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沫若在现代文学史上是足以代表一个时代的诗人。1921年8月,《女神》作为“创造社丛书”之一,由上海泰东书局出版。它以崭新的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震惊了文坛,开一代诗风,其影响和意义,都远远超过了1920年3月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的胡适的《尝试集》。如果说,《尝试集》是现代中国第一部白话诗集,那么《女神》则是中国第一部真正的新诗集;如果说,《尝试集》是现代新诗的开端,那么《女神则堪称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  相似文献   

2.
俞平伯作为白话诗的先驱者之一,在“虚除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具有不可磨灭的劳绩。他的新诗集《冬夜》是中国现代文学新诗史上,继胡适《尝试集》和郭沫若《女神》之后的第三部个人专集。本文在简述了《冬夜》的思想内容后,着重分析了《冬夜》中的情真意婉的意境、清新淡远的画面和和谐悦耳的声律等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3.
何郁 《语文学习》2020,(1):32-35
郭沫若先生的《女神》不是一本简单的诗集。从地位和影响力来看,它是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尽管此前有胡适先生的《尝试集》,但那是从旧诗到新诗的一个过渡,还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创作。第一,胡适的新诗没有对后来新诗的创作起到发酵的作用;第二,胡适的新诗也没有形成独立的美学原则;第三,胡适的新诗没有在“五四”时代形成最强音。  相似文献   

4.
钟敬文,不但是著名散文家、民间文艺学家、民俗学家,还是著名的诗人与杰出的诗论家。除出版有多种民间文艺学、民俗学著作、散文集外,先后出版过《三朵花》、《海滨的二月》、《未来的春》、《脚印》等新诗集。 钟敬文少年时代学诗的启蒙课本是《随园诗话》。“五四”时期,曾阅读《谈新诗》(胡适)、《三叶集》(郭沫若等著)、《诗底进化的还原论》(俞平伯)以及当时其他作家、  相似文献   

5.
叶圣陶先生早年投身“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即开始写作新诗并大力倡导和推动我国新诗歌运动。他同朱自清、刘延陵、俞平伯等创办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个诗刊《诗》(月刊);当时的商务印书馆曾出版了他与周作人、朱自清、俞平伯、刘延陵、郑振铎、郭绍虞、徐玉诺的新诗合辑《雪朝》(内收叶圣陶新诗15首),显示了文学研  相似文献   

6.
郭沫若自云:“自从《女神》以后,我已经不再是‘诗人’了.自然,我还出过好几个诗集”.尽管郭沫若后来的诗歌技巧较高,但他仍认为《女神》是“最够味的”,因为那是感情高潮时候的产品.《女神》之前,中国诗坛上已有胡适、周作人、沈尹默、刘半农、俞平伯等人的诗作,但《女神》却后来居上.《女神》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影响很大,评论界、诗歌界交口赞誉.周扬曾赞扬道:“郭沫若在中国新文学史上,是第一个可称得起伟大的诗人.他是伟大的‘五四’启蒙时代的诗歌方面的代表者,新中国的预言诗人”《女神》“是号角,是  相似文献   

7.
郭沫若在现代文学史上是足以代表一个时代的诗人。 1 92 1年 8月 ,《女神》作为“创造社丛书”之一 ,由上海泰东书局出版。它以崭新的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震惊了文坛 ,开一代诗风 ,其影响和意义 ,都远远超过了1 92 0年 3月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的胡适的《尝试集》。如果说 ,《尝试集》是现代中国第一部白话诗集 ,那么《女神》则是中国第一部真正的新诗集 ;如果说 ,《尝试集》是现代新诗的开端 ,那么《女神》则堪称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女神》写于 1 91 6年到 1 92 1年 ,其中绝大部分诗写于 1 91 9年五四运动以后至 1 92 0年 ,是诗…  相似文献   

8.
郭沫若(1892—1978),四川省乐山县人,我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他的第一部新诗集《女神》,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突出成就和巨大影响的新诗集。这部诗集,不仅确立了郭沫若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卓越的地位,同时也为中国新诗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和广阔的天地。郭沫若和鲁迅、茅盾一起,为我国革命文艺运动奠定了基础,他是继鲁迅之后,我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  相似文献   

9.
胡适创作的第一本新诗集《尝试集》在五四理性主义高扬的时代出版,它必然要传递着先进的思想信息,渗透着狂飙突进的精神.但是,当重新考量胡适的诗歌创作,挖掘胡适新诗创作实践中所蕴含的现代精神,即乐观情怀、悲剧意识、民主心绪等时,发现其诗作既有对过去诗歌的消解,又有对新诗发展中的艺术自觉和对新世纪意识的抉择,同时还有对新世纪初新诗推进过程中古典诗写作的反拨.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早年投身“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即开始写作新诗并大力倡导和推动我国新诗歌运动。他同朱自清、刘延陵、俞平伯等创办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个诗刊《诗》(月刊);当时的商务印书馆曾出版了他与周作人、朱自清、俞平伯、刘延陵、郑振铎、郭绍虞、徐玉诺的新诗合辑《雪朝》(内收叶圣陶新诗15首),显示了文学研究会在新诗创作上的业绩。叶圣陶对旧体诗词十分喜爱,他从读书、作诗中得到无穷的乐趣。可以说他的一生同诗词创作结下了不解之缘。1908年,14岁的叶圣陶在苏州草桥中学读二  相似文献   

11.
郭沫若同志是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个革命浪漫主义诗人,是我国新诗运动的奠基人。他的诗集《女神》是我国新诗发展史上第—个丰碑、《女神》开了一代诗风。它不仅彻底打破了旧体诗词的格律和形式,创立了崭新的自由诗形式,而且最先用诗的艺  相似文献   

12.
“五四”文学革命运动已经过去了六十年,作为其中最早有成绩的部门的新诗,也有了六十年的历史。可是,对于新诗的开步,至今还是众说纷纭。胡适是新诗的最初倡导者,他的《尝试集》是第一本新诗集,这本来是一个无须争辩的历史事实;胡适关于新诗的主张,也“大体上似乎为‘新青年’诗人所共信”(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论》)。从一九五四年底开始,我们在全国范围开展了对胡适反动思想的声势浩大的批判。这场批判毫无疑义是必要的,有很重要的意义。在这以后,对胡适的诗论和《尝试集》的评价,就走上了全盘否定的道路。借此五四运动六十周年纪念的机会,我们试图以历史的和实事求是的态度,阐述一下《尝试集》的思想内容,和胡适在新诗倡导时期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3.
五四文学革命新诗运动中的蜀籍作家团队,是一支敢为天下先、冲锋陷阵的文化生力军。康白情是蜀籍作家中最早投入五四新诗运动、并进行创作的实践者。吴芳吉是五四新诗运动中的“独行侠”,其代表作《婉容词》充满爱国激情,深刻反映现实生活,是五四文学革命中的最强音之一。郭沫若是浪漫主义流派的创始人、中国新诗的奠基者,其诗集《女神》以它全新的精神和形式使五四时期的白话诗取得了强力的突破,成为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总之,从白话诗的开创到中国新诗的奠基,蜀籍作家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4.
<正> 郭沫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他以其表现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和个性解放思想的《女神》开一代诗风.之后,相继出版的《星空》、《瓶》、《前茅》、《恢复》等诗集进一步确立了他在中国现代诗坛的地位.他是新诗的奠基者.  相似文献   

15.
文学作品艺术风格的研究,是作家作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文学史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女神》,是以其艺术风格的卓然独步和比谁都出色地表现了“五四”时代精神,而被誉为中国新文学史“第一部伟大新诗集”的。“郭沫若在中国新文学史上是第一个可以称得起伟大的诗人”,究其原因,主要就是他有《女神》这部为中国新诗奠定基础的新诗集。“伟大新诗集”《女神》问世以来,文艺界、学术界对其思想内容的研究,以及其他某些方面的专题研究,出现了一些很有见解的文章;但是,研究《女神》艺术风格的专论,迄今似乎还没有过。而那些顾及《女神》艺术风格特征的论著,看法既不很一致又不免过于简略,缺乏翔实的描述,很难使人得到深刻的共识和印象。因此,专就《女神》的艺术风格问题,作些讨论,就是很有必要的了。  相似文献   

16.
【主题导读】 《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本诗集,也是中国现代新诗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之作。在“五四”精神的激发和感召下,郭沫若大胆地在诗中创造了一位生气勃勃、热血沸腾、追求个性解放、向往和谐世界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来表达摧毁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大无畏勇气,体现了“自我意识”的觉醒,张扬了五四时代的精神。  相似文献   

17.
《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也是我国新诗发展史上最有影响的一部新诗集。  相似文献   

18.
在《女神》问世后两年,郭沫若的第二部诗集《星空》出版了(初版时为诗歌、戏曲、散文集,一九五七年编《沫若文集》时,《星空》收入第一卷,只收诗歌和《孤竹君之二子》、《广寒宫》二诗剧,散文分别编入第五卷和第七卷。本文谈的是诗集《星空》)。《女神》的大多数诗篇写于“五四”高潮时,是一九一九年下半年至一九二○年上半年,郭沫若诗歌创作爆发期的产品。《星空》写于“五四”退潮时,是郭沫若在初步接触了祖国现实,感受到幻灭的悲哀,  相似文献   

19.
一如果说,诗集《女神》是郭沫若擂响的反帝反封建的战鼓,那么,他早期的历史剧作,则又是一面向封建势力勇敢宣战的战旗,是郭沫若“五四”时期文学创作的重要方面军。一九二三年,郭沫若写作了历史剧《卓文君》和《王昭君》。一九二五年,又继续写了《聂嫈》。这些历史剧分别塑造了三个中国古代妇女的叛逆形象,唱出一支中国妇女争取自由独立的赞歌。“五四”运动中,妇女争取自身的独立和解放,正是当时彻底的反封建斗争内容的一部分。因此也是“五四”新文学创作所关注的问题之一。胡适的独幕话剧《终身大事》,反映了妇女争取婚  相似文献   

20.
比“炒”得火爆的郭沫若《女神》问世更早的《诗歌集》,其书名写全,该是一长串:《叶伯和著的 诗歌集 前三期撰刊》。《诗歌集》初版于1920年5月4日,而《女神》1921年8月5日才出版,前后时差为一年零3个月。1920年是中国白话新诗的萌生期,这一年诗人单个结集的只有胡适的《尝试集》和叶伯和(1889年5月24日——1645年11月6日)的《涛歌集》;《尝试集》3月问世,《诗歌集》5月问世。胡适早已名扬凹海,而叶伯和这位与郭沫若同籍且年龄尚长三岁的卓有实绩的中国早期白话新诗创始人之一,知之者却很少很少,更不用提起重印他的著作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