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公元220年,东汉献帝无可奈何地以所谓“禅让”形式交出了皇位,曹丕代汉称帝,建立魏朝。然而,不到半个世纪,还未饱尝皇权之乐趣的曹氏家族自身也无可奈何地面临着一场被司马氏家族取代的悲剧…… 司马氏是汉末河内(今河南境内的黄河北岸地区)望族,这个家族的几个成员曾经为曹魏政权的稳固、发展立下赫赫战功,因而颇受曹魏统治者的重用,但是,随着他们的威望日隆,其篡位夺权的野心也日益澎涨。公元243年(齐王曹芳嘉平元年),托病在家的司马懿暗中布置力量,伺大将军曹爽拥皇帝外  相似文献   

2.
关于曹爽伐蜀之动机及其失败之原因, 过去史学界的一些看法都失之肤浅。曹爽兴师伐蜀, 意在建功立业, 为政治专权创造条件。曹爽伐蜀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司马懿及其党羽的破坏  相似文献   

3.
夏侯玄与司马师曾为姻亲,又都是正始年同名士,但他俩分别是曹爽集团与司马懿集团核心人物。夏侯玄出任征西将军后离开洛阳这一政争中心,而司马师接任其中护军职务。司马师能助司马懿政变成功,与任此要职关系甚大。曹爽被杀后,夏侯玄被征回洛阳。他作为李丰等反司马氏势力的精神领袖,在政变阴谋失败后被杀。夏侯玄在正始改制中起过重要作用,而司马懿等反对这一改制,并在高平陵之变后废除了这些改制措施。司马师辅政后,仍反对"妄有改革",这其实也是对当年曹爽、夏侯玄等"妄有改革"的否定。  相似文献   

4.
《后汉书》载东汉名将班超曾任"假司马L职,注家皆将此"假司马"解为"代理司马"或"管理司马"。以当时情理揆之,班超出任"代理司马"实不可能,"假司马"当为军司马之副职"军假司马"的省称.  相似文献   

5.
课本第 13 9页 :“曹丕死后 ,司马懿与……曹爽共同掌权。”此句话显然与史实不符 ,其中曹丕应为曹。《三国志·明帝纪》有这样的记载 :“太尉宣王还至河内 ,帝驿马召到 ,引入卧内 ,执其手谓曰 :‘吾疾甚 ,以后事属君 ,君其与爽辅少子。吾得见君 ,无所恨 !’宣王顿首流涕。”这里的“帝”当然是魏明帝曹 ,宣王就是司马懿。由此看 ,司马懿与曹爽共同掌权显然是在魏明帝曹死后 ,那么司马懿与曹爽的权力之争 ,当然也是魏明帝曹死后的事了。曹丕应为曹$陕西省泾阳县白王中学@张向勇  相似文献   

6.
夏侯坚强这个女孩做事不容易后悔. 这一点跟普通女孩不同.司马娇柔就不是这样.有一粒灰尘飞到司马娇柔眼睛里去了,她就会后悔半天:"刚才我要是闭一下眼,灰尘就飞不进来啦."  相似文献   

7.
释“司马”     
《鸿门宴》:“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课本注:“左司马,官职。”这样的注释固然没错,但过于简略。“司马”并非一般无足轻重的官职,而是军中管理事务、执行军法、参与制定作战计划的重要成员。①“司马,执行军法的官吏。”②“司马,掌军政之官。”可见,司马了解军中核心机密。这样的人成了内奸,私下向项羽泄露刘邦“王关中”的计划,绝对是心腹大患。否则,刘邦逃离鸿门宴,返回军中怎么会“立诛曹无伤”。释“司马”!西藏@王永东  相似文献   

8.
《司马穰苴列传》是《史记》列传中的第四篇,篇幅短小.传主司马穰苴在历史上并不有名,所以此传历来不被学界重视,更无人探讨司马迁创作这一传记的用意所在.本文通过对该传“太史公日”部分和《太史公自序》中相关材料的分析,探讨司马穰苴与《司马兵法》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出司马迁创作这篇传记的根本目的并非旨在为司马穰苴生平作传,而在于教导世人如何正确地去实践《司马兵法》.  相似文献   

9.
作为西晋的开国元勋和太子司马衷、齐王司马攸的岳父,贾充对司马衷和司马攸的态度与晋武帝立嗣过程密切相关。贾充在其出镇一事、夏侯和事件和卫瓘进言事件中都没有明确表示过自己的态度,正因如此,晋武帝在司马攸的问题上才比较谨慎,直到贾充死后才开始着手处理,可以说,司马攸之死与贾充之死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0.
司马谈作史,初唐时提起,之前并无此说。此后直到清代以前,学者只凭想当然,予以断定。清人方苞、俞正燮等根据对《太史公自序》的理解,从《史记》中寻找司马谈遗文,开考证之先河。王国维根据《刺客列传》等三篇的赞中提到公孙季功、董生、他广、平原君子俱与“余”有交往,而此数人行辈“远在司马迁之前”,推测文中的“余”是司马谈。以顾颉刚为代表,后世学者据此认定司马谈作史,并不断推衍,持论也更加肯定。其实,此说立论的文献依据有问题:其一,《太史公自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其中的“先人”所指并非司马谈,而是世为史官的司马氏先祖和孔子。其二,“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只能是司马氏先祖和孔子“所次旧闻”,并非司马谈作史之断限,更非《史记》著述的目标。其三,即使《刺客列传》等赞中的“余”就是司马谈,也不能证实司马谈作史,而只能说明司马迁引父语入赞,班固著《汉书》即依此例。总之,“司马谈作史”说,因文献不足征,只可存疑,不能确定。  相似文献   

11.
作为武官的司马,广泛存在于汉代官制的诸多系统中,数量十分惊人。它们属于汉代官僚系统的中下级官吏,是帝国统治秩序得以维持的骨干力量。通观两汉历史,司马职官一直都有设置,有着自己的命名规则、广泛的职权、不同的秩级和众多属官,这些复杂的情况正说明了司马职官在汉代国家统治机构中的地位。自西汉到东汉,司马也呈现出数量逐步增加、职权范围或种类日渐扩大和地位缓慢下降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唐德宗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唐顺宗即位称帝,王伾、王叔文以及柳宗元、刘禹锡等东宫旧人一伙也风云一时。未几,唐顺宗禅位,其子唐宪宗上台,他们又纷纷遭贬,王任被贬为开州司马,并死于贬所,王叔文被贬为渝州司户,不久又被赐死;柳宗元、刘禹锡等八人也都被贬为边州司马。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二王八司马事件。关于二王八司马事件,有人称之为“永贞革新”,实际这是不妥当的。二王八司马的举措平平常常,无朝无之,根本当不起革新之称。又有人称之为南衙北司之争,则更属荒唐。因为二王八司马集团中就有一个大权阉——李忠言。1986年  相似文献   

13.
晋武帝司马炎出于私利,嫉贤忌能,听信谗言,从容不得齐王司马攸与其争位开始,最后废死了司马攸;另一方面,他又不顾正直朝臣的忠言和意见,不愿废掉白痴太子司马衷,更反映了他晚年的昏瞆.这场废立太子之争的结果,最终加速了西晋政局动乱和灭亡的到来.  相似文献   

14.
5.司马谈勉子著《史记》司马谈是我国西汉时的一位著名史学家。在汉武帝统治前期,一直担任着太史令的职务。他是一位饱学有识之士,热爱祖国历史,关心现实政治,对自己的史学事业十分忠诚,而且很重视对儿子司马迁(公元前145~前90)的教育。司马迁在父亲的教导下从小就刻苦读书,“年十岁则诵古文”。为了让儿子能继承自己的史官事业,司马谈让儿子向当时的名学者孔安国、董仲舒学习古代历史文献。但是,当时还没有发明印刷术和纸张,书籍本来很少,再加上秦始皇焚书坑儒,仅留下的一点断简残篇上不但记载简略,而且不少事还互相矛盾、真假难辨。司马…  相似文献   

15.
"司马牛之叹"是论语里很著名的内容,历代很多学者都认为司马牛并非无兄弟,并依此对"司马牛之叹"做了很多探讨。本文将考证史料,来论证《论语》和《左传》中提到的两个"司马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骄兵必败     
<正>1.公元前68年,汉朝派遣侍郎郑吉、校尉司马憙(xǐ),将免刑罪人送到渠犁(今新疆尉犁西)一带去屯田,广积粮食,准备攻打西北边境的车师国。2.秋收时节,郑吉、司马憙带领大军出击车师。车师王先求救于匈奴,因匈奴没有发兵,随即投降汉朝。郑吉派了吏卒三百人屯田车师,自己引兵回渠犁。  相似文献   

17.
脚趾头朋友     
心情郁闷的夏侯坚强爬上一棵大树,独自坐在树上。这棵树上挂着个断线风筝,气氛挺凄凉。夏侯坚强跟司马娇柔闹别扭了。其实本来没夏侯坚强什么事的。曹彰从司马娇柔身边走过,被司马娇柔叫住。  相似文献   

18.
司马项南先生是一位揭露伪科学、捍卫科学真理的科普巨匠 .2 0 0 1年 3月 ,司马在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中“导演”了一个“铁锤击人头”的“硬气功”表演 .司马在节目主持人崔永元的头上放了 5块砖 ,然后请一观众抡起一铁锤砸了下去 ,眼见得锤落砖断 ,但崔永元则安然无恙 .2 0世纪 80年代末 90年代初气功盛行时 ,类似的“硬气功”表演在各种场合屡见不鲜 ,且常登大雅之堂 ,以骗取人们的掌声和钱财 .中央电视台和司马先生之举 ,从实践上无疑再次给这些所谓的“硬功夫”以致命的一击 .本文再从理论上对这个例子及其类似的表演作出定量解…  相似文献   

19.
北魏司马金龙墓发现于山西省大同市,该墓有明确的纪年且墓中出土数件北魏时期的艺术珍品,所以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但是,学术界对该墓出土墓志的研究相对较少。通过将北魏司马金龙墓志与文献的对比研究,探究司马氏一族的崛起、发展及壮大,利于对北魏社会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的密告,挑起了刘、项矛盾。这里左司马的身份起到了重要作用。左司马,官名,掌管军政事务。正因曹无伤掌军政事务。他有机会探知刘营的核心机密;正因他掌握军政事务,所以他的话也就显得较为可信,难免会引起项羽的怒火。因此,我们可以说,左司马与导火索有着直接的联系。 范增,项羽的主要谋士。项羽尊称为“亚父”。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