来越严重,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发生坏账后又未及时解决的问题日渐突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应针对出口企业外部信用服务体系缺乏、出口企业之间恶性竞争、企业内部风险管理不善等主要因素,从强化出口企业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加强外部信用环境建设等多方面入手,规避出口信用风险。  相似文献   

15.
信用风险评估方法发展趋势   总被引:54,自引:3,他引:51  
张玲  张佳林 《预测》2000,19(4):72-75
本文追溯和分析了20年以来国内外在信用风险评估方法上的创新、应用及其发展趋势,为我国金融机构信用风险管理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我国国债信用风险管理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星  郭彩琴 《预测》2004,23(2):14-17
对国债信用风险的研究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课题,它将唤醒人们对潜在的国家信用风险的重视。本文应用KMV公司信用风险管理的基本理念,利用我国1981~2002年国债债务的相关数据,对国债的信用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作为金边债券的国债是存在信用风险的,该风险与债务的发行规模息息相关,在中央财政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国债的信用风险将随着发债规模的扩张而急剧上升。  相似文献   

17.
个人信用评分在消费信贷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商业银行在个人消费贷款和信用卡业务中,如何利用个人信用评分对消费信贷风险进行防范。  相似文献   

18.
基于BBC与价值链风险分析的农户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针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这一社会现象,金融机构对其提供资金支持时,对农户信用进行评价为研究目的.通过对现有农户信用评价的研究分析,发现在构建农户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时,所采用的方法主要以"5C"或"4C"分析法为模型,方法比较单一,所以,提出了基于价值链风险分析与平衡积分卡方法的农户信用评价指标体系.以个人平衡积分卡为框架,通过对农产品价值链风险分析,找出影响农户偿还贷款的潜在因素,根据这些因素来选取评价指标,构建农户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新的农户信用评价指标体系与传统的评价体系相比,更为全面、合理.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构建平台和借贷双边用户的演化博弈基准模型,引入平台竞争和监管机构,研究P2P网贷平台信用风险的控制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完善的征信体系有助于提高借款人违约成本;平台是否合规经营的决策受平台声誉、合规经营收益和违约经营收益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违约借款人的比例越低,则平台合规经营的可能性越高,信用风险越低;平台的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均有限,平台竞争不利于平台控制信用风险,政府监管对控制平台信用风险、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提出构建政府—平台—用户的双层信用风险控制体系,并提出具体信用风险控制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20.
信用信息情报的微观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进程的加快,信用交易形式在各种交易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日益扩大,与此相伴随的信用风险也应运而生,这主要是由于信用信息情报收集和公开的缺乏。随着我国加入WTO,与世界经济接轨日益深入,提高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收集和整理各种企业与个人的相关信用信息情报,提供高质量的信用报告,以解决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促进信贷市场的发展,是我国建立社会信用管理体系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