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德宏傣族的饮食文化是傣族长期适应其地理环境的能动成果。德宏傣族主要分布在德宏海拔 130 0米以下的河谷、平坝 ,气候为干湿季分明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此地理环境相适应 ,德宏傣族的饮食文化表现出九个显著的能动适应地理环境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饮食文化是傣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颇受学界关注且有一定数量的学术成果面世;无论是以文化人类学为视角架构傣族饮食文化体系、总结傣族饮食文化特征,还是针对德宏、西双版纳、元江等傣族聚居区进行区域性傣族饮食文化研究,以及探讨傣族饮食文化与傣族医学、养生哲学之关系,都对深入发掘傣族饮食文化的内涵,并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产生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未来可尝试成立专门的傣族饮食文化研究机构,进行多学科交叉合作研究,更新和改进研究方法,丰富研究内容,进而为更理性、深入地研究傣族饮食文化,以及建构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傣族饮食文化体系作必要的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3.
泼水节是傣族民间最隆重的节日,也是德宏地区民族节日中影响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它蕴含着傣族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分析德宏傣族泼水节文化的基本特征有利于准确把握德宏傣族传统文化的特征和精神内核,有利于推动德宏边疆地区傣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和谐边疆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4.
以云南德宏傣族民间竹编艺术发展进行调查和分类解读。将德宏傣族传统竹器从用途及功能上分为生活用器具、生产用器具、祭祀用器具、建筑竹编器四大类。德宏傣族竹器一方面受到内地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受东南亚国家的影响,又将其与自己的本土文化再融合,从而使得德宏傣族竹器艺术也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体系,呈现出浓郁的本土色彩。  相似文献   

5.
傣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其传统体育具有鲜明的地理环境特征和本民族特色。从地理学角度分析地理环境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对傣族传统体育形成、发展的影响,可以看出地理环境是傣族传统体育形成、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影响条件;傣族传统体育的形成、发展与地理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试论南传上座部佛教对傣族教育的积极影响刀波南传上座部佛教又称小乘佛教,主要流传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以及我国云南的西双版纳、德宏等地区。南传上座部佛教(以下简称上座部佛教)对傣族教育的影响与其对傣族政治和经济的影响有显著的不同,这...  相似文献   

7.
佛寺教育是傣族教育研究中不可回避的话题之一。德宏傣族的佛寺教育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意义。佛寺教育的消极作用是十分明显的,这就必然要求用学校教育来取代佛寺教育的统治地位,但是同时也要照顾傣族人民的宗教信仰,把佛寺教育及其后继发展作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发挥它在傣族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阿銮冒艾补》和《阿蛮桑吉沙》是流传在德宏地区傣族中的民间故事,然而,这两个深受人们喜爱的故事的产地却在缅甸,《阿銮冒艾补》源于《胡瓜王》;《阿銮桑吉沙》源于《江喜佗》,传入德宏地区后,经过人们的吸收改造,变成了傣族民间故事。  相似文献   

9.
地理环境对我国饮食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理环境分为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 ,它们对一个地域饮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我国幅员辽阔 ,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大 ,这是形成我国丰富的饮食文化和众多各具特色地方菜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傣族饮食特征深刻地根植于区域生态环境、社会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及文化适应模式。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具有地域特征、民族特征、文化特征的傣族食材发生了从原产地向经济欠发达或发达地区的规模流动。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格局,既为食材的流动提供了动力,也是引发民族饮食文化变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傣族是一个全民信教的民族,从上座部佛教传入德宏至今,傣族的经济,文化,生活等各方面无一不渗透着佛教的思想理念。“赕”物品的变化、遵守教规教义的变化、信教群众心理层次的变化等等都反映着傣族佛教信仰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  相似文献   

12.
德宏州傣族是一个全民信佛的民族,佛教对傣族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具有深刻影响。除此之外德宏地区的傣族还保留先民信仰的原始宗教。由这些宗教衍生的民俗活动,孕育着丰富的体育因素,它们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3.
《河西学院学报》2017,(4):64-72
在现代社会,人类的饮食从不是简单地满足生物性的需求,而是在生物需求之上承载了社会和文化的属性。传统傣族饮食文化自形成之后就被赋予了特殊意义,成为傣族人文化表达的工具。但是在现代文化和旅游业的冲击下,傣族饮食在食材、习惯、消费方式和饮食观念上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种改变是由社会所建构出来的,承载了一定的社会功能,并通过傣族日常的饮食文化表现出来,而这种变迁的利弊难以一言概之,只能交给傣族人自己去判断和辨别。  相似文献   

14.
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旅游六要素之一,在现代旅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国面积广阔,地理环境千差万别,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饮食文化旅游资源,从事与旅游相关工作的人员,只有充分了解饮食文化旅游资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才能更好地从事旅游事业.文章主要分析了各种影响我国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地理环境因素,并结合现代饮食理念和旅游现状,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双语教学是德宏傣族现代教育的重要模式。充分认识德宏傣汉双语教学的重要性,了解德宏傣汉双语教学的发展现状,探寻解决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将有助于德宏傣汉双语教学的更好发展。这不仅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对边疆稳定和民族进步繁荣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略论佛教与儒学在傣族地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聚居于云南西双版纳和德宏两大地区的傣族,在文化上同时接受着佛教与儒家文化,它们共同对这一地区发生了重大影响。探索两种文化在这一地区交融并行的基本轨迹。  相似文献   

17.
自古以来,饮食就是百姓的第一要事。我国疆域辽阔,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使人们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与思想文化观念,这也必然造成我国饮食文化的地域差异。通过对关中地区和黔东南地区饮食习惯的浅析,揭示地理环境差异对我国南北饮食文化差异的影响,为正确处理人类行为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提供可行的方法,以期营造健康、和谐的饮食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8.
论客家饮食文化的地理环境背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冰 《嘉应学院学报》2009,27(3):113-115
文化的形成总是和环境相辅相成的,客家饮食文化的形成离不开所处的特定地理环境。本文论述了地理环境对客家饮食文化形成和特点的影响作用,探讨了在新的社会、经济环境背景下,客家饮食文化要得到传承和发展应注意保持其个性、生态性、涵摄性,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贝叶经是德宏傣族珍贵的文化遗产。贝叶经产生的历史渊源流长,但目前其制作工艺将面临消亡和失传的危险,有必要加以拯救和保护。  相似文献   

20.
《文山学院学报》2016,(5):10-14
作为一个德宏傣族社会的缩影,大众传播环境对芒市北里村的文化和传统有着明显的影响。当前,以北里村民为代表的傣族受众处于大众传播中的弱势地位;文化记忆的传统载体逐渐让位于学校教育和大众传播,这个渐变过程也带来了人们思想和观念的转变。这种转变打破了傣族文化传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为其变化提供了各种可供借鉴和模仿的模式,成为促进傣族文化传统变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