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5 毫秒
1.
语学科以积淀着人类文明历史长河中的可歌可泣的生命精华,哺育和滋润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虽然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本位的,但仅仅获得职业技能很难适应社会生活,还必须进行真爱生命教育。因此,进行生命教育是中职语文教学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学校的教育是一项关注生命体验,呼唤生命活力,充实生命内涵,拓展生命敬礼,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工程.教师的生命价值在于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学校的生命力在于用其独特的校园文化去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师生.从这个意义上讲,校长的根本职责在于培养学校文化,这是时代赋予校长的历史职责.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由于自杀、杀人、吸毒,悲观厌世、迷惘混沌、人际冷漠等等各种“生命乱象”在青少年一代中日益增多,生命教育受到了我国学校教育的重视。但是,当前的生命教育存在着教育基点不完整、忽视对生命过程境界的追求、缺乏对生命教育层次的提升等问题。在这些方面,儒家生命观的有关思想,可以为我们提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4.
梁秀芬 《生活教育》2012,(22):46-48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民主战士,“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陶行知先生生命轨迹和教育轨迹的真实写照,直到今天依旧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教育者。他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教育理论,并倡导教师要“爱满天下”。  相似文献   

5.
典型宣传是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有效形式.一个成功的典型,可以给一代甚至几代人以积极的影响.运用先进典型教育和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是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有效教育方法.过去革命战争年代英雄的名字,典型的事迹,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使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始终昂扬着一种英雄主义的精神和气魄.  相似文献   

6.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涌动着无限活力的生命体,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教育应该是温馨的,可以沁人心脾,润物无声.关注生命,教育才能拨动生命的"情弦",给顽皮的学生以感化,给自卑的学生以力量,给胆怯的学生以激励,给愚钝的学生以智慧.关注生命,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关注生命,我们的教育方可绿意盎然.  相似文献   

7.
生命教育是教育的一种价值追求与存在形态,其蕴藏着广博而深刻的哲学内涵:生命教育作为真正人道的教育,它关涉一切“有生之命”;生命教育以“人性向善”为基本的价值预设,是对传统道德教育的超越与提升;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价值追求,要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生命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它不仅是纯粹的理论或理念,而且是涵盖了多重主题的教育实践领域.在当下中国,以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为目标的生命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关注学生的整个精神生活,赋予了课程以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这种以人的生命为本位的人文主义发展观影响着人们的价值意识和教育行为模式.语文教育体现着对生命的感受、情怀和创造力,显示着生命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民族语言明亮而透彻的深处.不仅反映着祖国的自然。而且反映着民族精神生活的全部历史。人们一代跟着一代传下去,每一代生活的成果都保留在语言里,成为传给后一代的遗产……一个民族把自已全部精神生活的痕迹都珍藏在民族的语言里。” 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说:“国语不是训诂之学.而是生活思想问题。是川流不息的生命。”  相似文献   

10.
高校如何教育管理改革开放中成长的新一代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改革开放后戍长起来的青年大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是充满理想、大有希望,值得信赖的一代.尽管他们中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通过高校的教育和管理,对他们进行健全人格的塑造,将他们培养成才,是完全可能的.正确分析这一代青年学生思想特点和成长规律,把他们放到时代发展背景坐标系下观察评判.改变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以学生为本,强调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在管理中突出思想理论教育,培养高素质现代公民,是高校学生管理的成功因素.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众多的教育家中,陶行知以其独特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应深刻学习陶行知前辈的教育思想,使心灵得到淋漓的洗涤,让生活成为生命的中心,从而立足于更高的视角来观察生活、品味人生.  相似文献   

12.
人的生命是其生物性、社会性与精神性的统一.生物性、社会性与精神性这三种生命属性对应着人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这三种生命的存在形态.生命教育作为"为了生命、通过生命、关于生命"的教育,应该以尊重生命主体的尊严和价值为前提,以高度关注人生命的六大特性为基础,从而有的放矢地成全完整的人的发展,努力成为有生命在场的教育.  相似文献   

13.
思想品德课程以其特殊的学科优势,张扬着生命之力,展示着生命之美,塑造着生命之魂,在生命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提示生命教育的基本意蕴去探寻和发掘思想品德课程的生命教育思想,可以昭示思想品德课程中丰富多彩的生命教育内容,从而唤起人们尤其是中学思想品德(政治)教师的生命教育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4.
良好的家庭生命教育对基层社会治理具有重要影响.家庭生命教育的内涵是丰富的:既可以增进个体自身形成强烈的生命意识,也能促进个体产生对他人生命的敬重,还可推动个体形成对他种生命的关爱.疫情下家庭生命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凸显了出来:首先,个人生命意识的淡化导致轻视病毒对自身生命的威胁;其次,对他人生命的轻视致使个人的行为给他人的生命带来风险;最后,对他种生命的漠视造成自然生命圈层中的潜在威胁.疫情在对家庭教育提出挑战的同时,也敦促着家庭生命教育进行反思与转型:以生命意识呼唤健康生活的重构;以家国情怀促进生命共同体信念的生根;以生态文化推动生命圈层中绿色行为的生成.  相似文献   

15.
生命教育以学生自身为出发点,致力于唤醒压抑的生命,在丰富的生命体验中实现全面协调发展,进而享受生命.在如今的高等教育中,功利主义取向正极大地摧残着当代大学生的生命力,较为普遍的极度心理体验正是生命教育在高校德育工作中薄弱的表现.生命叙事、高峰体验和培养爱的能力是生命教育理念的探索性实践.  相似文献   

16.
发轫于19世纪初的生命哲学时今天的基础教育大有裨益.其哲学理论的核心--对生命的关注,启迪着基础教育关注儿童生命教育、弘扬人文精神以回归教育的生命本真;其所宣扬的"直觉"、"体验"、"生成"、"生命的冲动",启迪着基础教育应关注儿童未完成的特性,以促进其生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受到广泛的关注,生命教育重视提高生命的质量,在教育中特指要平衡生命与学习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健康成长,快乐生活,高中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情操的重要课程,高中语文承担着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角色,因此,本文通过对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的分析,探讨如何实践生命教育,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自由体现了人的本质、体现了社会关系的存在、体现了发展,追求自由是人的本质.自由教育是以自由为终极追求、以自由人为教育对象、以自由内容为媒介、以自由形式进行的教育.自由教育能引导与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是实现创新、终身教育、自由社会的基础.中国的自由教育目前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9.
一部五千年中国文化史,犹如一条滚滚长河,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诗经楚辞、老庄哲学、史记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作为国学经典,深蕴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命脉,存续着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在大力提倡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全面提升语文素养的今天,让国学走进课堂,丰富与提升学生的生命内涵,已经显  相似文献   

20.
老子是生命哲学的开创者,《老子》一书更是流传两千多年的旷世经典.老子的智慧之所以万古长青,是因为他精深独到的生命观影响着他后来的每一代的中华儿女.时至当前,社会高度发展,人们在追逐经济利益的同时,有时忘却了生命的本意.故而,重新审视老子的生命观已迫在眉睫,深入理解老子,回归到最纯真的生命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