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本文对法国教育学专家梅迪契在《新教育》一书中所展示的有关教育学学科资格、“新教育”对教育学科学化的影响、教育学的学科目标和基本问题、教育学与其边缘学科的关系等教育学思想进行了较系统的介绍和研究。同时笔者就这些教育学思想对我国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启示提出了五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道德教育的形成与发展在中西德育史中呈现出不同特点,同时也有其相通之处.本文对中国哲学家老子的"返朴归真"德育思想与法国思想家卢梭的自然主义德育思想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他们之间的异同点并从中汲取了他们思想的精华,最后得出了几点启示,希望能对我国当代德育发展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教育学与后现代哲学文化思潮一致对教育的“现代性”进行了反思,出现了对教育现代性的解构和后现代的建构。后现代教育学的出现,为后现代音乐教育学奠定了基础。我国的音乐教育是建立在教育的“现代性”之上的,所以后现代教育思想也为我国的音乐教育带来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4.
老子创立了以"道"、"自然无为"为核心的思想体系,老子设教讲学,并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思想。本文对老子在教育理念、教学、教师和学生四个方面的思想进行了解读和分析,借以对当下在教育方面遇到的问题及其改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老子创立了以"道"、"自然无为"为核心的思想体系,老子设教讲学,并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思想。本文对老子在教育理念、教学、教师和学生四个方面的思想进行了解读和分析,借以对当下在教育方面遇到的问题及其改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6.
杨贤江(1895-1931)是我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杰出的青年运动领导人。在短暂的一生中,他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教育实际相结合,推动了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大众化。杨贤江与各种教育思潮展开论战,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主持《学生杂志》等刊物,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推动广大青年追求进步,投身革命;撰写《教育学ABC》和《新教育学大纲》等教育学著作,积极向青年宣传唯物史观;译介苏俄教育学著作,为先进中国人了解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提供了途径。通过研究杨贤江对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大众化的贡献,从中得出若干启示,以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芦诲涵 《考试周刊》2012,(34):26-27
以和谐为主题的老子道德思想,对当前如何进行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启示。本文从自然无为、慈爱万物、柔弱不争和诚信不欺四个方面论述了老子道德思想的内涵,并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三个方面论述了老子道德思想对我国当前和谐社会构建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朱经农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风云人物,不仅为中国近代教育体系的构建做出过突出贡献,而且具有丰富的教育思想。由于各种原因,教育学界尚未对朱经农教育思想进行系统研究,这与他对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不符。在朱经农丰富的教育思想中,实用与育人相结合的职业教育思想独具特色,对我国当下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范梅南是现今现象学教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研究成果代表了现象学教育学研究的最高水平。范梅南教授的现象学教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就是教育智慧,同时教育智慧也是其现象学教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本文介绍了范梅南教育智慧思想主要内容,教师的教育智慧,教育智慧思想的意义、局限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老子思想作为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是对人有着深层次关注和见解的。其人与物共融相契、相互生成的道的思想对于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当代教育思潮层出不穷,对教师的思想观念产生深远的影响,对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生成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师生观这一角度进行具体分析,追踪教师师生观发展演变与教育思潮的关系。在理论上,教育思潮与师生观不断碰撞;在价值目标上,二者形成互动逻辑;在教学实践中,教育思潮引领教师不断形成与发展新型师生理念。梳理不同教育思潮所倡导的师生观,为丰富教师教育理论素养提供理论资源,促使教师树立新型的师生观,期望对当前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老庄学研究是熊铁基先生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事的一个新的学术研究领域,其研究特色在于注重老庄学发展的时代背景,将老庄学与中国思想史结合起来展开综合性的研究。熊先生的老庄学研究具有“填补空白”的学术意义,无论足对中国思想史研究领域的开拓,还是对道家道教文化研究的深化,都是有贡献的。  相似文献   

13.
企业文化在新经济时代表现出许多创新特征。作为一种亚文化形态,文化传统是创新之基。从东西方文化比较及企业文化应用实践看,中华文化的精髓成为企业文化创新发展的源泉。现代企业文化创新可供借鉴的思想内容主要有中国古代孔子的儒家思想:老子的道家思想和孙子的兵家思想等。  相似文献   

14.
从消除认为《老子》否定技术的错谬之见入手,指出老子"朴散则为器"的近乎于道的技术制作思想和其中蕴含的教育技术思想,同时也提出了开发祖国优秀文化资源,开拓适合中国教育特色的教育技术道路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老子具有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老子生态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天人合一"的生态世界观、"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生态价值观、"自然无为"的生态方法论、"小国寡民"的生态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16.
“五·四”运动带来中国思想文化的大变革,国内很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翻译出版了大量教育专著,很多中国教育家在学习西方教育思想的同时,不约而同地表现出对先秦儒家的很多教育哲学观点的认同,推进了教育哲学在中国的本土化.陶行知在借鉴杜威实用教育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了中国当时的国情,形成了自己的生活教育理论;黄炎培在杜威职业教育“社会化”、“平民化”、“个性化”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大职业教育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7.
杨思信 《教育学报》2012,8(1):113-121
20世纪20年代发生的收回教育权运动从教育思想、教育学派、教育制度、教育编纂四个方面对中国现代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教育思想方面,该运动提出了“教育为国家主权”、“教育与宗教分离”、“国家主义教育”三大观念.教育学派方面,该运动时期所形成的国家主义教育学派,丰富壮大了中国现代教育流派的队伍.教育制度方面,该运动促使政府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管理教会学校的体制.教育编纂方面,该运动时期提出和形成的“教育侵略”论、“文化侵略”论,成为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最有影响的学科研究话语范式.  相似文献   

18.
王鉴 《教育研究》2012,(6):66-71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李秉德先生在自己的学术活动及人才培养过程中,智慧而艺术地展示了他丰富的治学思想,主要包括"冷板凳"坐成"热板凳"、见识与知识同等重要、理论联系实际、个体与团队合作等方面的治学思想。总结李秉德先生的治学思想,不仅在于进一步完善其教育思想,而且在于将李秉德先生的教育思想贯彻到现实的教育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19.
近代中国在与西方文明的互动过程中,开始对外在的世界有了新的认知,并形成了不同于传统“天下”观的“世界”观。西方文明的冲击、知识精英们的思想转型、西学东渐的影响以及外国语学堂的教育传播都为近代中国与世界文明的互动搭建了桥梁,并促进了中国人世界意识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尝试教学历经40余年的不断探索与扎根实践,已得到教育界的高度认可与推广应用。中国的教育教学改革应根植于适合国情的本土化理论,这既是契合我国教育实际的战略选择,更是文化自信的内在表现。尝试教学是扎根中国土壤有代表性的中国特色教学理论流派,尝试教学理论有胜于古亦有胜于洋,尝试教学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越来越在我国教育界受到关注并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