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小学生道德观念的主要影响源,教师言、行、人格魅力对学生道德观念、道德行为的影响是重要而巨大的,又由于教师以身示范的作用是隐性的,具有累积性、稳定性或持久性,体现在对学生价值、情感、意志的影响又是长期的、潜在的。因此,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理应非常谨慎自己的言行,能够敏锐地察觉自己言行对学生可能带来的影响,自觉矫正教育活动中教师言行所隐含的不恰当的因素。一、道德的自律与他律案例1:教师正在课堂里上课,课堂秩序有些乱。恰逢校长巡视,老师说“赶快坐好,校长来了。”学生正襟危坐。案例2:某班几名学生(乱丢垃圾)…  相似文献   

2.
<正>道德认识的发展是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进行品德教育时必须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一、引导学生正确掌握道德观念由于学生道德观念的模糊性,会影响其道德认识和评价的正确性,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地掌握某些道德观念。教育中要做到具体形象,从实例分析中让学生辨别是非,切忌空洞的理论说教。例如让学生正确地掌握"朋友"这个道德观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下面两个事例。  相似文献   

3.
薛国平 《文教资料》2011,(1):100-101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它比任何有形的言语教育都具有更强的心灵渗透力.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和最直接的示范、导向作用。教师的人格特征不仅影响着教学效果.而且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道德观念、人生态度和职业选择等。本文探讨了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及如何塑造教师完美的人格。  相似文献   

4.
吴娟 《中学文科》2009,(9):46-47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主要渠道。政治教师担负着双重的职责:一是传授知识,二是育人。教师的教学行为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不仅会影响到他们对知识的接受,更重要的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和工作态度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师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是全社会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青少年学生道德修养的楷模之一。从实践的角度看,具有高尚情操、渊博学识和人格魅力的教师,会对学生产生一辈子的影响。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教师更应该以高尚的师德,博大的师爱去关爱学生,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李荣 《湖北教育》2010,(5):55-55
在进行学校德育时,如何让道德观念激荡学生的情感,真正成为学生的价值追求,进而影响学生的行为?德育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让德育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7.
根据现阶段青少年的法制道德观念缺失现象严重、高等院校普遍存在着法制道德观念薄弱、学生法制道德观念欠缺的情况,需要从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家庭影响和学生自身等方面去探析原因,并在教育实践中,全方位渗透对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教育与防范。  相似文献   

8.
浅谈新时期高校教师师德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东坡 《教育探索》2011,(3):114-115
师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品质的总和.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是: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学有所长,业务纯熟;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知识广博多元.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德育一直将德育的价值取向与德育过程混为一谈。总以为只要教师把道德观念和价值概念讲给学生,学生就能获得相应的品德。实际上,受教育者从接受道德观念到形成道德行为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必须伴随着道德思维水平的提高和道德  相似文献   

10.
谈师德     
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师德是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家长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同时也是一定社会及其阶层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教育发展以教师为本,教师素质以师德为本。教师是以德治国方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者,是学生增长知识的引  相似文献   

11.
吴娟 《中学文科》2009,(6):77-78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中学德育的重要阵地,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主要渠道。教师担负着双重的职责:一是传授知识,二是育人:在教学中我深切地感到,教师的教学行为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不仅影响到他们对知识的接受,更重要的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工作态度的形成。在高一经济常识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刻地体会到,  相似文献   

12.
青年教师要做高尚道德的楷模特级教师王培德师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师德高尚的教师,才谈得到对学生进行政治方向、政治态度、思想意识、思想作风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道德观念、法制观念、文明行为习惯,形成学生完美品格的道德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3.
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总和。它是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他人、教师个人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时所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是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4.
“明理”是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基本要求,在培养学生的正确道德观念时,既要讲清“是什么”,还要讲清“为什么”,避免认识停留在表面。一、明理要全面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全面把握教材中涉及的道德观念,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把这些道德观念讲清楚,既不能似是而非,也不能断章取义,更不能讲错。对学生的某些模糊观念和片面认识应及时纠正,帮助他们辨析清楚。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集体力量大》时,他先从班级是由许多男、女同学组成,学校是由许多班级组成引入,导出“集体是由许多人组成的团体”。在此基础上,讲读课文中的《蚂蚁搬虫…  相似文献   

15.
眷恋     
在平凡的岗位上,教师孜孜不倦地追求并快乐着。爱是教育最美的语言,教师的爱不仅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道德观念,更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的一生。每个生命体都与生俱来拥有生命力,教育的目的是让受教育者的生命力更加旺盛,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6.
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在我国,师德即是教师本人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应当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它不仅深刻地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的灵魂,而且通过学生还作用于家庭和社会;不仅影响着学生学习期间的成长,也影响着他们的一生。正是这种特殊的工作对象和工作任务决定了人民教师必须具有比常人更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也就是说,国家  相似文献   

17.
从政治信仰、前途理想、进取精神和道德观念等四方面全面透视当前高职学生的思想特点,重点阐述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校正高职学生思想认识误区的重要作用,分析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的关键是调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闫俊霞 《考试周刊》2012,(47):13-13
师德师风是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是教师在从事教育过程中形成的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教师的师风师德是履行自己崇高的社会职责的重要保证。加强教师师风师德建设,有利于树立教师正确的工作态度,以最优的姿态对待学生,使学生更好地成长。  相似文献   

19.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根本宗旨,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衡量教学质量的高低,不在于教师传授了多少道德知识,也不在于学生了解多少道德观念,关键是看学生能否通过学习,将道德观念自觉地用于指导行为实践,并能转化成良好的道德习惯。课前调查,为学生的道德认识作铺垫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是启发学生道德认识的"活"的源泉,根据课程特点,让学生做  相似文献   

20.
马玉成 《青海教育》2010,(11):20-20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从事教育活动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的有机结合,是教师的从业之德,是对教师这一行业者的道德要求。它是调整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集体、教师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它包括教师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道德范畴、道德修养、道德行为等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