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5 毫秒
1.
使用理论计算方法对P6团簇及其离子的同分异构体和Pn(n=2-10)系列团簇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分子构型进行几何优化、振动频率分析和结合能的计算,讨论了P6团簇得失电子前后构型和能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由正四面体P4派生出的结构在能量方面具有优势,而且离域分子轨道对这类团簇的稳定性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经对氨基苯磺酸与氯化镉在水溶液中自组装反应,合成了对氨基苯磺酸合镉配合物[Cd(C6H5O3NS)4(H2O)2]晶体.通过熔点、红外光谱和热稳定性分析对该配合物进行了初步表征,经推测得到六配位八面体几何构型的单核配合物.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在配合物中水分子形成氢键的4种形式:结晶水分子与周围原子形成了四面体型的氢键;结晶水分子通过氢键形成水簇;结晶水与配体形成的氢键;配体水分子和其他配体之间的氢键。并分别以配合物[Cu3(μ2-Hdatrz)4(μ2-Cl)2(H2O)2Cl2]·Cl2·4H2O·2C2H5OH(Hdatrz=3,5-二氨-1,2,4-三唑),[Co3(μ2-Hdatrz)6(H2O)6]·(NO3)8·4H2O,{[Zn2(μ2-SO4)(μ3-datrz)2]}·2H2O}n,[Mn(Cl Phtrz)(SO4)(H2O)2]n(Cl Phtrz=4-(4-氯苯基亚甲基)亚胺-1,2,4-三唑希夫碱)为例,对4种形式的氢键的形成及其在配合物超分子结构中所起的作用做了梳理。  相似文献   

4.
采用不同方法、在不同基组水平上系统地对(NH3)2缔合体进行构型优化和结合能计算,并和实验值做详细比较。(1)对于弱氢键体系(NH3)2,B3LYP和HF计算结果不可靠;(2)适合(NH3)2体系的最好计算方案是MP2/6.311++G**(如果基组不低于6-31++G**水平,计算结果也可取),但是必须做BSSE校正。(3)基组中不加弥散函数只能得到一种环状构型,加入弥散函数可以得到两种构型。(4)对于弱相互作用体系,在选用计算方法和基组前应该做充分的方法验证。  相似文献   

5.
文章采用密度泛函方法研究了含有多个-Zn-或-Zn-Zn-链的过渡金属夹心化合物C6H6-n(ZnC5H5)n(n=1-3)和C6H6-n(Zn2C5H5)n(n=1-3)的几何构型、电子结构和稳定性.结果表明,通过-ZnCp或-Zn-ZnCp半三明治结构与苯环发生垂直取代,可以形成一类新颖的单核或多核夹心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考察了不同Ni担栽量的Ni/α-Al2O3催化剂对甲烷部分氧化的催化性能的影响和助剂Ce对Ni基催化剂性能的调变作用.采用沉淀法以NH3·H2O、Al(NO3)3·9H2O和Ni(NO3)3·6H2O为原料合成Ni/α-Al2O3凝胶,经过高温煅烧制备纳米级催化剂Ni/α-Al2O3粉末.通过固定床反应器进行催化剂的活性评价,并对其进行XRD和TPR分析.结果表明:8%Ni(质量分数)的Ni/α-Al2O3催化剂催化活性最佳,同时添加稀土Ce有助于提高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镍与HEDP配位化合物的制备及红外光谱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制备Ni(Ⅱ)-HEDP的系列固体配位化合物,用元素分析确定其组成,分别为Ni2L·6H2O、NiH2L·4H2O、NaNiHL·5H2O、K2NiL·8H2O、K2Ni(H2L)2·8H2O、K4Ni(HL)2·12H2O和K6NiL2·10H2O,其中L=CH3C(OH)(PO3)2,用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8.
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中,5-氨基萘磺酸钠(NaAns)与邻菲罗啉(phen)反应得到一种超分子化合物[Na(μ-H2O)(H2O)(phen)](Ans)·2H2O,并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热重分析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化合物的晶体属正交晶系,Pna21空间群.每个Na(I)与1个端基配位水、2个桥连配位水和1个邻菲罗啉配位,构成NaN2O3四方锥配位几何构型,其中:1个配位水(μ-H2O)的桥联作用将配位基元连接成一维链,分子间的氢键则将整个化合物扩展为三维超分子.  相似文献   

9.
一、水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作用 1.水作氧化剂.例如: ①2Na+2H2O=2NaOH+H2↑ ②Mg+2H2O=Mg(OH)2↓+ H2↑因Mg(OH)2极难溶,阻止了反应进行,故反应微弱.但可用镁粉除去酒精中残留的少量水,制取100%的乙醇(绝对酒精).反应如下: Mg+2C2H5OH→(C2H5O)2Mg+H2↑ (C2H5O)2Mg+2H2O→ 2C2H5OH+Mg(OH)2↓ ③2Al+6H2O=加热2Al(OH)3↓+3H2↑比镁反应更弱,肉眼不能观察到现象,但却是Al溶于NaOH溶液的反应基础.氢氧化铝具有两性,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使上述反应向正向移动.反应如下:  相似文献   

10.
用量子化学的密度泛函理论(DFT)和二阶微扰理论(MP2)方法使用6-311+G(d)基组对N2O4的构型进行了优化,得到了两个稳定构型,其中D2h对称性的构型最为稳定.用分子中的原子理论(AIM)方法对各构型的化学键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采用量子化学中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方法B3LYP/6-311++G(3df,3pd)对反应B rONO2+H2O=HNO3+HOB r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该反应随着水团簇中分子数目的增加反应的势垒逐渐减小,当水分子数为2时,该反应已经是一个快反应了.计算结果表明在冰表面上在平流层条件下标题反应是通过结构催化和水催化进行反应的.其反应条件即使在南极的夏季和北极极低的温度下也极易满足.研究结果与现阶段已有的实地观察和实验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2.
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对Mon(n=2-12)团簇的最低能量结构和电子性质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Mon的最低能量结构可以看成是在Mon-1的基础上戴帽一个Mo原予生长而成.综合团簇的平均结合能和能隙可知,n=3,6,8,10时团簇的基态稳定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以邻碘苯甲酸与(n-Bu)2SnO反应,合成了二[氧合-二(邻碘苯甲酸二正丁基锡)],经IR、1HNMR、13CNMR、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结构,配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晶体学参数:a=1.31495(7)nm,b=1.14879(6),c=2.64119(13)nm,β=11.430(3)°,Z=4,V=3.6608(3)nm3,Dc=1.770mg·m^-3,μ(MoKa)=3.083mm^-1,F(000)=1880,R=0.0562,ωR=0.142.中心锡原子为五配位畸变三角双锥构型。利用量子化学G03W软件,在Lanl2dz基组对配合物的稳定性、前沿分子轨道组成及能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对Aln团簇与O2桥吸附的机理进行了量子化学研究,从而确定Aln团簇与O2桥式吸附的可行性.利用Becke型三参数密度泛函模型,采用Lee-Yang-Parr泛函,在6-31++g(d,p)基组条件下对所有结构进行优化,确定所有构型均无虚频率的情况下,得到Aln团簇与O2桥式吸附的几何结构、稳定性、最高和最低占据轨道以及能隙、解离能、平均原子结合能和吸附能等相关参数.进而对AlnO2团簇(n=1~9)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Al(nn=l~9)团簇都能很好的与O2吸附,Al2O2团簇具有最大的相对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在密度泛函理论框架下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系统地分析了4种可能Au/SrTiO3(001)界面模型的界面能、原子间距、电子结构及其化学键特征.研究表明:Au/SrTiO3(001)界面的稳定性与其界面原子构型密切相关;Au与排列在以TiO2原子层截止SrTiO3(001)表面的氧原子上的界面构型最为稳定.  相似文献   

16.
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了尖晶石型复合氧化物SrAl2O4、BaAl2O4,用XRD、TEM等手段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其在可见光下降解刚果红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可见光条件下,60 min内BaAl2O4使刚果红降解率达80%以上,SrAl2O4降解率大约为70%。SrAl2O4的催化活性低于BaAl2O4可能是由于电子层结构的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
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了尖晶石型复合氧化物SrAl2O4、BaAl2O4,用XRD、TEM等手段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其在可见光下降解刚果红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可见光条件下,60 min内BaAl2O4使刚果红降解率达80%以上,SrAl2O4降解率大约为70%。SrAl2O4的催化活性低于BaAl2O4可能是由于电子层结构的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8.
运用G98W,采用Lan12dz基组,对茂金属配合物[eta^5-C5H4Si2Me5)Mo-Br(CO)3]进行从头算研究,探讨配合物结构单元的稳定性,分子轨道能量,原子净电荷布局规律,以及一些前沿分子轨道的组成特征等,结果表明,标题配合物结构在能量上是稳定的,作为结构单元而存在,为茂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分子组装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采用自洽场的HF方法、密度泛函BLYP方法,以及杂化的密度泛函B3LYP方法,利用6-311+G(d)基组对P4团簇的6种异构体进行了几何优化,并以此为基础计算了异构体的振动光谱.然后对上述异构体的几何构型、稳定性,以及振动频率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5-氟尿嘧啶与Mg2+配位选择性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B3LYP/6-31G(d,p)、B3LYP/6—31IG(d,p)水平上对5-氟尿嘧啶(5-FU)与Mg2+配合物几何结构、稳定性进行研究,计算结果显示5.FU…Mg2+(F1206)配合物稳定性更高,NBO分析表明06、09与F12位点孤对电子杂化方式不同,与Mg2+作用也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