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变更对盈余管理产生了影响,对其进行了制约,但同时也给予盈余管理新的生长缝隙。新的会计准则的诞生对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就具体准则看变化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变更对盈余管理产生了影响,对其进行了制约,但同时也给予盈余管理新的生长缝隙.新的会计准则的诞生对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就具体准则看变化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万弯 《科教文汇》2007,(11Z):154-154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变更对盈余管理产生了影响,对其进行了制约,但同时也给予盈余管理新的生长缝隙。新的会计准则的诞生对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就具体准则看变化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沈英 《科技与管理》2008,10(6):65-67
为了加强在新会计准则制度下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的管理,分析了无形资产开发费用处理以及存货发出的计价方式、企业合并会计处理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指出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可能采取的新的对公司盈余进行管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侯璞 《中国科技纵横》2011,(9):103-103,100
盈余管理—直以来都是会计界普遍研究和关注的问题之一。我国于2007年起实行的新会计准则在旧准则的基础上做出了一些新的修订和规范,在实质上与国际企业会计准则趋同。新会计准则的实行对于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也有着多方面的影响,因此本文基于新会计准则颁布施行的背景和调整事项,对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和方法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治理盈余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资产减值会计政策一直是企业会计准则规范中的重点,因为资产减值自引入我国以来,一直是企业极其重要的盈余工具之一,虽然自2006年2月15日颁布新企业会计准则以来,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新准则仍存在诸多问题,让企业利用准则的漏洞进行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新会计准则的变化及其对企业的影响进行了探讨,认为修订后的无形资产准则客观上更能反映无形资产价值,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但是新准则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可操作性,加大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难度,也给企业增加了盈余管理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盈余管理的理论为出发点,结合现行会计准则体系,全面分析了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分析了现行会计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及新形势下企业盈余管理的新特点,指出在现行准则体系下,盈余管理可借用的空间有消有长。但总体上消大于长。  相似文献   

9.
冯星 《科教文汇》2008,(23):219-219
本文以盈余管理的理论为出发点,结合现行会计准则体系,全面分析了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分析了现行会计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及新形势下企业盈余管理的新特点,指出在现行准则体系下,盈余管理可借用的空间有消有长,但总体上消大于长。  相似文献   

10.
2006年我国颁布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由于准则中对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界定不够明确,使得管理层对这两类金融资产的划分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从而产生了金融资产分类对会计政策选择、企业盈余管理操纵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两类金融资产异同点分析,明确金融资产划分依据,规范企业日常的会计核算与账务管理。  相似文献   

11.
企业生命周期对企业契约的影响,通过契约磨擦的作用,最终会反映在盈余管理上.我们以2001~2005年沪深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检验了企业生命周期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不同的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其盈余管理的特点各有差异,在不区分盈余管理的方向时,成熟期的盈余管理程度最低;在正向盈余管理情况下,成熟期的盈余管理程度也最低;在负向盈余管理情况下,成长期盈余管理程度最高.研究结论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可以整合以往针对盈余管理动机的不同研究.  相似文献   

12.
史亚雅  杨德明 《科研管理》2021,42(4):170-179
本文探究了数字经济时代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能否以及如何影响盈余管理。研究发现,商业模式创新显著提高了企业盈余管理程度,这主要与商业模式创新提高了企业的融资需求有关。同时,不同商业模式创新类型对不同盈余管理的影响存在差异:定位创新、盈利模式创新和现金流结构创新会显著影响应计盈余管理;而业务系统创新则会显著影响真实盈余管理。从治理视角进一步分析发现,相较而言,商业模式创新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在分析师跟踪少和媒体关注度低的样本中更为显著。上述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商业模式创新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内在机制,从信息披露治理角度为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内外愈演愈烈的盈余管理现象引起了社会公众对财务报告系统的广泛关注,并提出了很多问题,有的问题与具体的会计处理有关,更多的问题则涉及会计准则的制定.从盈余管理涵义出发,深入剖析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新旧会计准则给企业盈余管理带来的影响,并指出了新准则下可能出现的盈余管理新方式.  相似文献   

14.
企业的盈余管理只能在会计准则或制度的范围内进行,不能超越会计准则及制度的规定,恰当的盈余管理可为公司赢得理财和经营活动的弹性空间.但许多盈余管理完全是一种机会主义行为,尤其是我国证券市场还不是很发达,上市公司中的一些盈余管理行为已经影响到资源的优化配置,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已经超出了可以容忍的限度.因此,加强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的规范,减少企业盈余管理的空间,对增强我国企业的会计数据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企业财务报告的可信性的降低受盈余管理的影响,盈余管理行为以不同程度方式在我国大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盈余信息对于会计信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受到盈余管理的影响,其可靠性以及相关性严重下降,因而误导财务报告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为了保障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活动的至关重要,为企业经营业绩、风险防范和财务报告质量上提供合理保证。因此,盈余管理与内部控制之间存在必然的相关性。通过阐述内部控制和盈余管理的概念及其关系以及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简单分析了企业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国外盈余管理测度模型前沿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祥建  郭岚 《软科学》2007,21(3):1-4
总结了国外盈余管理检验方法和模型,分别对应计利润分离模型、特定应计利润模型和盈余频率分布模型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优点和不足之处进行了评价。在研究我国企业的盈余管理时,必须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国外模型进行改进和优化,才能更加准确地测度盈余管理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17.
企业的内部控制基础会影响会计信息的收集、传递、报告等程序,所以能够影响盈余信息的质量.与此同时,契约的不完备性要求契约标准具有较高质量,因此盈余作为重要的契约标准,其质量对于契约的有效实行至关重要,从而可以通过提高契约有效性提升内部控制效率.内部控制效率与盈余质量在理论上具有动态依存的影响关系.本文以2010年深沪两市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以应计项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作为盈余质量的度量标准,采用结构方程的方法研究发现:高效率的内部控制能够抑制盈余管理行为,即能够提高盈余质量;而且盈余管理程度较高时,也就是盈余质量较低时,内部控制效率也较低.内部控制效率与盈余质量之间的动态依存关系得到了经验数据的支持.同时本文还发现,盈余管理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即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存在一定问题,并且深市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略高于沪市上市公司;非国有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略高于国有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高于应计项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18.
杨俊杰  曹国华 《软科学》2016,(11):71-75
首先,构建理论模型分析CEO声誉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CEO声誉与盈余管理之间存在正向的影响机制,CEO声誉越高,其进行盈余管理的概率也越高;其次,以2007~2013年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并验证了CEO声誉与盈余管理之间的正向影响机制,CEO声誉与企业投资效率之间也存在正相关关系,而盈余管理则对企业投资效率有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盈余管理的手段呈现出多样化和隐蔽性等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会误导投资者决策,危害企业自身发展。本文以美特斯邦威股份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利用企业近五年的财务指标对其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进行分析,研究了美特斯邦威股份有限公司可能存在的盈余管理问题。研究发现,美特斯邦威股份有限公司存在利用放宽应收账款信用政策、股权转让和政府补助的方式实施盈余管理的行为。  相似文献   

20.
大量的国内外研究结论表明,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会影响企业未来投资效率。基于以往研究,从企业生命周期的视角出发,以2008—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研究真实盈余管理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企业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会造成企业非效率投资,并且在企业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真实盈余管理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结果不同。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会造成企业投资过度或投资不足。企业生命周期的在引入期阶段,真实盈余管理会造成企业投资不足现象,在成熟期和衰退期阶段,真实盈余管理会造成企业投资过度现象,在成长期,真实盈余管理对投资效率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