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能否正确处理偶发事件是衡量班主任工作能力的标准之一,也是对班主任工作艺术的检验。班主任在处理偶发事件时,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最终做到因势利导,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2.
偶发事件是指与班级教育目的初级教育计划无关,而又出乎班主任意料之外突然发生,直接影响和干扰班级教育过程的无关刺激事件1敏锐观察,正确决策面对班级偶发事件,老师首先要敏锐观察,洞察事件的状态、程度、影响,观察学生对它的反应态度,了解或推测事件的原  相似文献   

3.
校园突发事件,是指在校园内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不良影响,影响或可能影响学生的安全和正常生活、学习的事件.如学生之间打架、意外受伤、课堂纠纷、师生冲突等.正确处理突发事件,对学生的成长(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对问题的认识能力和辨别能力),对促进班集体的健康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而如何就校园突发事件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更能体现班主任的教育理念、教育智慧和教育技巧.在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请家长"联手",与家长的沟通是关键,它直接影响着事件的处理是否顺利,甚至影响到今后的班主任教育工作能否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4.
有人认为,偶发事件一般是严重违纪的事件,因此,最好的办法是批评或处分,以儆效尤。当然适当的批评或处分是必要的,但班主任仅仅将批评或处分视为“处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偶发事件千形万状,最令人棘手。有经验的班主任能把一般人普遍认为难以处理的事件处理得“不露端倪”、“不留尾巴”、“化敌为友”、“化险为夷”,真正把教育做到“出神入化”的地步,这就是艺术!处理偶发事件尤其需要这种艺术。  相似文献   

5.
有人认为,偶发事件一般是严重违纪的事件,因此,最好的办法是批评或处分,以儆效尤。当然适当的批评或处分是必要的,但班主任仅仅将批评或处分视为“处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偶发事件千形万状,最令人棘手。有经验的班主任能把一般人普遍认为难以处理的事件处理得“不露端倪”、“不留尾巴”、“化敌为友”、“化险为夷”,真正把教育做到“出神入化”的地步,这就是艺术!处理偶发事件尤其需要这种艺术。一、沉着冷静,把握良机我曾经见过有位小学班主任是这样处理一起偶发事件的。课间,两位学生在教室里的走廊上打起架,班干部连忙喊来了班主任,来…  相似文献   

6.
编者的话: 对偶发事件的处理,反映了班主任对教育、对孩子的态度.如何因势利导,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变偶发事件为教育资源,是每一位班主任在处理问题过程中都要思考的.只有对学生的行为设身处地地进行分析,用智慧去引导学生,让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使学生逐步成长、完善起来.对同一件事情我们可以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本期提供以下教育情景及不同的处理方案,以抛砖引玉,共同分享.  相似文献   

7.
正偶发事件是班集体中经常出现的现象,妥善处理好偶发事件是班级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它对形成健康的班集体和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有着直接而重要的意义。由于偶然事件的发生,多伴由潜在的或细微的原因所引发,所以班主任在处理偶发事件时,往往会缺乏应有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班主任的非预设性工作中,偶发事件是最值得关注的.处理偶发事件,首要的工作就是制止事态的扩大和蔓延.其次要根据事件暴露出来的问题,对学生实施必要的教育.作为涉世不深,遇事不多的学生.过失和错误也是他们学习的一种"课堂".  相似文献   

9.
陈强 《中学教育》2006,(7):50-52
教育教学过程复杂微妙,必然不可避免要遭遇一些偶发事件——事先难以预料、出现频率较低.但必须迅速做出反应、加以特殊处理的事件。偶发事件处理得好,可将“事故”化为“故事”、变偶发事件为教育资源。但教师如果不能灵活机智处理,偶发“事件”形成“事故”,就会造成僵局、伤害学生感情,导致教育教学工作上的挫折和失败。此时最需要也最能激发教师的实践智慧。  相似文献   

10.
从对学生个人的身心健康成长来说,偶发事件的处理,会对青少年的思想、感情、性格以至理想、志愿起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处理偶发事件,是对班主任的考验,它会反映出一个班主任的教育思想、教育经验、教育机智与教育技巧。  相似文献   

11.
所谓教育机智,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各种表现,特别是对意外情况和偶发事件,能够及时作出灵敏的反应,并采取恰当措施以解决问题的特殊能力。班级管理是一种动态管理,班主任有时还会碰到学生中的偶发事件,  相似文献   

12.
偶发事件虽然是偶发的,但往往影响很大,处理不好常常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所以,班主任必须对偶发事件的特点、原因进行分析。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以事实为依据,采取理智、果断、随机应变等行之有效的方法。才能对偶发事件加以妥善处理,将偶发性事件的发生或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减少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13.
班主任对课堂上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妥善而巧妙的处理,使教学活动有序进行,是有效课堂的基本保证。要做到恰如其分、得心应手地去处理。不仅需要班主任的临场应变能力,更需要班主任做到脑静、心静、口静。  相似文献   

14.
<正>《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第29条指出:“善于发现各种偶发的教育契机,能抓住活动中幼儿感兴趣或有意义的问题和情境,能识别幼儿以新的方式主动学习,及时给予有效支持。”所谓偶发事件,主要是指偶然发生的、可促进幼儿发展的事件,有待于教师将之演绎成相应的课程活动。偶发事件带有偶然性,属于不可预期的事件。能否发现偶发事件的教育契机,与教师的课程观等专业素养有关。本文通过分析两则分别发生于户外和室内的偶发事件,谈谈捕捉教育契机的个人思考。  相似文献   

15.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具备教育机智,这有助于班主任沉着冷静地处理班级偶发事件,并对各种偶发事件能准确而快速地作出决断,从而及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对偶发事件的处理,反映了班主任对教育、对孩子的态度。如何因势利导,化 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变偶发事件为教育资源,是每一位班主任在处理问题过程中都 要思考的。只有对学生的行为设身地地地进行分析,用智慧去引导学生,让他认识到 自己的不足,才能使学生逐步成长、完善起来。对同一件事情我们可以有不同的处理 方式,本期提供以下教育情景及不同的处理方案,以抛砖引玉,共同分享。  相似文献   

17.
出现偶发事件 偶发事件指的是在教育过程中,突然遇到事先没有料到的特殊的矛盾、特殊的问题、特殊的事件。比如说,个别学生上课突然捣乱,破坏纪律;学生之间突然打架;班级或学生的物品突然丢失:  相似文献   

18.
<正>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基础部分,班级是学生最主要的学习场所,班级管理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学质量,而对小学的管理直接影响着小学生未来的发展。然而,从小学班级管理现状来看,班主任能游刃有余地处理好日常事务,但对偶发事件的处理还存在很多问题,由于偶发事件的发生率不高,所以班主任很难凭借经验处理。但是,偶发事件又有它发生的必然性,我们必须加以重视。在此,笔者针对偶发事件的特点来提出一些处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班主任教育工作后记,是指班主任在进行班级教育工作(如上班会课、与学生谈话、处理偶发事件、开展有关活动、进行家访等)后所写的总结.班主任教育工作后记可作为改进教育工作方法、提炼教育工作经验、探索教育工作规律的依据.班主任教育工作后记的形式,可写成"经验教训式",或者是"设想改进式",也可写成"跟踪记录式",等等;可不拘一格,视具体内容而定,但都要简洁实用,对今后的工作有指导价值.班主任教育工作后记不论写成何种形式,其内容通常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班主任的非预设性工作中,偶发事件是最值得关注的。处理偶发事件,首要的工作就是制止事态的扩大和蔓延。其次要根据事件暴露出来的问题,对学生实施必要的教育。作为涉世不深,遇事不多的学生,过失和错误也是他们学习的一种“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