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上海正在推进的"新优质学校"不再把学业成绩、分数排名作为衡量学校优质与否的唯一标准,取而代之的是回归教育的原点——真正关注人的发展,关注如何让教育过程更丰富、师生关系更和谐、多样  相似文献   

2.
《上海教育》2013,(7):11-12
让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教育,是每一个父母的最大心愿,同时也是教育行政部门推出一系列均衡发展、内涵发展改革举措的意图所在。回顾刚刚过去的2012年,“新优质学校”“家门口的好学校”成为了贯穿全年的热词。自2012年3月本刊推出长篇纪实通讯报道《一所家门口的好学校——洵阳路小学的“新优质”之路》开始,“寻找家门口的好学校”系列报道即成为我们寻找、挖掘、宣传就在老百姓身边的好学校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3.
新优质学校是能够与时俱进地获得变革理念,提升变革能量,促使师生持续发展的学校,是通过过程"增能"与"进步"实现对自身不断超越的学校。新优质学校推进项目是上海基础教育实现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众所周知,公平、均衡、优质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关于义务教育,上海旗帜鲜明地提出:"让所有孩子获得公平及高质量的教育。"坚持公平优质的价值取向,提  相似文献   

4.
2011年初,上海成立"新优质学校推进"项目,重点研究一批名不见经传的学校如何走向优质的轨迹,以"办好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为目标,更加积极回应社会的热点难点,更加明确上海基础教育所处的历史方位和阶段特征,更加突显我们对均衡和优质的全新理解和深刻认识,从而推动教育系统内部的主动作为和专业自觉。这个项目引领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5.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到今天,在消除区域间、学校间硬件环境不均衡的基础上,怎样实现各学校之间软环境的优质均衡是一个重要课题。西城区是北京的中心城区,有着众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但也不是每一所学校都是“四中”、“八中”、“北师大实验中学”,因此,怎样让那些普通的学校也成为优质的学校?西城区给出的答案是:通过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挖掘学校内在的活力和特色,提升教育内涵,打造优质教育品牌。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及石景山区“打造首都CRD,建设北京新城区”的战略发展目标,为我区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坚持以科学的发展现统领区域教育发展,必须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提倡教育服务理念,走内涵发展之路,以关注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和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以新教育理念统领学校发展,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为每一名学生提供公平的教育服务,率先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我区把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实施现代标准化学校达标标准,作为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协调、创新发展的重要行动策略。  相似文献   

7.
在推进课程改革、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江苏省昆山市普通学校始终把特殊教育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给予极大的重视,努力把“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的素质教育要求和课程改革理念落到实处,把优质教育的阳光撒向每一位学生,努力让每个孩子都健康活泼地成长。  相似文献   

8.
“双减”是针对教育系统尤其是基础教育战线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大举措,倒逼城市薄弱初中学校展开全面的教学和管理变革。遂宁市第四中学校从教师素养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建设和课后服务课程资源建设三个方面努力构建学校的教育新生态,打造最适合的教育,为每一个孩子的未来发展奠基。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追求升学率、按分数排名的现象愈演愈烈,明显背离学校育人为本的宗旨。上海市"新优质学校推进"项目是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而实施的一项重要工作,其核心追求就是实现教育的育人功能,可分解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优质学校的四个指标:依法全纳;回归本原;积极探索;百姓满意。  相似文献   

10.
《“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提出,“推动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结对帮扶共建、集团化融合办学,创设融合教育环境,推动残疾儿童和普通儿童融合”。江苏省丹阳市于2021年成立了“丹阳市融合教育集团”,以集团化办学推进区域融合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让全市每一所普通学校都能更好地接纳特殊学生,让每一个特殊学生都能就近接受公平、适合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陈春 《宁夏教育》2013,(10):67-67
在学校管理的学习与实践中,作为学校领导的我对“教育是为了每一个孩子终生发展服务”这一命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为此,学校从多方面“让每一个孩子感受到自己很重要”,让每个孩子融入教育,让每个孩子自主发展,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正核心观点:如今的学校里,太多用成人世界的规则去规范孩子的生活,用成人的思考方式去束缚孩子的天性,这都不是孩子所喜欢的。真正优质的教育,要从孩子的天性出发,创造孩子喜欢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真正的优质教育,更要从孩子成长及发展规律进行深度审视,人的发展理应成为一所学校关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3.
《上海教育》2023,(13):18-19
<正>自2010年底诞生以来,“新优质学校”项目已走过十二年历程,一所又一所不挑生源、不聚资源、不以分数排名为教育追求的新优质学校,有力托举起上海市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党的二十大提出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新要求。构建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亟须推进义务教育学校高质量发展。面向新时代,“新优质”被赋予了更多的期待。正如上海市新优质学校研究所所长汤林春所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发展顶层设计的逐步完成,育人目标、课程建设、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而学校能否主动积极应变,将是决定学校能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在建设高品质学校的过程中,反复追问教育对人的终极价值,并不断致力于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均等、优质并指向未来社会所需素养的学习与发展机会,力求让每一个学生有机会发现、发挥自己的学科专长与潜能。具体路径是:围绕教育观念现代化,引领学校科学发展;依托课程体系校本化,提高学校办学品位;立足增效减负具体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注教育科研常态化,提升教师专业境界。  相似文献   

15.
今天43所学校形成了"新优质"团队,这是一个互相学习、共同行动的共同体。每所学校未来的方向不是在原来的路上,而要更上一层楼。上海市新优质学校项目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我认为这个项目引领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非常重大的方向。当前我们在追求义务教育公平均衡的过程中,每一位家长、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希望每一所学校都是优质学校,这样才能真正让我们所有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但事实上,我们还有一  相似文献   

16.
夏春胤 《湖北教育》2006,(11):25-26
“人人有学上”已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县域教育发展的战略必须实现教育的均衡优质发展,发展的方式上必须由数量满足型向质量满足型转变,由部分学校优先发展向办好每一所学校的方向转变,由不让一个孩子失学向关注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转变,从保障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  相似文献   

17.
刘晓琴 《四川教育》2020,(12):13-13
突如其来的疫情吹响了学校“停课不停学”的号角。如何在特殊时期把握时机,将学校课程建设与生活密切联系,让每一个孩子进入更加适宜与优质的“跑道”,值得我们去实践与创新。这一阶段的学校课程设置应充分关注特殊时期下的育人目标、育人载体、育人途径、育人资源,做好课程顶层设计。学校结合疫情,丰富课程的内容研究,使课程内容更贴近生活、更有趣味、更有意义,让孩子们在课程实践中感受世界,分享美好,传递温暖,实践成长,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18.
《班主任》2006,(10):F0002-F0002
礼士胡同小学是北京市东城区的一所普通小学。1998年,礼士胡同小学参与了东城区科研课题“小班化教育”研究。以此为契机,学校努力寻求发展中新的生长点,把“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充分的教育”作为办学宗旨,进一步确立了学校的发展方向——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同样优质  相似文献   

19.
刘莉 《上海教育》2023,(13):20-22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作为“十四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体目标,已成为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新主题、新方向和新任务。构建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亟须推进义务教育学校高质量发展。新优质学校作为上海市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抓手,是上海基础教育的一张名片,十二年来,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从对学校升学率和学生学业成绩的“量”的关注,转移到对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质”的要求。创办优质学校,提供优质教育,农村中小学也应肩负责任,从解决现有问题出发,探索符合自身发展的特色优质学校模式,为农村孩子提供优质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