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尝试教学法”是江苏特级教师邱学华老师倡导的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如何运用“尝试教学法”进行创造思维的训练?我的做法是:一、运用基本训练的机会,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所谓发散思维就是根据问题所提供的信息探索各种可能答案的思维.这种思维往往具有创造性.为此,我在教学中,运用新课开始时的基本训练,进行思维发散的训练.比如教学“一本《我们爱科学》有98页.冬冬第一天看了35页,第二天看了38页,还剩多少页没有看?”时,进行如下基本训练:1.给定条件,补问题:一本书86页,小红上午看了16页.( )?同学们提出①还剩多少页没有看?②上午看的页数比总页数少多少页?③总页数比上午看的页数多多少页?④下午应看多少页才能把这本书看完?  相似文献   

2.
应用题的结构是指条件与条件之间、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两步应用题的结构特点是:条件与条件之间、条件与问题之间既有着直接的联系,又有间接的联系。紧扣其结构训练,有利于克服单例教学的弊端,使学生通过少量的例题,学会解决两步应用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一、并题训练即将两道有联系的一步应用题,合并成一道两步应用题。如:“一本故事书95页。小红第一天看了35页,第二天看了32页,剩下的第三天看完。第三天看了多少页?”可以先出示两道连续性的简单应用题:1.一本故事书,小红第一天看了35页,第二天看了32页,两天一共看了多少页?2.一…  相似文献   

3.
在分数应用题教学中,经常采用提供“条件”进行“搭配”训练,使学生的思维尽可能地发散开来,然后通过归纳、总结进行收敛,引导学生得出解题规律的办法,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先出示以下条件: “李小红看一本故事书,①第一天看了16页;②第二天看了20页;③还剩下44页没有看。”要求学生根据第①~③个条件,提出用加、减法计算的问题,并分别算出它们的结果。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计算出来的结果,教师继续接上面的条件板书:“④前两天共看36页;⑤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4页(或第一天比第二天少看4页);⑥剩下的比第一天看的多28页;⑦剩下的比第二天看的多24页;⑧这本书共有80页;……”这是第一组“条件”。  相似文献   

4.
[题目]贾苗第一天看书38页,第二天看的页数是第一天的2倍。两天一共看了多少页? [分析与解]这道题的已知条件是“第一天看书38页”和“第二天看的页数是第一天的2倍”,问题是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两步计算的式题》第二课时(见部编六年制小学课本第三册66页)一、复习老师要求学生说出2×6÷4与35÷7×8这两道式题的计算过程。二、新授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两步计算的式题”(揭示课题)。请小朋友看这一题(板书72÷8+3),这道连除式题该怎样计算呢?大家看书上第66页的例2,看过以后请你说出第一步算什么,第二步算什么。  相似文献   

6.
<正>今天,我们利用线段图来学习用减法计算应用题。【例1】小玲第一天看了35页故事书,第二天比第一天少看8页,第二天看了多少页?【分析与解】这是一道典型的求比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求第二天看了多少页,就是求比35少8的数是多少,所以用减法计算。用线段图表示为:  相似文献   

7.
读书迷     
冬冬是个读书迷,他用5天的时间读了一本200页的《趣味数学》书。他第一天读了12页。后来,他越读越爱读,一天比一天读的页数多。第三天读的是第一天、第二天读的页数之和;第四天读的是第二天,第三天读的页数之和;第五天读的是第三天,第四天读的页数之和。同学们,你们知道冬冬第五天读了多少页吗?  相似文献   

8.
正确理解应用题题意是弄清数量关系、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怎样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题意、弄清数量关系 ,从而更好地解题呢 ?我们除让学生掌握“分析法”和“综合法”两大基本方法外 ,还应帮助学生掌握理解应用题题意的一些策略和技巧。一、把已知条件调调。某些应用题 ,已知条件的叙述不“顺”。这样的题 ,把已知条件调调 ,就容易理解题意。例 夏萍看一本故事书 ,看了两天后还余下 5 4页没有看。已知第一天看了全书页数的 38,第二天看了全书页数的 25 ,问这本故事书一共有多少页 ?把题中的已知条件调调 :“夏萍看一本故事书 ,第一天看了全书…  相似文献   

9.
在这里,我将同学们学习百分数应用题时容易犯的一些错误,举例进行分析找出原因,以便同学们引以为戒。例1一本书600页,冬冬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3,第二天又看了第一天的50%,还剩下多少页没有看?错解:600×(1-13-50%)=100(页)。分析:解答这类题的关键是要分清题目中的几分之几所依据的单位“1”。上面解法误把全书页数看作50%的单位“1”。实际上“50%”是以第一天看的页数为单位“1”。订正:600×(1-13-13×50%)=300(页)。例2用一包种子做发芽试验,其中发芽的有80粒,…  相似文献   

10.
在本学期"较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时有这样的一道题:"李小红看一本80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5,第二天看了全书的1/4,还剩下多少页没有看?"在以前的教学中,我都只是把这道题当作是一道普通的练习题来进行训练,学生也都是例行公事似的练习,基本上  相似文献   

11.
案例一:"简便计算"教学片断(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简便计算的应用。师:(先出示一本书)老师这两天在看这本《数学的奥秘》。这本书一共有234页,我第一天看了66页,第二天看了34页,那么,大家帮我算一算:我还有多少页没有看?生1:老师,我有办法,把这本书的页数234减去第一天看的页数66,  相似文献   

12.
三、分率混淆所谓分率混淆是指在计算时没有统一标准量,即把对应不同单位“1”的分率混为一谈,直接进行了计算。例5.小东看一本120页的数学童话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8,第二天看了剩下的1/5,还有多少页没看?[病症]120×(1-1/8-1/5)=81(页)[诊断]分析题意可知,题中出现的两个分率1/8和1/5,它们对应的单位“1”不同。由已知条件“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8,第二  相似文献   

13.
有些应用题,按题目的条件顺序去思索探求解答方法比较困难,有时,还会出现繁杂的运算。如果能逆向推理,将题目的条件顺序颠倒过来去思考,解答起来往往会方便许多。 例1.王老师上街买书,第一次用去所带钱的一半,并从银行取出36.80元;第二次用去身边所有钱的一半还多12.70元,此时,还剩下30元。王老师原来有钱多少元? 【思路】第二次买书前王老师身边有钱:(30+12.70)×2=85.40(元);第一次买书前王老师身边有钱:(85.40-36.80)×2=97.20(元)。 解:[(30+12.7)×2-36.8]×2=97.20(元) 答:王老师原来有钱97.20元。 2.小明看一本科技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2还多2页,第二天看了余下的1/2还少1页,剩下20页没有看完。问小明第一天看书多少页? 【思路】根据已知条件,利用“逆推法”倒着  相似文献   

14.
在新编《几何》第一、二册中,研究顶角为三十六度的等腰三角形的例题、习题先后五次出现,(1.《几何》第一册第85页第2题; 2.《几何》第一册第116页第1题中的第①小题;3.《几何》第二册第39页第12题;4.《几何》第二册第138页“作正十、五边形”,5.《几何》第二册第146页第14题)。这些例、习题在初二、初三年级先后相继出现,其目的要求当然不同,然而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却又构成了有机的知识“链”。在此基础上,如何让学生将知识“链”再织成知识“网”,这也是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所  相似文献   

15.
[题目]林林读老舍先生著的《骆驼祥子》,第一天他读了84页,正好是这本书的(3/8),第二天他读了剩下的(2/5),第三天他正好读完。问:第三天林林读了多少页?  相似文献   

16.
一、用对应法解题在解答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时,对应的方法是建立在分数应用题的“量”与“率”对应基础上的。正确地找出题中的“量”所对应的“分率”是解题的关键。例:小明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4,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6页,还剩20页没有看。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把这本故事书的总页数看作单位“1”,要求这本书共有多少页,就要求出20 6=26页的对应分率,根据条件可知26页的对应分率是:1-1/4×2=1/2,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九册第83页第8题有逻辑性的错误。这道题是这样的:一支工程队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38米,第二天修了42米,第二天比第一天多修的是这条路全长的38。这条路全长多少米?按此题的数量关系,列式为:摇(42-38)÷38=4÷38=1023(米)因为第一天就修了38米,第二天又修了42米。这条路最短也要80米,而求出的这条路全长才1023米,显然与前面叙述不符。应把第三个已知条件中的“38”改一下,并将“一条公路”改为一段公路,这样才能使题目符合逻辑。筻这个题目不符合逻辑@李秀云$黑龙江龙江县实验小学 …  相似文献   

18.
2006年10月9日星期一晴第一次白色的朗读“老师已经知道,同学们都爱看书。老师还想知道:有人喜欢一本书看几遍吗?”“我!”晏楚芸第一个举手,“《本爱安娜》,我连着看了两遍。”“我看《香草女巫》也是。”  相似文献   

19.
勘误     
《中学生英语》(高三版)第一、二期合刊勘误如下:1.第11页第6题的正确答案应为D。2.第28页第10题的正确答案应为C;第12题的正确答案应为B。3.第50页第2行:“riendlies″应为“friendlies”。4.第73页右第19行:“allording”应为“according”。5.第85页右第一行:“sane”应为“sam e”。6.第88页右第三行:“follwing”应为“following”;右倒数第三行:“say”应为“can”。由于我们的疏忽,给广大读者在阅读时带来了麻烦。我们深感愧疚,在此向广大读者公开道歉。同时,对给我刊指出错误的湖北省宜昌市小溪塔高中的黄有河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二框题“防范侵害,保护自己”是该册教材的最后一课,在这一课最后一页的“相关链接”中提到了专门针对未成年人制定的两部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虽然教材中没有提到任何关于这两部法律的具体内容,但其实是在为下册第四单元第八课第一框题“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打下伏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