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时光荏苒.似乎并没有多久.已经与语文教学结缘30多个年头了。人过50爱怀旧。茶余饭后之际,夜深人静之时.常常回首走过的语文教学之路.清理曾经有过的思想,审视曾经做过的事情。30多年来.语文教学宛如一条汹涌澎湃的河流.有起有落.有直有曲: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特别是我自己.多数时候是在随其波逐其流,年青时钟于奔涌,年老后安于沉静.细细想来,我们很多时候似乎把语文教学搞得太复杂了.而事情的关键之处则往往都是很简单的,.语文只不过是一门课程,语文教学只能做它份内的工作。问题简单化了.头脑似乎也更清醒了一些。  相似文献   

2.
曾经有人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他说:“你从事语文教学已经有十几年了.那就请你谈谈对这门学科的认识或看法。”乍昕之下我竟然有些语塞.随即又哑然失笑。是啊,想来自从走出师范大门.我便一直从事着小学语文教学工作。面对这一门和我朝夕相处的学科.我突然间感觉好陌生。或许。我们这些现实世界的人太习惯于用“应然律”来解释周围存在的一切了.  相似文献   

3.
人初中教学已逾八年,八年中换过三套语文教材。所用过的每一本语文课本包括教学参考书我都保存着,因为我觉得这些书里面有很多有价值的东西。我从中收获颇多。  相似文献   

4.
师范学校一毕业,我就踏上了教师这个工作岗位,至今已有26年了。在这26年中,我做过教师,当过教研员,现在成为了奉贤区实验小学的校长,身份不断地改变,不变的是我对教学的热情与对学生的爱。回顾这26年,作为一个教师,我时刻保持着活跃的思维,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办学策略,因为只有这样才不愧为一个教师。我是一位校长,更是一名语文教师,对于语文学科的教学也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也积累了不少经验,现将其中的一些思考和经验整理出来.与其他教师共享。  相似文献   

5.
我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多年.我对语文教学的思考,从未间断过。  相似文献   

6.
目前.语文新课改已经把关注的目光投向新课程理念的具体落实。语文教师们将新课标的理念有创造性地融入到自己的课堂实践中。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我们的语文教学积极倡导语文的人文性.却淡化了语文的科学性、工具性。作为处于职教语文教学一线的教师,我认为.在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不宜过高地强调语文的人文性、文学性,而应该重视语文课程的科学性、工具性。下面我从职教语文教学为什么要重视语文课程的科学性,怎么样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两方面来阐释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汪玉清 《学语文》2009,(1):9-10
若要追求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自然就得向45分钟要质量。如何改变语文教学中存存的“少、慢、差、费”教学现象呢?必须真正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切不可在教读中面面俱到,没有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起整个地球!”作为从事母语教育的语文教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找到一个“支点”,“撬起整个课堂”呢?两年多来.我一直在努力探寻课堂教学中的这个“点”,以这个点来带动和激活整个课堂的学习。  相似文献   

8.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于语文教学每一位老师都进行过不同研讨,而且有许多名家名师在这方面也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在此我只想谈一下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我最初接触王荣生的名字是在2002年下半年,当时为了写作魏书生语教学问题的章,我在图书馆检索研究魏书生的相关献,同事告诉我王荣生写过一篇《魏书生语教学思想的学理阐释》,找出来一读,那感觉可称为“目眩神迷”,立即觉得自己再写魏书生方面的章已经没有什么价值了。  相似文献   

10.
蔡兴蓉 《教师博览》2004,(11):34-35
我市某报首发式上.开始照例是领导做报告。精练的废话.严肃的套话.斩钉截铁的车轱辘话我暗自惊异:正如相继落下来的两粒露珠一样,新八股与老八股何其相似也!忽然,主持人点了我的名字——轮着我发言了。我于是走上讲台.说:“林语堂先生说过‘演讲要像女人的裙子,愈短愈好’.因此.我只谈一句:‘祝《多元化传播导报》不负重望.越办越好!”’满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总书记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在这里,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十分注重把“问题解决”作为重要的教材设计思想。语文教学要善于引导学生领会中心.进而形成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本着这个新理念.我对语文教学如何突出中心做过专门研究.有效地促进了我的语文教学。也可以说是新课程伴我共同成长吧。那么.语文教学该怎样引导学生领会中心呢?  相似文献   

13.
人们似乎对语教师的期望过高,从九八年南方一家报纸章的观点便可以看出,既然语教学是“误尽苍生,毁我长城”,那么.作为语教学主体的语教师白然难脱干系,可这对语教师公平吗?别的不说,就以人们仇视最深的标推化试题来说,最初它是语教师搞起来的吗?你高考指挥棒这么指示了,语教师难道还能不行吗?怎么这些事实那些指责的人们看不到,却总是把一切不实之问往老师身上栽呢?  相似文献   

14.
从事了五十余年语教学事业来写这个题目.作为我在语教坛求索半世纪的总结。心情十分沉重,这本该是一个早已解决了的问题啊!可是至今——21世纪都过了六年语教学界还这么乱.几千年、近百年积淀起来的成功经验、正确的认识.就是得不到肯定与推广,怎么回事呀?我们语教学的路怎么这样难?我们的汉语教育怎么啦?  相似文献   

15.
我们曾欣赏过孩子们课余游戏时那种专注的神情.心智的投入:那种开怀的大笑、合作的欢悦:那股创造的冲动、奔腾的激情:还有打了上课铃还舍不得放下的留恋之情。这就是孩子们热爱的生活.那种全身心投入的生活。我们的语文教学能否让孩子们在学习活动中产生这般留恋、这般冲动、这般热情?体验语文学习活动中畅游知识海洋的那种自由与酣畅,驰骋于生活世界获得的那种心灵的愉悦?我从两方面进行了实践:  相似文献   

16.
覃平 《中学文科》2005,(5):60-60
回顾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我所教过的学生,几乎都是农村学生,他们的语文基础薄弱,知识面比较狭窄,因而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成了我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在几年的语文教学中,我发现有很多学生的作文语言干瘪无味,如同过了季节的柚子一般。面对这种状况,我尝试了在课堂教学语言上的改变——或采用打比方,或列举学生身边的事例,或揣摩词语、精细品味。或用幽默风趣、饱含哲理、激趣导引、极富感染力的语言等来调动他们的语言感知能力.耳濡目染,使之于“细无声处”得到启迪。赞可夫指出:“扎实的细识与其说是靠多次的重复,不如说是靠理解,靠内部诱因,靠学习的情趣状态的达到”。教师在课堂上的示范往往比长篇大论的说教更有说服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周学勤 《中学文科》2006,(12):79-79
语文教育大讨论自1997年开始,至今人们对语文教学的批评声几乎没有停止过。一时间,我们的语文教师承受了太多的压力,陷入了太多的迷茫。抱怨、委屈之余,我们应该更多地反省自己,看看自己是否做好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殷振华 《甘肃教育》2007,(12S):22-22
小学低年级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在学习上喜欢直观形象的认知方式,讨厌枯燥乏味的讲授。我认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要顺应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教师应尽可能利用各种手段,创造欢乐轻松的课堂氛围。我在情趣教学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仅将我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运用各种艺术手段进行教学的一点体会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我校强势推进有效教学的实践中。我认真研读了有效教学的理论并用之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大胆实践.积极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认为实施有效的语文教学,必须突出地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