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材料是数学活动的载体,它本身的特性及由这些特性所规定的活动方式往往决定着幼儿获得知识的多少,激发兴趣的大小及开发智力的深度.教师应慎重考虑数学活动中的材料选择,并激发幼儿与物质材料发生相互作用,促进幼儿积极去发现、去寻找、去探索数学奥妙的愿望.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和罗杰斯的<意义学习理论>都提出幼儿园数学活动选择材料应该生活化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纣旨南》)中,“科学”领域的幼儿“数学认知”部分按照幼儿,不同发展阶段提出了教育目标和教育建议,其三条教育目标都提到“感知”。在数学教育活动中,我们积极贯彻落实《指南》精神,充分利用周围的环境和材料,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感知和操作活动,创设能激发幼儿主动参与的情境,引导幼儿应用各种感官参与活动,帮助幼儿在情境中感知数学、理解数学、运用数学。  相似文献   

3.
幼儿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使他们特别乐于摆弄和操作物体,操作活动对促进幼儿掌握初步数学知识意义重大,它是儿童在头脑中构建初步数学概念的起步,是儿童获得抽象数学概念的必经之路。引导幼儿“走”好这条路的关键,我认为应该是挖掘丰富而有意义的数学活动材料。因为这是幼儿学习数学知识的物质前提和必要条件,它能使幼儿在操作和支配材料的过程中获得数学经验。本文拟就如何挖掘幼儿数学活动材料谈些看法。一、生活中处处有材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下简称《纲要》)中“科学”部分从目标的定位到内容要求及指导要点,都强调…  相似文献   

4.
为落实《幼儿园教育纲要》中关于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在幼儿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创造力、想象力,训练幼儿做事认真细致,具有主动性、坚持性和条理性,教育幼儿勇于克服困难,培养幼儿学习的毅力和自信心等品质,必须将幼儿的数学活动贯穿到其它的学科、游戏或一日活动中,通过多种途径来完成。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明确地提出了要在幼儿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去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  相似文献   

6.
有效的数学活动能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思维,培养幼儿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纣旨南》),对我们实施有效的数学教育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我们应认真学习贯彻《指南》,熟悉各年龄段幼儿数学学习与发展的目标,掌握幼儿数学学习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设计有效的数学活动,提高数学活动有效性。下面我以中班数学活动“比较轻重”为例,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7.
数学的学科特点和幼儿的心理认知特点决定了幼儿数学活动教育教学必须生活化。幼儿数学活动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教师应基于幼儿生活经验组织数学活动教学活动。在幼儿数学活动教育教学中,必须就材料的选择、创设生活情景、幼儿的一日生活、发挥幼儿的主体性等方面充分协调,尽量寻找幼儿生活中的素材使之成为教学资源。本文论述了生活化教学在幼儿数学活动中运用的原因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区域活动开放、自由、自主,能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按自己的意愿自主选择活动内容、活动形式和活动伙伴,并按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速度去操作实践。那么,如何把数学内容、数学目标、数学材料有效地融进区域活动之中呢?在实践中,我紧紧抓住三个数策略,扎实有效地开展幼儿数学区域活动,让数学知识融入孩子感兴趣的游戏中。  相似文献   

9.
《幼儿园教育纲要》指出,数学活动应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为主,为幼儿日后学习数学创造有利条件,为幼儿终生学习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那么,如何使幼儿数学教育变为教师愿意教、幼儿愿意学的一门学科呢?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式,采用操作尝试教学法,创设宽松、和谐的操作环境,开展生动活泼的游戏,鼓  相似文献   

10.
面对丰富多彩的区角活动,孩子们往往会“冷落”数学角。为此,我们就如何吸引孩子来数学角活动进行了积极的探索。1.投放合适的操作材料。①和幼儿一起选择材料,计划活动内容。每次活动结束时,我都会问幼儿:“下次活动还需要什么材料?哪些你们可以自己准备,哪些要老师和小朋友帮忙?”孩子们根据需要从家中带来了易拉罐、牛奶瓶、毛线、硬纸板、小盒子等,和我一起商讨活动方法。这种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幼儿  相似文献   

11.
林秀贞 《山东教育》2003,(33):29-3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根据这一精神,我们为幼儿创设了丰富多彩的区域活动空间。面对丰富多彩的区域活动,相对抽象、枯燥的数学区往往遭受“冷落”。为此,我就如何吸引孩子到数学区活动进行了积极的探索。1.投放合适的操作材料(1)注意材料投放的层次性,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根据《纲要》…  相似文献   

12.
一、选择合适的操作活动材料 1.情趣性原则。游戏是儿童早期特有的一种学习方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最能促进幼儿心理发展,它寓教于乐,使教学活动生动活泼,妙趣横生,深受幼儿喜爱。在数学活动中恰当运用数学游戏后用游戏情节贯穿幼儿数学活动的始终,能避免数学学习的单调与枯燥,增强活动的愉悦性与趣味性。如小班幼儿“学习手口一致点数及感知排序”活动时,我设计了“搭楼梯”这一游戏情景,引导幼儿运用日常生活中的塑料插塑作“小圆砖”来进行“搭楼梯”,  相似文献   

13.
白淑娟 《考试周刊》2013,(85):193-193
幼儿数学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是通过数学区域游戏活动等形式对幼儿进行的教育。本文从合理建构区域游戏环境,为数学活动提供可操作平台;精心选择数学区域游戏内容,彰显幼儿数学的内涵特征;发挥数学教学活动导入游戏环节作用三个方面分析了幼儿数学区域游戏的教育目的、特征和意义,认为幼儿数学区域游戏教育有利于丰富幼儿的想象力。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发挥数学区域游戏导入的作用。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4.
幼儿期是数学启蒙的敏感期。笔者通过多年实践,认为将数学教育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之中,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创设形式多样的操作活动,给幼儿提供自主操作活动的时空,是开展幼儿园数学活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幼儿时期是培养学习兴趣、态度和信心的重要时期,孔子日:“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根据《幼儿园教育纲要》的精神,数学活动应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为主,为幼儿日后学习数学创造有利条件,为幼儿终生学习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宣建丽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4):158+160-158,160
皮亚杰认为:幼儿是在操作中获得认知的,在开展数学活动时提供给幼儿隐含教育价值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在操作中运用各种器官,主动动手动脑去探究问题,有助于幼儿主动学习。根据幼儿游戏活动的需要和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自制教玩具,充分发挥教玩具的功能和作用,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是幼儿教师重要的专业技能。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感兴趣的活动材料,注意观察和了解幼儿在使用教玩具的过程中的兴趣、问题和困惑,引导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对话与互动过程中和幼儿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17.
新《纲要》将以往独立存在的数学领域纳入到科学领域之中。要求我们在幼儿的科学探究和操作的过程中自然地融入数学的教育.并强调:“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因此,教师要帮助幼儿置身于能产生探索行为的环境中,及时提供丰富的、操作性强的、符合幼儿探索需要的材料支持和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与材料相互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引导幼儿学习用简单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简单问题”的相关要求,针对幼儿数学学习“相对单一、脱离生活经验、缺乏自主探索”等实际困境,教师可在幼儿园的数学活动中注重生活化主题活动的设置,有效地引导幼儿主动探究,丰富幼儿的数学认知,提升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以大班主题活动“数字朋友”为例,设置了生活活动、区域游戏、融合式集体活动、亲子活动等多元活动,引导幼儿在“玩中学“”做中学”中激发学习兴趣,亲历问题探究。  相似文献   

19.
陈李娟 《成才之路》2011,(29):14-14
幼儿园数学作为数学教育的启蒙教育,它教给孩子的不仅仅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情感、态度、方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数学教育“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在活动中,教师需要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条件”。在数学活动中促进幼儿的学习主动性,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我园数学教育的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幼儿园在学习、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过程中,对如何开展幼儿数学教育、如何选择幼儿数学活动材料等都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本期本栏目特刊登一组这方面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