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章“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一节旨在使学生认识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的种类之后,进一步认识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所起的作用。教材首先从绿色植物自身生活需要水作引导,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是绿色植物促进生物圈中水循环的内因。为使抽象的内容更容易接受,结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生活经验,教学设计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科学探究,以及科学实验工作的成果等多角度引导学生加深对水是绿色植物生存的必需条件的认识。接着分析资料,体会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增强节约水资源的意识。将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的原因,练习画直方图作为教学重难点,通过练习解读实验数据,认识植物在不同生长期需水量是不同的,进而培养学生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等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但常因材料选择不当、方法不合理等,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一章实验进行分析,改进了“植物对水分的运输”“观察叶片的结构”两个实验,延伸与拓展了“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实验,并取得了好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3.
1、教材分析《蕨类植物》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第二课时,该节内容涉及的三大类群的植物,虽“低等”,但其在生物圈的作用不可或缺。在第一课时里学生已经通过观察、交流等活动,探究学习了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尤其对它们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征已有了相当的认识,这就为本节的学习打下基础。蕨类植物是这三个类群的“老大哥”,学习它对整节的教学有带动和统领的作用,并且让学生对整个植物类群将有一个总的认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中“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是在学习了“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之后,进一步探讨进入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蒸腾作用大量散失的途径,使学生认识到绿色植物的叶器官对促进生物圈中水循环的作用,从而自觉爱护绿色植物。本文就“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一节的教学内容进行简要分析,并对教学过程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尤金田 《亚太教育》2022,(5):172-174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科学探究是人们探索和了解自然、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小学科学通过将学生放置在一个深度学习“场”建构的模式中,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学生通过深度学习之后对小学科学有更深刻的个人理解与实践能力,结合翔实的案例阐述了搭建小学科学深度学习“场”,促进学生主...  相似文献   

6.
化学新课程将科学探究作为改革的突破口 ,旨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科学探究在化学新课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它既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学习方式 ,又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 ,还是化学课程的目标之一。本文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作为研究对象 ,分析了科学探究的“内容”、“学习方式”和“目标”三种角色在该单元中体现的情况。一、作为“内容”的科学探究在《碳和碳的氧化物》中的体现在《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  相似文献   

7.
舒惠 《中学物理》2011,(11):3-4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均将“科学探究”列入“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之中.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标准下开展化学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将科学探究作为此次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在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同时“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  相似文献   

9.
新制订的《生物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列为十个一级主题中的第一个。《标准》将科学探究列为内容标准之中,其主旨就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体验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生创  相似文献   

10.
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我们都是科学家》单元的第1课,也是小学生认识“科学”、学习“科学”的起始课,是《科学》教材的绪论课,因此上好本节课显得尤为重要。本课设计通过自主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展开对“科学是……”的讨论,充分调动学生把自己对科学的已有认识表述出来。借“吹泡泡”这个学生熟悉的活动让学生亲历一次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能提问题、会提问题的能力,知道“科学”就蕴藏在身边,蕴藏在周围,并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兴趣。根据学生的经验以及兴趣爱好,围绕“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这个思路…  相似文献   

11.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悉心指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因此,现行的自然教学要向《标准》靠拢,教师要从重“教”转到重“导”的层面上来,引导学生参与到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中,让学生动手、动脑学科学、了解科学、体验科学,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 (实验稿 )》(以下简称《标准》) ,把“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作为课程的一个分目标 ,明确指出 :科学的核心是探究 ,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科学课程应当体现这两者的结合 ,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 ,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 ,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 ,学习科学方法 ,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并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根据《标准》编写的浙教版《科学》教材 ,突出科学探究 ,强调知识与获得知识过程的统一。把科学探究的过程、方法和能力与…  相似文献   

13.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小学生探究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与教师引导他们进行自主的探究实践活动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小学科学教育的教学方法将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一、创设情境,提供探究的条件在科学教学中,对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离不开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教师要通过设疑,营造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选择问题、分…  相似文献   

14.
一、案例背景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把科学探究与科学内容并列,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倡导“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标准》对光的折射的要求是“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规律”,既有过程性的要求——探究光的折射规律,也有终结性的要求——了解光的折射规律。与原来的教学大纲相比,《标准》有两点突出的变化,一是明…  相似文献   

15.
当我看到粤教科技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生物大家族》第一课“蜻蜓和麻雀”时,深深被教材独特的编写思路所吸引,它从动物的运动方式——“空中飞”入手,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昆虫与鸟类两大类动物进行探究,在观察比较“蜻蜓”与“麻雀”等动物个体身体结构的异同的基础上,归纳出这两类动物的基本特征,初步建立“昆虫”和“鸟类”的概念。教材力图通过这种编排方式,以小见大,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入手,学会科学学习的方法,促进科学思维的形成。通过三次的教学,我深深体会到科学思维的形成过程需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  相似文献   

16.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标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而新制订的《生物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列为十个一级主题中的第一个。其主旨就是为了促进中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变过去的学生被动接受,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获取知识,并使学生体验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从而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探究学习是美国生物学家、课堂专家、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首倡的。它注重的是学生的各种潜能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体现一种参与性和体验性并存且具有严密学术性的创造活动。因此,探究式教学实质…  相似文献   

17.
一、概述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中的第2课,学习内容主要有认识铁与铁锈的不同,研究铁生锈的原因以及防锈的方法,是学生认识了“蜡烛燃烧”的物质变化之后的又一生活中常见物质变化的探究学习,本课教学重点是通过引导学生设计铁生锈实验方案、材料的选择和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分析、总结,提升对铁生锈原...  相似文献   

18.
《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科学的核心是探究,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科学课程应当体现这两者的结合,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因而“科学探究”成为科学课程的首要目标,要求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等方式理解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技能,体验科学过程与方法,初步理解科学本质,形成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从而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不同以往的《自然课》,它探究性活动空间大,干扰因素多,加上儿童的年龄特点,往往会出现出乎教师意料的现象,表现为“乱”,这对追求让学生“整齐划一”的某些还没有适应新课程的领导和老师来说,无疑是一种冲击。我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三年级《科学》老师,在南通市级新课程培训后,又经过将近一年的实践探索,一方面对学生探究活动中出现的“异乎常规”现象进行利弊分析,发现了学生活动时出现的“乱”现象所蕴藏的教育价值;另一方面则对出现的“异乎…  相似文献   

20.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物理课程标准》不仅将“注重科学探究”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还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中,也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不仅是物理课程标准,其他理科课程标准都强调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