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诗言志”说和“诗缘情”说,是中国诗学体系中两大涉及诗歌艺术本质的著名命题,这无疑也是唐诗学理论体系中应有的重要部分。从孔颖达和李善等人的言论中,可见唐代确实存在着一种贯通言志说与缘情说的辩证倾向,它典型地反映在唐诗创作中。而时代风采的显现张扬、盛唐风骨的生成发展、刚柔兼胜的风格特征,则是唐诗贯通言志说与缘情说辩证倾向的三大突出表现,亦从特定的角度充分体现了唐诗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2.
“感物”说又称“物感”说。感物观念最早见于《易经》,感物说真正进入诗学理论始于《乐记》,而发展成熟为中国古典关学范畴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天人合一是它的哲学基础。感物说作为中国古代文论的重要理论之一,开启了“言志”和“缘情”的诗学传统,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3.
曹植作为建安之杰,在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上都取得了卓绝的成绩。曹植的诗赋取效风骚,情兼雅怨。基于其自身创作经验,以及建安文学志深笔长、梗概多气的时代风貌,曹植尤其重视文学的情感因素。他所标举的“辞赋小道”,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儒家诗教对文学抒情的束缚;其“愤而成篇”的创作主张,接续并壮大了诗骚以来的抒情传统;他所提出的“大笑吐辞”,体现了建安时期文章娱情的新风尚,极大地丰富了文学缘情的内涵。曹植的文学批评既出之于他天才的识见,也是汉魏之际思想解放和文学自觉的产物。曹植对文学与情感问题的探讨,为陆机“诗缘情”的提出做了多方面准备。  相似文献   

4.
白居易的《长恨歌》既是一首叙事诗,也是一首抒情诗,是叙事与抒情完美结合的爱情诗。情,是诗歌的生命。《长恨歌》继承了中国诗歌文化“诗缘情而绮靡”的诗歌创作传统,富有一种悲剧的诗情意识和对爱情更深沉、更深邃的情感追怆。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境界论” 索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境界”(意境)包含着情与景,但绝不是一般的情景交融。“境界”(意境)的审美特质主要有三:一是因心造境的审美具象性;二是以形写神的审美表现性;三是以情动人的审美感染性。“境界”(意境)的生成是“虚实相合”,“虚实相合”的媒介有三种:相似点、牵连点和相反点。“境界”(意境)的审美效果是“境外有境”。林纾的“文境论”强调作者心境、修养对“文境”的决定作用是“扩前人所未发”。如果说“言志、缘情传统”是“境界论”(意境论)的历史基础,“立象尽意说”、“无外之境说”、“因心生境说”是它的哲学基础,那么,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则是“境界论”(意境论)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6.
现行高中语文统编新教材必修上册第七单元中的五篇写景抒情散文,都运用了中国文人惯用的“缘情入景”写法。“缘情入景”作为一种开篇写作手法,暴露出“走进自然”是创作者强烈的内在需求和主观的创作动机;激发读者对文章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对作者的强烈共情。中国文人用“缘情入景”炼化人生体验,昭示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传统:它既能体现出中国文人审美追求中的主客一体,天人合一;也能体现出中国文人审美情趣中的日常又非日常情结。  相似文献   

7.
在关于中国古代诗学的研究中,有一种较普遍的观点,认为“言志”和“缘情”是两种互相对立的诗歌主张,“诗言志”要求为政治教化服务,“诗缘情”则只求自由抒发性灵,不考虑政治教化。文章表示不同意此种观点。作者认为,“言志”和“缘情”的意思没有根本的差别,“诗言志”是说用诗来表述内心所存想,“诗缘情”是说诗依照内心所存想而作。这两种说法本身都不涉及与政治教化的关系问题。作者还认为,志、情两词的含义原可以兼包所谓偏于理性的思想和偏于感性的情感,因此,认为“言志”偏于理性、多指表达思想而“缘情”则偏于感性、多指抒发情感的观点也是难以成立的。  相似文献   

8.
<正> 文学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传统的说法是形象,窃以为是情感。 在我国,晋代的陆机就在《文赋》中,总结了文学创作经验,明确提出“诗缘情而绮靡”。刘勰多次论述文与情,情与辞的关系。所谓“情动而辞发”,“为情而造文”;所谓“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为纬”,无不把感情的表达和交流看作是文  相似文献   

9.
关于陆机的“诗缘情”说,历史上颇多争议。本文就此问题做一番考察和辨析,认为“诗缘情”和“诗言志”并不是截然对立的,从某种意义上是可以融合的,陆机的“诗缘情”说在中国文论史上具有原创性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窦娥形象为例 ,就王国维说元剧不顾“人物之矛盾”的问题 ,指出王论源于莱辛等人西方戏剧理论及王论合理性 ,但中国戏剧中国诗歌传统 ,更重视“言志”、“缘情”。以“情感逻辑”论 ,窦娥倒是中国文学舞台上的“理想性格” ,从而论证了简单地说元剧“人物之矛盾”是不全面的。  相似文献   

11.
张九龄是开元年间声名卓著的政治家,也是一位颇具影响的诗人。张九龄的“诗品醇,继承了屈赋以来抒发忧愤的传统,直接表现个人的思想情绪,表达了对功业的强烈追求和对自身存在价值的深沉反思;在反映社会生活上继承了古乐府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怨刺精神;而且不仅表现为情感的郁勃,更显示出艺术技巧的高超。他开启了盛唐“诗缘情而绮靡”的先河。  相似文献   

12.
论“绮靡”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绮靡”说孙蓉蓉在我国古代文论史上,自西晋陆机《文赋》提出“诗缘情而绮靡”,到南齐刘勰著《文心雕龙》对艺术形式美的论述,标志着从先秦到魏晋人们对文学认识的一大转变。“缘情”与传统的“言志”相迥异,而“绮靡”说,则又是陆机的首倡。“绮靡”说对当时文学...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古代诗论中“缘情”与“言志”是两种源远流长、影响颇大的创作主张。《诗大序》中所说的“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尚书》中提出的“诗言志”,乃是这两种主张的滥觞。但在魏晋以前“缘情”说与“言志”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甚至可以把二者看成同一内容的不同说法。这内容主要是儒家的思想观念。因此,这里指的“情”并非文学创作中的情感。魏晋以后,随着文学艺术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文学特性的认识也愈加深入,于是陆机提出的“诗缘情而绮靡”的“缘情”说正式产生。这里的“情”才是“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干芳春”的悲喜哀乐之情。尤其是在刘勰提出“人禀七  相似文献   

14.
在唐代诗学理论史上,韩愈、柳宗元都曾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两人的诗学思想有一些相似、相通之处,然而更多的却是分歧和差异。在诗的功用问题上,韩愈重诗的缘情功能,而柳宗元则首先强调了诗的“导扬讽谕”的一面,同时也不忽视诗“舒泄幽郁”的缘情作用。在诗人的品行修养问题上,韩愈突出强调了诗人的道德修养,柳宗元则认为,诗人要达到“和气”与“正性”的统一,应做到内外相称,文质相符。关于诗歌形式,韩愈追求雄奇豪猛之风,而柳宗元更重“丽则清越”之格  相似文献   

15.
“诗言志”与“诗缘情””是中国古代关于诗歌本质和功能的两个命题,它们的转变有一个很复杂的历程。虽然汉代诗学以诗歌作为政治教化的工具,但却多次不自觉地拈出所谓“止乎礼义”的“情”,无意中为“诗言志”向“诗缘情”的转化架起了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16.
汤显祖的“言情说”内涵丰富,作者推崇情感的极致状态—至情,并以情而反理,以梦而释情。在论及戏曲言情的作用时,他又归之于传统的教化作用上,这就从客观上提高了戏曲的文学地位。  相似文献   

17.
《乐记》总结了先秦“物”、“情”关系在哲学及创作上的认识,体现了汉代哲学和创作关照下的“物”、“情”的关系特色,并率先在理论上阐释了“物感”说,对“物感”说的发展成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屈骚鲜明的语言艺术,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其缘情重丽的特征。比兴、设韵、错落、对偶、铺陈,以及语气助词“兮”和结篇所用“乱”皆使诗篇形式华而,情长意绵。其语言艺术与中国传统诗词也有着诸多共通性,并且表现出国人共同的诗歌审美心理特质与情趣追求。  相似文献   

19.
现今通用的《九年制初中语文课本》,每册中均选有古代诗词。这些诗词在历次成绩检测、升学考试中所占分数比例较小,因此,有些老师对这近百首诗词的教学就不甚重视。这是令人十分遗憾的事。统观这些诗词,如果在教学中对它们忽略而过,不但曲解了教材编排者的意图,更可惜的是错过了对学生进行德育、美育和文史教育的好机会。一、以诗载道──生动形象的德育教材“诗言志”、“诗缘情”,初中课本中的古代诗词所“言”之“志”,所“缘”之“情”,可以说是中国历代文人的思想精华,它包含着深刻的人生体验和生活哲理,又被教材编排者用今…  相似文献   

20.
冯梦龙的情教说是晚明尊情思想发展的高级阶段,冯梦龙提出“情”的本体论,将“情”推到了至上的地位,但情与理斗争,并没有超越传统的思维模式,尊情思想没有发展成维护个人权益的理论,“情”本体论的建立也不是要推翻旧道德,而是要为现存道德更换基础,以此去拯救世道人心,冯楚龙的情教说和尊情思潮都未能实现向近代思想的转换,这是因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观念都没能提供这种转换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