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0 毫秒
1.
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是一部科学共产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反对机会主义、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战斗宣言。在当前深入开展的批林批孔运动中,《哥达纲领批判》是我们进行革命大批判的锐利武器。认真学习这部光辉著作,对于我们提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水平,提高阶级斗争、路线斗争觉悟,增强识别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能力,进一步认清和批判林彪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极右实质,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哥达纲领批判》是马克思批判拉萨尔机会主义的—部伟大著作。该书是马克思写于1875年4-5月,恩格斯于1891年初将其发表。原文题为《对德国工人党纲领的几点意见》。德国工人党纲领是在哥达城通过的,所以称其为哥达纲领,对其批判称为《哥选纲领批判》。  相似文献   

3.
《哥达纲领批判》是以马克思为代表的革命路线同以拉萨尔为代表的机会主义路线尖锐斗争的产物,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在这部光辉著作里,马克思深刻批判了拉萨尔的机会主义政治纲领,进一步论述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原理。在深入批林批孔的斗争中,重读这部光辉著作,可以使我们更加认清林彪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极右实质,增强识别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能力,提高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自觉性。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早在一八四八年,《共产党宣言》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恩格斯在《资本论》、《哥达纲领批判》、《反杜林论》等主要著作中曾经预言,社会主义社会是没有商品生产和货币关系的社会。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设想有一个“自由人联合体”,并且预计“这个联合体的生产品是社会的产品。……在那里,人们同他们的劳动和劳动产品的社会关系,无论在生产上还是分配上,都是简单明了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95—96页)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指出,“在一个集体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中第一次提出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即“三阶段说”。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即形成了“四阶段说”,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的一个根本原理,也是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础,长时期来对我们教育工作起了巨大的指导作用。今天,我们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完整的理解,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实践,这既有理论意义,又有现实意义。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并无专著论述,但马克思在《资本论》、《哲学的贫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哥达纲领批判》,以及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英国工人  相似文献   

7.
在深入批林批孔的斗争中,汉寿县石板滩中学党支部、贫管会遵照毛主席关于“我们的斗争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教导,在以往学习马列六本书的基础上,根据当前斗争需要,组织师生再次攻读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狠批林彪、孔老二搞复辟、搞倒退的反动纲领“克己复礼”,使广大师生进一步认清了林彪修正主义路线的极右实质,提高了继续革命的自觉性。一、联系历史背景学习《哥达纲领批判》认清林彪、孔老二、拉萨尔都是复辟狂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文中第一次提出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即“三阶段说”。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即形成了“四阶段说”,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相似文献   

9.
《哥达纲领批判》是马克思主义著作中一部重要的纲领性文献。马克思在这部光辉著作中,深刻地批判了拉萨尔机会主义路线,进一步阐明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原理。今天,我们学习这部著作,对于深入开展批林批孔的斗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马克思所写的《哥达纲领批判》,到现在已经一百年了。马克思这篇为列宁称之为“出色的著作”,是以马克思、恩格斯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同以拉萨尔为代表的机会主义路线长期斗争的产物,是对拉萨尔机会主义的理论、路线、方针、策略和世界观的彻底批判和清算。正如恩格斯所说:《哥达纲领批判》“第一次明确而坚定地表明了马克思对拉萨尔从他开始从事鼓动工作起就采取的方针的态度,并且同样地表明了对拉  相似文献   

11.
从本质上讲,一般的网络恶搞并没有很多的恶意,往往只是一种自娱的手段或需要。但恶搞也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短暂快乐的同时,也带来各种不良的信息和道德法律问题。对于网络恶搞,一味的指责与批判是非理性的,关键在于清醒地认识和正确地引导与规约。  相似文献   

12.
大众传媒的变化跃迁,极大地影响和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和生存环境。由于当代青年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心理特征等方面与前几代青年有着显著的差异,具有独特的群体个性。大众传播媒介对青年的认知、行为和心理及社会分层等方面,都产生广泛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大众传媒的变化跃迁,极大地影响和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和生存环境.由于当代青年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心理特征等方面与前几代青年有着显著的差异,具有独特的群体个性.大众传播媒介对青年的认知、行为和心理及社会分层等方面,都产生广泛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高句丽史研究是中国民族史与东北民族史的研究重点,近年来出现了大批的研究成果,文章尽量全面回顾了2005-2010年间高句丽史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对该领域的研究特点做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5.
论文通过研究我国文学翻译家江枫有关雪莱诗的歌翻译作品,结合他的诗歌翻译标准及技巧,深入研讨了他在诗歌翻译中提出的"翻译诗歌,形似而后神似"思想,探索出其诗歌翻译作品中蕴涵的美学原则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6.
媒介责任是一个内涵甚广且相当复杂的概念,是对作为整体的媒介对国家、民族、历史、人文应担负怎样的责任的系统探索。对媒介责任的探索,则是将媒介这一复杂变动的社会有机体,与诸多社会历史伦理道德重要因素进行价值碰撞的多元思考,这种思考也是培养大学新闻专业学生系统整体的媒介宏观意识的第一步。目前我国传媒表达中常出现孤立性、没有历史观、偏重感性缺乏社会背景的现象。在新闻专业课程设置中,媒介责任教育缺失,对比美国大学展开的媒介伦理研究,我国大学新闻专业教育应系统引入媒介责任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17.
《后出师表》是研究诸葛亮的重要材料。自清代开始,《后出师表》的真伪成了学者们争论不休的话题。针对这一问题分别有正反两种观点。综合20世纪以来前人的研究成果,搜集关于证明《后出师表》真伪的各种依据。针对同一个论争点,学界分别有支持和反对两种观点。分别列出不同论争点的正反两种观点,总结陈述并细致分析这些观点。最后根据不同的论争点如《后出师表》的出处问题、感情基调与用语问题、涉及的历史人物等提出自己的观点,即《后出师表》确实出自诸葛亮之手。  相似文献   

18.
2月28日,关于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的第二轮六方会谈在北京结束。这一轮六方会谈究竟取得了哪些成果,又存在哪些分歧呢?本文试对此作一述评。 一、缩小分歧 积累共识 第二轮会谈无疑艰苦而复杂。会期不定,悬念不断,一直开了四天,闭幕式也多次推迟,但是会谈取得了一些重要共识,并涉及实质内容。北京六方会谈主席、中国代表团团长、外交部副部长王毅2月28日在记者招待会上强调,《主席声明》作为启动六方会谈后的第一份文件,它所传递的重要信息是:通过对话和平解决核问题;采取协调一致的步骤解决核问题及其他关切;6月底前举行第三轮会谈。他还进…  相似文献   

19.
刘勰应是对左思作品进行较全面批评的第一人。他高度肯定了左思的文学才能。不仅指出了其创作的总体风貌 ,而且察觉出了其独特风格特征。认为左思的文学成就突出反映在《三都赋》和《咏史诗》上 ;另外也指出了其创作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现在看来 ,刘勰的批评有的地方有失偏颇或不甚深入。  相似文献   

20.
遑论人文对数学科学的反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学对科学技术及其他领域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人文教育对数学科学又具有反哺的作用。本文的撰写目的是使更多的人认识到在数学科学的发展、教学和研究中加强人文教育的意义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