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8 毫秒
1.
在幼儿园里,幼儿的生活常常需要成人的照料。笔发现本班即将入小学的幼儿也存在过多依赖成人的问题。如:幼儿玩过玩具后,总把玩个到处乱放,等着老师去收拾;他们不会整理学习用具,不会削铅笔,不会叠被子。为了帮助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生活,就必须加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那么,怎样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呢?  相似文献   

2.
我们中班独生子女占幼儿总数的95.7%,大部分幼儿不会系鞋带,不会扣纽扣,要成人帮着做。我就把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列为重点工作。一、根据“纲要”精神和幼儿实际水平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我首先根据“纲要”要求及幼儿的实际水平确定了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内容,然后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制订好计划。第一步:重点培养幼儿自己洗手、洗脸、整理玩具和根据天气的冷暖穿脱衣服的能力。第二步:重  相似文献   

3.
标志设计     
尹花 《教育导刊》2006,(9):38-40
引言: 每个学期,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让幼儿学会整齐地收拾玩具,教师都会做各种标志,贴在玩具柜的上面,教幼儿认识玩具和标志,学习怎样按标志收拾玩具。但这个学期,我们改变了以往的做法,让幼儿自己尝试设计玩具的标志。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主动参与讨论,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从不会到会,由此学会了很多东西。当幼儿贴上自己设计的标志时,根本不需要教师再多费唇舌,他们就能自觉地按标志收拾好玩具:[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一 问题的提出 1981年教育部发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对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提出了要求。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把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看成可使他们终生受益的事,主张“凡是孩子能做的就应该让他自己做”。目前独生子女在幼儿中的比例越来越大。由于生活上成人包办代替过多,这些孩子依赖性强,自理能力较差。因此,研究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一、了解新入园幼儿现有的自理能力水平为使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做到有的放矢,首先要了解新入园幼儿现有的自理能力水平。为此,在新生入园前,可采用问卷、家访等形式对幼儿自理能力做初步了解。问卷和家访的内容包括:幼儿是否会自己洗手、洗脸、擦屁股,是否会穿脱衣服、整理玩具等。通过调查,对幼儿自理能力情况做到心中有底,在制订培养目标时就能更具针对性,便于以后开展工作。二、家园相互配合,制订、贯彻培养目标幼儿刚入园,教师对其自理能力难以全面了解,且幼儿在园时间少于在家时间,生活自理次数家庭明显多于幼儿园。所以,…  相似文献   

6.
大班的孩子很快就要进入小学。除了帮助他们在心理品质及学习习惯上逐步适应小学生活以外,还必须在自理能力上加强培养。一年来,我们是这样做的:一、自由组合小组,为幼儿创设自己管理自己的环境。用小组活动形式,有利于幼儿互相帮助,提高自理能力。在分组时,我们采用的是自由组合的方式,他们有的选自己的好朋友,有的挑自己崇拜的对象,总之,他们都有选择的权利。对于选择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向  相似文献   

7.
一、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建立适宜常规要求 在建立常规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年龄特点和需要。分层次分步骤提出要求,从而使规则和要求更切合幼儿的实际。如:小班幼儿年龄小,自理能力差。因此,小班的常规侧重于培养幼儿的生活.让他们更快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在幼儿刚人园时,先让他们在老师的示范和引导下,学习找座位、认识自己的茶杯和座位、吃饭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等。过一阶段后,则要求幼儿排队时要一个跟着一个走,吃饭时要安静,玩具玩后要送玩具“回家”等等。中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有所增强.但活泼好动.稳定性差.所以中班幼儿既要有高要求的生活常规要求。使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得到巩固和保持,更要有教育常规的内容与要求。  相似文献   

8.
陈莉 《宁夏教育》2003,(12):26-26
规则意识,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也是良好道德品质的一种表现。生活中任何活动都有规则,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是社会的人,生活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必须遵守社会规则,这样才能不被社会淘汰。因此,从小培养幼儿具有规则意识,对幼儿健全人格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岁左右的幼儿身体和手的基本动作已经比较自如,能够掌握各种大的动作和一些精细动作,生活自理能力要在此时抓紧培养。在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时候,成人完全可以要求幼儿遵守规则,如饭前便后要洗手、生活用品要固定摆放、玩具图书要整理归位等。日常生活中,在成人的帮助下让…  相似文献   

9.
戴巍 《早期教育》2005,(12):39-39
大班幼儿即将迈人小学,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是他们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意识到这一点后,我在日常生活中格外注重大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锻炼。为幼儿每人准备一个“生活柜”(为幼儿准备的存放生活、学习等物品的小柜子)就是我的措施之一。在使用“生活柜”的过程中.幼儿一些方面的生活自理能力得到了相应的锻炼。  相似文献   

10.
中班的蒙蒙聪明活泼,人见人爱,可最近总有小朋友告状,说蒙蒙把班里的玩具拿回家。这天,当蒙蒙准备离园时,凯凯对老师说,蒙蒙又拿了班里的玩具。老师叫住蒙蒙,果然在他怀里发现了一把小手枪。蒙蒙妈妈见状,厉声责问蒙蒙:“你怎么可以偷班里的玩具?”如果你是老师,你将怎样处理这件事呢?(河南齐迎霞)读懂孩子这本书幼儿有着自己的、不同于成人的年龄特征,如果不了解幼儿的年龄特征,而用成人的行为规范去衡量幼儿的行为,我们就会认为幼儿是在“犯规”、“惹祸”。其实,幼儿“惹祸”行为的背后大都隐匿着其年龄特征。蒙蒙的行…  相似文献   

11.
正一、设计意图小班幼儿喜欢色彩鲜艳的玩具,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我创设了"小花飞盘"这个游戏操作活动。在这个手工操作活动中,幼儿首先能锻炼小手肌肉的灵活性,将彩纸撕成一块一块的,然后进行粘贴活动,以上的活动都是装饰自己的小飞盘。因为是自己制作玩具,所以幼儿的兴趣盎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整个活动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秩序感和坚持能力。比一比谁的小花飞盘最好看,这又能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另外,装饰好飞盘之后,幼儿可带着飞盘去  相似文献   

12.
扣钮扣玩具     
为了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锻炼其手指的灵活性,并提高幼儿对形体的认识及观察能力,老师和家长可为幼儿自制钮扣玩具。材料:各种颜色的碎布,各种式样的钮扣,针线,剪刀等。  相似文献   

13.
徐静 《考试周刊》2014,(4):185-186
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是保证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之一。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对他们自尊心、自信心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但在现实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家长不能正确对待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因此,作者通过本次调查,希望找出家长在培养幼儿自理能力方面的问题,引导他们更深层次地认识"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重要性,找寻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23岁,既是幼儿成长发展的关键期,又是培养幼儿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的关键期。能否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不仅影响幼儿现在的生活和学习,而且会影响以后的生活、学习和发展。本文论述了培养托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必要性和加强托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措施,包括通过各种措施,鼓励和指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尊重和相信幼儿,给幼儿提供多种机会让幼儿去实践;重视游戏,在游戏中培养和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5.
教育笔记     
劳动日广东广州潘丽婵为了培养中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逐步养成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我们班每周设一个劳动日。每逢星期五这一天,孩子们会主动参加擦洗桌椅、橱柜、玩具等劳动。  相似文献   

16.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环节,特别是全托的幼儿。小班幼儿各方面的能力比较弱,需要成人的照顾和细心的培养指导,他们性格活泼好动,模仿性强,但同时又存在着意志薄弱、耐心不够、也不容易控制自己,针对他们的年龄特点,我在多年的保育工作中采取了使幼儿易于理解的方法,给他们讲道理、启发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做,引导他们反复实践,在这个过程中,穿插了各种能联系得上的游戏,寓教育于娱乐中,从而帮助他们掌握生活规律,有效地提高了幼儿的自理能力。 以穿衣服为例:过去我也曾考虑过给他们全包下来,既省时…  相似文献   

17.
大班幼儿即将迈入小学,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是他们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意识到这一点后,我在日常生活中格外注重大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锻炼.为幼儿每人准备一个"生活柜"(为幼儿准备的存放生活、学习等物品的小柜子)就是我的措施之一.在使用"生活柜"的过程中,幼儿一些方面的生活自理能力得到了相应的锻炼.  相似文献   

18.
幼儿期是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形成的关键期,幼小衔接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和学习自理能力是幼儿进入小学生活、学习的基础。可从几个方面开展:确定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目标、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巩固幼儿和生活自理行为、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和责任感、家园同心,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9.
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环境的认识是具体、形象、感性、动态的,为了能让幼儿与环境进行真正的互动,创设的环境必须是幼儿感兴趣的。因此,教师应该将环境的创设与生活经验相结合,使环境具有情景化、游戏化以及探索性和可操作性等特征,在环境与幼儿“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小班幼儿的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20.
亲爱的老师     
梅芳 《福建教育》2022,(29):62-63
<正>班上的幼儿就快要上小学了。大家都在憧憬小学的生活,但又对幼儿园的一花一物以及老师们充满不舍。这天绘画活动,我正蹲在云云身边指导她,一旁的小亮忽然停下笔说:“梅老师,你能和我一起去小学吗?”我诧异地问道:“为什么?”小亮叹了一口气:“我不会画画啊,可是你教我就会。你去小学教我画画吧!”这时,边上的几名幼儿纷纷附和:“对呀对呀,梅老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