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清季督抚幕府改制与近代地方行政体制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督抚幕府是近代中国地方政治的中枢,在近代地方行政体制形成过程中具有重大影响。咸丰朝太平军兴后,督抚幕府作为清代幕府制度的重要层面,在机构组成、职能、人事任用诸方面都发生重大变化,大大突破了清幕府制度的原有框架,孕育生长了以督抚为中心的新生幕府官僚体系,在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诸领域拥有空前的控制力,实为近代地方行政体制演化之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
晚清学术文化在清代甚至整个中国学术史上都表现出鲜明的特色。在整个晚清社会,伴随着鸦片战争而来的近代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社会转型,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也随之经历了艰难的转型过程。在这个时期,晚清学术以“经世致用”为基本原则探索救亡图存的文化方略,学术发展复杂多样,各种学术派别和学术思想纷纷出炉。不过,在晚清学术发展的纷杂局面中,学术发展轨迹也并非无处可寻。概略地说,其学术文化内容大致包括依次演进的四种形态,即“旧学”、“西学”、“新学”和“国学”。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体系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发展演变的因素中,除了社会结构、经济和意识形态等因素外,还包括政治文化主体构成、发展演变历史以及地域文化等因素,由此形成了极为丰富的政治亚文化。各种政治亚文化相互组合,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体系。各种亚文化之间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发展演变。  相似文献   

4.
幕府制度在中国政治史中占有特殊地位,特别是晚清,由于中国近代社会的巨变,幕府制度具有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特点,影响了晚清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促进了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演进。  相似文献   

5.
政治文化作为深层次的社会政治现象,对人类社会一切政治现象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家长本位”、崇尚“礼治”、“权力本位”思想已经成为中国走向全面现代化的深层障碍。因此,中国在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中.越须实现传统政治文化由家长本位走向民主,人治走向法治,权力本位走向权利本位和子民意识走向公民意识的现代化转变。  相似文献   

6.
郝振楠 《大连大学学报》2007,28(2):F0003-F0003
为弘扬传统文化,促进传统文化研究的深入,2006年10月5日至7日,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辽宁师范大学文化旅游学院、中华女子学院、海军大连舰艇学院以及韩国的20余位国内外专家学者齐聚滨城,参加由大连大学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中心主力的首届"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7.
与20世纪的其他学术大师相比,钱穆有着独特的经历:他没有读过大学,从一名乡村小学教师走上大学讲坛,完全是靠自学成就了一番学术上的伟业,从事教育、学术78年,著书70余种,计1400余万字。终其一生,他身处中国社会的变局,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以为中国文化续命为己任,探索着中国文化传统的更生之路。与20世纪“反传统”的文化思潮相对,他基于对民族文化的深厚情感和深切了解,大力维护中国文化的基本价值,始终对中国文化传统的内在生命力抱有信心。其治学走的是通儒的路向,所涉极广,而终以史学为立场,以学术思想史…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的首要特点是政治至上,具体表现为政治在社会生活中占绝对主导地位、轻视经济、轻视科学技术及其对社会发展进步的推动作用、宗教作用有限等。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首要特点有利于准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从而为中国传统文化向中国现代文化的转换做理论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9.
有清一代幕府盛行,对社会各个方面影响深远,它既是一种政治现象,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对于清代幕府的研究,海内外学者颇为关注,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清代幕府即进入了学者的研究视野.截止目前,对清代幕府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起步阶段(1930-1978年)和发展阶段(1979-现今),每个阶段都体现出不同的研究特征.对清代幕府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加强和改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公民社会理论发生并成长于西方社会,公民政治文化是中国公民社会构建不可缺少的心理文化背景,传统专制的政治文化,如王权思想、人治思想、臣民意识等,则压抑了中国公民社会的培育。因此,要实现这种传统政治文化的转化,由臣民转化为公民、由王权转化为民主、由人治转化为法治,为中国在公民社会的构建塑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因此,关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及其转化的研究,对于我国公民社会的构建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早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正处于一个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新时代,只有大力加强政治文化建设,才能坚定人们的政治信念,维护政治稳定;才能促进社会成员有效的政治参考,实现民主政治;才能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才能促进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世界优秀文化中国化,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产生始于奴隶社会,但主要形成于封建社会,它是古代中国人民所特有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心理的总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能够产生并绵延不息地传承下来,其成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1、农耕基础上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形成的经济条件;2、长期封建统治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日益丰富与延续的历史条件;3、自然地理条件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确立的坚实基础;4、儒学主导下“外儒内法、杂以百家”的思想局面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蕴成的文化基础;5、国际上睦邻弱小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绵亘不绝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13.
我一向对政治有一种偏爱——黑格尔砍了解中国当代作家的文化观.不可不了解他们的政治观。这不仅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政治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传统中国的政治文化形态,使得二十世纪的中国人对政治在文化、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感到日以为常,”①政治文化已成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特质之一,政治意识也构成了中国民族“集体无意识”的要素之一;还因为当代文学的发展一直与政治风云的变幻有不解之缘,以致于我们不难从50年代“干预生活”的口号,60年代“文化大革命”运动、70年代末以后,“为民请命”的思潮中都读出政治的意味来,甚…  相似文献   

14.
日本的古代史学是因中国传统史学的传入而产生的,中国编年史对日本的影响,尤其值得关注。在唐代,已有多种体裁的史籍传入日本,而日本选择了编年史作为其"国史"的编纂方式,公元720年修成的《日本书纪》在日本史学发展和政治文化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此后天皇朝廷、幕府、私家等不同的主体,都撰修了编年体史书。江户时代修成的《本朝通鉴》,是一部仿照《资治通鉴》的日本通史。《春秋》、《资治通鉴纲目》对日本的影响不止于史学领域,其中的"尊王"观念,成为推翻幕府、拥护明治天皇集权的舆论工具。考察中国编年史对日本的影响,对推进中国史学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辛亥革命前的中国为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社会.辛亥革命是中国告别传统社会而走向现代社会的一种方式.在传统的君主专制社会中,中国盛行臣民型、地域型的政治文化,具体表现为"主权在君"、"人治"、"集权专制"等内容.辛亥革命则促使中国的政治文化发生了变迁,开始向参与型的政治文化转变,即"主权在民"、"法治"、"民主共和"等.辛亥革命促使了中国政治文化的变迁,但并没有完成中国政治文化的转型.  相似文献   

16.
徽州传统学术文化传播分徽州区域内传播和区域外传播两类。前者导致徽州区域内学术文化的整合,徽州学术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一体化现象;后者是徽州学术文化向其它区域的扩张,并由此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社会后期学术文化的发展风貌。徽州传统学术文化空间传播具有传播方式的多样性、传播空间的不平衡性、传播强弱程度的时段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政治文化是政治意识文明的源头活水,而政治意识文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是推动人类政治文化发展的精神动力。弘扬先进政治思想文化,建立全体人民共同的社会理想信念,共同的政治社会价值观和共同的精神追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意识文明建设的当代主题。就当代中国政治意识文明建设而言,首先要解决儒家政治、文化传统与社会主义政治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要针对改革开放的新境遇和社会发展的新挑战.树立文化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中国古代文化政策研究,学者们多从社会背景、统治者个人因素、文化政策内容及文化政策影响等角度加以分析。在现有学术成果基础上,还应深入研究各个时代的文化政策,积极探讨文化政策与政治、经济及其他文化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注重研究文化政策发展与演变的规律以及文化政策与国家统一、民族融合、区域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加强交叉学科研究。  相似文献   

19.
九鼎是中国文明时代入口处的里程碑.是古代社会建国立邦和统治王权的象征.对中国传统文化及政治、经济、青铜冶铸等方面均产生了重要影响,是中国青铜文化及鼎文化的发端。研究九鼎.对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西方国家以外交、武力手段对中日认同的传统世界秩序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冲击。中日对此分别做出了回应:清朝中央政府固守朝贡体制,广东地方政府作了初步变通,而日本幕府则摇摆不定;中国知识阶层开始重新关注西方世界,但日本知识阶层认识西方世界的著作更多、水平更高,并抨击幕府的锁国政策。中日对西方的不同态度影响了此后两国历史的发展,并预示了19世纪中叶两国开国之后将走上不同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