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当今社会的竞争,无论是国家之间还是民族之间的竞争,本质上都是人才的竞争,而决定竞争优劣的主要因素,不是用你拥有多少数量的人才来评判,更不是用人才所掌握知识的多少来衡量,而是看你是否拥有一批更新知识、创造知识的能力的人才来评判的.正如江泽民同志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大学知识格局中创新素质培养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旭 《江苏高教》2006,(3):155-155
1.在大学知识格局培养创新素质是核心。科学技术进步,越来越依赖于科技创新;知识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知识创新;国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变化的速度和程度远远超出人们的预见能力,对社会的适应不再是一次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在这样一个创新的世纪,世界各国的竞争将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创新性人才,谁就会独占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制高点。中华民族要走在世界的前列,首要的问题是要大力开展创新性教育,培养面向21世纪的创新性人才。而创新义是同实践紧密联系的.没有实践就没有创新,创新来源于实践,创新的根本在于实践。  相似文献   

4.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的不竭源泉。创新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面对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的到来.人类面临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和社会经济结构急剧变化的挑战.世界各国进入了经济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高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培养造就怎样的人才。才能适应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发展的需求?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主要任务。笔者现就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略谈自己浅见.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5.
李爱香 《学周刊C版》2011,(6):151-151
当今社会,国际竞争异常激烈,表面上看是经济实力的竞争,其实是科技实力的竞争,从实质上说是人才的竞争。因此,现在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的社会,而知识是以人才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是以创新为特征,以知识创新为动力的经济,创新是其灵魂,谁在知识创新中领先,谁就能在经济竞争中占据优势”。  相似文献   

6.
知识共享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实质上就是拥有创新意识、创新技能和创新实践的创新型人才的竞争。伴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新课题。高校通过构建知识平台,建立健全知识管理制度,推动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来培养师生个人和组织的创新精神和应变能力。教育创新体系的建立将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全面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赵强 《考试周刊》2009,(29):172-172
二十一世纪是创新意识及创新思维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本世纪中的主要竞争为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主要为人才素质的竞争,人才素质的竞争义主要为创新能力及文化素质的竞争。经济的发展强调知识更新及创新思维的发展。知识更新目的是为了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造新发展、积累新方法。基于上述原因,二十一世纪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教师必须改变封闭式教育为开放式教育,把所授知识与生活环境及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指导学生自己设计、自己操作,勇于创新、富于想象、善于假设,充分发挥学生的灵感及开拓创新的精神。  相似文献   

8.
刘维法 《新疆教育》2013,(16):143-143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是知识创新的竞争,是教育能否有效地培养创新人才的竞争。毋庸置疑,在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核心。  相似文献   

9.
未来社会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知识创新的竞争,是创新人才的竞争,是教育能否有效地培养创新人才的竞争。因此,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我国各科教育的一个新热点。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  相似文献   

10.
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实质上就是拥有创新意识、创新技能和创新实践的创新型人才的竞争。伴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新课题。在高校管理中有效地实施知识管理,可以提高管理水平、管理规范性、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目前,知识管理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较为滞后,通过寻找适合高校管理的知识分类方法,建立高校管理部门知识管理的流程,促进知识积累与共享以及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的转换,可以达到提高管理部门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提高管理人员业务技能和工作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作为现代管理理念,知识管理是提升学校竞争力的基本所在。本文阐述了实施知识管理的几点策略,即以人为本,优化人才队伍,优化校园知识共享体系,促进学校知识创新,从而形成学校核心竞争优势,即“:强人才→建平台→重创新”。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关键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竞争。创新是指“主体(人)为了一定的目的,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对事物的整体或其中的某些部分进行变革,从而使其得以更新与发展的活动”。大学肩负着国家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重任,大学教育应以“创新”为首要理念,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人格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而教师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施者,教师本身要具备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  相似文献   

14.
杨亚南 《考试周刊》2010,(10):48-48
21世纪将是一个知识创新的世纪.新世纪正在召唤大批高素质创造型人才。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人才,尤其是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民族振兴的关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的钱学森老先生临终前还念念不忘:“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相似文献   

15.
隐性知识升华与大学知识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知识创新日益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高校隐性知识是知识创新的重要源泉,把握隐性知识的内涵,揭示隐性知识与知识创新、大学知识创新的关系,建立促使隐性知识升华的有效途径,是大学知识创新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孙宇 《成才之路》2009,(19):11-11
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这已是不争的事实。长久以来以国际上举办的各种竞赛考试活动中,我们的学生屡屡夺魁,然而在实际的知识运用中,在科技的创新中。在知识与生产力的转化中。我们不是欧美,甚至不是邻国日本、韩国学生的对手。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我们在重视知识积累的同时严重忽略了学生动手能力、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提出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就难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1世纪的国际竞争,既是经济的竞争,也是科技实力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知识经济是以人才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是以创新为特征、以知识创新为动力的经济,创新是其灵魂,谁在知识创新中领先,谁就能在经济竞争中占据优势。学校教育肩负了培养21世纪新型人才的历史重任,能否培养出具有广阔的胸怀、丰富的知识、聪敏的智慧、开拓的精神、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要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充分发展的一代新人,关键取决于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18.
当今科学技最的进步和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21世纪国际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知识经济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最终是教育的竞争。培养创新精神与创造性人才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和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创新人才从何而来?创新人才的培养和造就要靠创新教学。如何进行思想政治课的创新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这是当前我们每一位政冶教师非常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这竞争实质上是科技和人才素质的竞争。江总书记 1998年 4月指出:“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就是知识不断创新,高新技术迅速产业化,要加快知识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关键在人才。”这说明我国要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根据欧洲一些国家统计说明,劳动者素质和劳动生产率是成正比的。工人的技术水平每提高一级,劳动生产率就能提高 10%- 20%。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培养大量科技人才,提高劳动者质量是刻不容缓的任务。常言“振兴经济靠科技,发展科技靠人才,…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实施背景下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红英 《教书育人》2003,(12):18-20
现代社会处于急速变化之中.对中国来说,既是知识急速更新时代,又是社会转型时代.知识的激增要求我们不能停留在维持性的学习上,不能只对学生提掌握知识的要求,而是要学会学习,学会创新.未来社会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知识创新的竞争,是创新人才的竞争,是教育能否有效地培养创新人才的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