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愈在自己的文章《师说》当中,非常详尽地叙述了如何尊重老师,要任人为师,要虚心请教,以及老师的标准、如何正确看待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等等。通过学习韩愈的这篇文章,可以看出韩愈对于老师的尊重以及虚心学习的态度。老师是解答疑惑的,如果心中有疑惑,而不问老师,那么这个疑惑始终都没有办法得到解答,所以作为学生要有一个积极的学习态度,同时还要有一个正确的学习观念。韩愈的这篇文章对于我们当代的教育事业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  相似文献   

2.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我国唐代诗人韩愈所说的.教师就是要传授知识,解答学生的疑惑.但是新课标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顾问、参与者、协作者、促进者,面对新要求,教师应该怎么做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3.
正第56号教室中诞生的奇迹,引起了整个世界的关注。人们开始探索第56号教室的秘密,希望找到"教育的真谛"。什么是教育的真谛?韩愈的定义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的理解是,作为老师,应该一以贯之地向学生传授学问之道,传授学生终生受惠的学业,解答学生内心的疑惑——不但是学业中的疑惑,还有成长中的困惑。对于老师来说,这是一项光荣使命,也是一种巨大考验。那么,通过考验,完成使命,我们所能依赖的到底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4.
《师说》是韩愈说理文中极为有名的一篇。文章作于贞元十八年(802),韩愈时35岁,刚从洛阳进入国子监任博士,是朝廷里的学官。文章一开始就强调从师的重要性。老师的职责和作用作者概括为在于传授道理,讲授学业和解答疑难问题。尤其是“解惑”,对于老师来说要求更高,对于普通人来说,更为重要。因此下面作者又就“解惑”作了进一步阐述。作者认为人不是生下来就明白事理的,谁能没有疑惑呢?有疑惑而不去求师学习,那么疑惑也就终生不能得到解决。从师既然如此重要,那么选择老师的标准是什么呢?作者认为,无论是地位显贵还是地位低下,无论年长还是…  相似文献   

5.
讲“师德”,应讲教师如何尊重和爱护学生,这是不错的,但也应提倡一下教师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相互学习。这也是“师德”的一个重要内容。或许有人认为,要让教师尊重学生难,教师尊重教师似乎不成问题。其实不然,要真正做到教师相重并不那么容易。请看:有的教师上了一堂成功的公开课,或发表了一篇文章,内心不服者有之,  相似文献   

6.
翻转课堂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的标准化的课堂教学的新型的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在上课之前自主学习老师提供的学习视频,并且完成相关作业,将自己的疑惑和不解记录下来,在上课时通过小组协作与讨论,将各自的疑惑和不解进行解答,而小组协作不能解答的问题由老师进行讲解。  相似文献   

7.
做个好老师     
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我们认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师如何做到“更好”呢?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从教师的功能和职责角度看,老师就是要给学生传授学业、启迪智慧、解答难题,韩愈的概括无疑是至理名言,要做到这些,教师必须具备精深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和高尚的道德修养,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专业技能;广博的文化基础和教育科学知识。《学记》早就指出:“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师也。”教师的道德素质体现在教学的点点滴滴。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学生,是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的…  相似文献   

8.
孔子曾大力提倡学习过程中要“不耻下问”。韩愈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然而,实际中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惑、困难时并不会主动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寻求可能的帮助。为此,一些学者将学生学习和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求助行为,当作有效利用他人信息资源的一种特殊认知策略和人际社会交往活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许莉娅 《中国德育》2007,2(10):96-96
在社会学看来,研究生命教育需要特别关注下面几个概念。第一是尊重。一方面要尊重每一个人的品格,另一方面要思考我们的行为如何表现我们良好的品格,如何表达我们对他人的尊重。第二是人格。人格是一个丰富的概念,从法学意义上讲,人格意味着权利。老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就意味着尊重学生的权利。怎样尊重学生的人格?首先禁止诋毁和羞辱,这是底线;其次,要关注、关心、关怀、体贴学生。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要重实践,更要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读了《聪明的韩愈》这个故事,知道韩愈的老师出了一个谁能用一个铜钱买东西装满一间屋子的问题,只有韩愈买的蜡烛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1.
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将学习意识从被动接受变为自主学习,是所有老师要思考的问题。课前预习是小学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学生在课前独立地预习课堂内容,有了初步理解和疑惑,有针对性地听课,才能更好地投入课堂学习。  相似文献   

12.
现在,我们语文界的同行有个共识:对于一篇文章,不仅要教学生学习什么,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最后达到不要老师教学生也会学习的境界。要实现这一美好愿望,我认为重视对学生进行质疑问难能力的培  相似文献   

13.
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将学习意识从被动接受变为自主学习,是所有老师要思考的问题。课前预习是小学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学生在课前独立地预习课堂内容,有了初步理解和疑惑,有针对性地听课,才能更好地投入课堂学习。  相似文献   

14.
朱燕青 《教师》2010,(34):16-16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而在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老师已经不只传授知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了,更应该是学生心灵的建筑师,是指导学生通向他们人生大门的一个关键人物。作为一名语文科任老师,我觉得教师不但要教书,还要育人——“以身立教,为人师表”。要做一个学生不讨厌,还有点喜欢的老师——这就是我的目标。要做到这样,我觉得应该从以下这些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要重实践,更要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读了《聪明的韩愈》这个故事,知道韩愈的老师出了一个谁能用一个铜钱买东西装满一间屋子的问题,只有韩愈买的蜡烛符合要求。因为蜡烛点燃,烛光能照亮整个屋子。我  相似文献   

16.
一本学生日记,导致“两败俱伤”〔编者按〕“尊重”这两个字,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个难懂的词语。然而在现实生活里,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我们又该如何去体现这个词语的真正内涵,却是一个不可小视的大问题。或许下面这篇文章,能使你对尊重的相互性有一个更...  相似文献   

17.
张瑞娟 《课外阅读》2011,(3):234-234
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意思是说: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习、解答疑难问题的人啊。备好课,上好课,是一个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可教育,除了教还有育。老师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应该是解惑的人。  相似文献   

18.
随着课改的深入,教师们谈的最多的现代教育理念要算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关注学生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等等。对于这些理念,历史老师一点也不感到陌生,但如何在教学中将现代教育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行为,主动缩短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的距离,切实关注学生,真正尊重学生。这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仍存在着具体问题和困惑。  相似文献   

19.
正学习历史是为了什么?是社会对历史教育的一个共同疑惑。汪瀛老师以株洲市四中学生学情为基础,以导学案、多媒体等为载体,设计出多个富有思辨和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感悟《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就是对这一疑惑的解答。他诠释了自己与许多历史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共同终极追求:"反思历史,关注现实",即"用历史智慧启迪现实思考"。汪老师说:"凡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追求。"但教师的教学追求投射到现实教学中又是  相似文献   

20.
对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新课的引入的浅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等职业学校任过教的老师或许有这样的怨言: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学课难上,讲台上老师讲得热火朝天,下面不温不火,瞪着一双无辜而又疑惑的眼神看着你,一副启而不发、呼而不应的模样.相对而言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比起普通高中学生数学成绩要差些,如何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数学成绩,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一个话题.确实,万事开头难.本文笔者就如何教学新课的引入谈谈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