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金松岑是近代颇有成就和影响的诗人。他的诗歌以深沉的历史意识反映了国内外半个世纪的历史面貌,记录重大事件和人物,历史上发生过的实事,官府的敲诈和百姓的涂炭,以诗证史,以史补诗,具有鲜明的“诗史”特征。当然,诗歌毕竟不同于历史,“诗史”的深层含义应为“史外传心之史”,他的创作实践就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2.
杜甫的诗歌一直被誉为“诗史”,而杜诗中“诗”与“史”是什么关系?本从新历史主义角度出发,结合古今有关评论,认为杜诗的“史”是虚构(也即诗化)的历史,而“诗”又往往用“史笔”,在艺术思维中用“诗性”的艺术思维,三相结合,形成其“诗史”之表达形式。“诗史”与一般史书的不同,在于其虚构历史和诗性艺术思维,而与一般诗歌不同则在于其运用“史笔”与作表现出来的史识.  相似文献   

3.
钱谦益是明末清初的文坛领袖,他建立了“通经汲古”的虞山之学,强调经史并重,主张诗史一家,他自已的诗作就有“以诗记史”的特点,其中尤以晚年所作《投笔集》为代表,基于明确的“诗史”观念和卓越的创作实践,钱谦益的杜诗注本以“以史证诗”的鲜明特色,开创了杜诗学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诗话是一种源于中国的诗歌批评体裁,中国诗话大体被分成“论诗及事”“论诗及辞”两大类。伴随着着商业贸易的展开,诗话被带到了一衣带水的日本,在异国生根发芽,江户时期日本产生了一种独特的诗话类别,即诗史类诗话。诗史类诗话与中国“论诗及事”诗话差异显著,诗史类诗话是带有文学史性质的诗话,“论诗及事”诗话是以闲话为主的随笔体诗论作品。诗史类诗话内容庞杂,主要记录了史事、作诗心得以及遗闻轶事,其史学特征则主要体现在以时为序、重视史的完整性和分期意识三个方面。研究诗史类诗话的史学特征,有助于形成对这一全新诗话的深入认识,了解中国文化在域外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5.
诗史与心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史”是中国诗歌理论批评史上的一个重要范畴,它代表着传统诗学对诗的功能的体认,以及相应的批评原则。本文认为,“诗史”的提法客观上冲淡了诗人的主体性和抒情功能,主张以“心史”取代“诗史”范畴,以还原创作者的主体地位。以此来观照中国古典诗歌,将会开拓出一个较新的认识空间。  相似文献   

6.
吴梅村的诗歌在清代已有“诗史”之称.靳荣藩的《吴诗集览》作为最早的吴梅村诗歌笺注本,对吴梅村“诗史”的理解颇有代表性.《吴诗集览》沿袭《本事诗》中的“诗史”观念,详证梅村诗中的史实.《吴诗集览》征引的材料仅限于《明史》及《御撰资治通鉴三编》,使梅村的“诗史”精神打上了浓厚的官方色彩.另外《吴诗集览》忽视了吴梅村“诗史”观念中对士人心态史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莫友芝是清道咸年间贵州的诗文大家,他的纪乱诗反映了社会动乱、人民丧亡的社会现实,具有“诗史”品格。莫友芝纪乱诗的“诗史”品格具体表现为诗注互补、诗史互证、忧国忧民和实录时事四方面。莫友芝的“诗史”思想与其人生境遇、师法杜甫以及自身谨于治史精神息息相关,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把握莫友芝的纪乱诗的“诗史”品格,一方面可以对莫友芝诗歌的思想性与艺术性有更全面的了解,可以借此以深化对宋诗派诗歌理论的认识;另一方面,对了解贵州历史细节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宋季词史作品数量虽远不如诗史,但也卓然可观,别具一格。主要词史作品有:文天祥后期词、汪元量北行词、刘辰翁入元词和《乐府补题》等。词史之作同诗史之作比较,差异在于:一是诗史完整,词史零散;二是诗史具体,词史概括;三是诗史侧重在史,词史侧重在词。  相似文献   

9.
付华 《语文知识》2008,(3):63-63
明遗民杜濬“诗史”名作《初闻灯船鼓吹词》,是一首反思明亡的时代挽歌,具有浓厚的批判色彩。诗中探究了明亡的原因,以灯船盛衰,抒写一代历史的变迁,体现了诗人深刻的历史反思与“以诗补史”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10.
吕本中是两宋之交的著名诗人,在江西诗派乃至整个宋代诗坛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开启了南宋诗歌中兴的源头。其战乱诗将记实叙事与感时伤世的爱国情感紧密结合,艺术风格自具特色,表现手法别具一格。题材上以“靖康之乱”为背景进行真实记述,具有以诗传史、以诗补史、诗史互证的意义,深得杜诗“诗吏”精髓。因此,给予吕本中的战乱诗“诗史”称号应不为过。  相似文献   

11.
诗在诞生之初,与乐、歌是合一的.西周时,诗、乐、歌仍然是三位一体,但在祭祀活动中,乐歌为主,诗辞为辅.从春秋时起,乐歌的性质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乐歌被天子、诸侯混用,逐渐向声乐、表演的性质转变,最终被新声取代.而诗辞作为乐歌的附属品,在经历了歌诗、赋诗、引诗三种并行不悖的用诗方式之后,便成了专讲义理的工具.自此,诗乐彻底分家.  相似文献   

12.
《罗摩衍那》是古代印度二大史诗之一,对印度乃至世界影响很大。史诗既是诗歌又蕴含历史事实,以诗为表,以史实为里,诗史浑然为一。史诗的内核是历史。史诗《罗摩衍那》也是一部史学作品。史诗《罗摩衍那》表达一定的史学思想:其一,宣扬“达磨”精神,主张以法治国。宣扬“达磨”销蚀人民的反抗精神。消极作用是明显的。提出以法治国理念,对印度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其二,崇尚种姓制度,维护社会不平等。种姓制度经史诗《罗摩衍那》张扬,成为印度社会一种意识形态与世界观,是一种时代思维与社会思想。崇尚种姓制度的史学思想是史诗一大弊窦。其三,鼓吹宿命思想,要求甘受命运摆布。史诗《罗摩衍那》鼓吹命运注定论,灌输听天由命,屈从命运摆弄的思想是起消极效应的。其四,推崇贤君明主,倡导民本和谐政治。贤君明主治世,以民为本,倡导和谐政治,这是史诗人民性思想体现,是史诗一个闪光点。其五,初露唯物论彩霞,彰显革命性精华。史诗《罗摩衍那》提出许多叛逆性的异端思想观念。尤其显露出唯物主义思想光辉,这是最有价值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This is a review on Longfellow‘s poem “The Slave‘s Dream“, in which the poet described vividly the miserable life of a slave who finally died in the field while dreaming about his happy and free life in his previous tribe. This poem is a song of freedom which, on one hand, discloses the evils of the slavery, on the other hand, makes us cherish our own freedom more than before. Freedom is the most valuable thing in one‘s life.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being‘s society is one that people strived for liberty.  相似文献   

14.
《我的已故公爵夫人》是罗伯特.勃朗宁的名作。叙述者公爵的叙述表面平缓,却暗藏玄机,颠覆了叙事的可靠性。这种从里层颠覆表层平缓的叙述的可靠性的叙述方式,一方面展示了勃朗宁非凡的叙事艺术,另一方面深刻地披露了叙述者公爵的丑陋嘴脸。而这样的叙事在一定程度上也展现了女性在父权制被叙述被囚禁的命运,剖析了男性叙述话语暴政,揭示了男性叙述权威的虚伪性。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开始,台湾文坛进入多元化的发展时期。较之大陆长期重视诗歌"写什么",台湾诗坛更重视诗歌"怎么写",强调诗歌文体实验和探索精神。其中,具有视觉美学实验性质的图像诗,就是台湾诗歌形式变革的一个重要表现。图像诗一方面挑战了传统诗歌的美学形态,另一方面拓展了现代诗歌的审美表现空间,给读者带来新鲜新奇的美感享受。  相似文献   

16.
赵翼兼具史学家和文学家二重身份,其史学上的知识积累以及相关的专业兴趣、思维习惯等,影响了其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具体表现为:诗歌题材的选择偏好咏史怀古以及典章制度的记录;喜欢在诗歌里考证事物的历史变迁、源流与发展;论诗时以诗考史、援史证诗,同时具有宏观的诗史意识以及发展变化的诗歌史观。反过来,作为诗人的赵翼也对他在史学上的成就及其史学观念的形成构成一定影响,两种身份之间互相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一般认为辽诗因循模仿唐宋诗韵,简单、粗糙,无独立创新可言。在我国许多文学史,诗歌著作中谈及辽诗时或寥寥数语,或只字不提,对辽代诗歌没有给予应有评价。其实不然,辽诗从另一个侧面揭示了中华诗歌文化的辉煌,宏大、丰富了唐宋诗韵的风采,体现了北方民族海纳中原文化,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范。本文拟从辽代诗歌的发展阶段及诗人群体的组成对其加以介绍,以期引对辽诗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作为客家人的黄遵宪,自小受客家文化的熏陶,有着浓郁的客家情结。他一方面积极发掘客家、热情颂扬客家文化,提高了客家人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地位。另一方面又充分利用客家资源,成就了他在文学和学术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他的文学创作,继承了粤东客家文人的传统,有意识地以客家方言入诗,并顺应时代潮流,将新观念融于创作之中,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诗风,成为近代“诗界革命”的一面旗帜。从而为客家研究和客家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唐宋词中有大量抒写愁情的词作,这既与那个时代词人的气质有关,也与词的体式和传统有关.伤春悲秋、离别相思、忧国伤世是唐宋愁情词的三大主题.这些词作之所以流传千古而仍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除了共鸣效应外,还主要在于它独具的艺术魅力和人生意蕴.  相似文献   

20.
阮籍之诗,源于《诗经》。本文主要采用列图表的方法对阮籍五言《咏怀诗》八十二首和四言《咏怀诗》十三首中源于《诗经》的诗句进行分类、对比,分析其特点及在表达形式和措辞用语上对《诗经》的学习情况,对五言《咏怀诗》和四言《咏怀诗》在表达上的区别以及四言《咏怀诗》与《诗经》相比所具有的特点,进行解释和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