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侵权行为法中,违法性是否应该与过错相区别而作为构成要件一部分的争论已经延续了数个世纪.随着侵权行为法的发展,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变得尤为必要.本文通过对侵权行为违法性与过错中几个有争议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联系实践,得出自己的观点-违法性可以而且应当作为侵权行为法构成要件的一部分而独立存在.  相似文献   

2.
对侵权法中"违法性"独立地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侵权行为须具备几个构成要件的问题历来争论颇多,其中分歧较大的则是违法性之于侵权责任的构成问题,即违法性是否为侵权行为的独立构成要件。理清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明确过错与违法性的各自内涵,进而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应以违法性与过错并列说作为立法选择,而非选择违法性吸收说(过错一元论)的原因之所在。  相似文献   

3.
以有限责任为代表的公司制度是现代企业组织形式中最具理性的制度设计之一.随着工业化进程和人类对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问题日益加速显现,成为影响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公司作为积极的行为主体,其环境侵权行为层出不穷.一方面,环境侵权的构成不以违法性为要件,违法性仅是侵权人承担刑事、行政责任的要件,适法行为如果对环境权益造成侵害,也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另一方面,环境侵权的侵害结果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和累积性,有时公司的独立财产不足以补偿,有时很难区分具体的侵权行为人.为了维护社会整体经济利益,化解公司环境侵权矛盾,必须运用综合的法律手段,对现行的公司环境侵权救济制度进行修正,设立环境基金,并开征环境税.  相似文献   

4.
国家机关侵权行为认定及赔偿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国家机关或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权利。国家机关侵权是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构成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侵权责任的根本要件,是其侵害行为的违法性,直接的、实质性的要件是其损害的事实。必须依法认定国家机关行政、刑事侵犯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人身权、财产权的侵权行为,依法确认相应的行政赔偿、刑事赔偿义务机关。受害人有权依据国家赔偿的程序、时效及计算标准的规定,向赔偿义务机关索赔。  相似文献   

5.
侵权行为法上的注意义务是客观的注意义务,注意义务在侵权行为法上不仅是违法性要素,也是构成要件要素。应当以注意义务为核心,重建我国过失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这一构成要件包括:注意义务的存在、注意义务的违反、因果关系及损害结果。  相似文献   

6.
第三人侵害债权是指债的关系以外的第三人故意实施侵害债权人债权并对其造成损害的行为。虽然债权是一种相对权,但债权本身具有不可侵性,可以作为侵权行为的客体。我国应借鉴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明确界定第三人侵害债权的构成要件,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
《太原大学学报》2016,(5):21-25
房产中介引诱卖方违约行为严重损害了买方的利益和市场的稳定,合同法的违约双倍定金罚则不再能对买方的损失作出合理的救济和补偿。中介的引诱违约行为侵害了买方的债权,属于第三人侵害债权行为,且该种行为不需另作违法性分析,判断方法对照一般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另外,中介与卖方承担不真正连带责任,结合上海市高院的司法实践,引诱卖方违约的中介就其侵权行为向买方承担赔偿其损失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与越来越多的媒体诬害名誉权行为不相称的是,我国对于媒体侵害名誉权行为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本文从侵权行为构成要件的角度,分析了我国现行媒体侵害名誉权构成要件的缺陷,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9.
历史上的犯罪与民事侵权行为经历了从混同到分离的嬗变。当代的犯罪与民事侵权行为在区隔的基础上出现了融合的趋势,需要对两者之间的界限作重新梳理。违法性是犯罪与民事侵权行为的核心,深入探讨违法性的差异有益于厘清两者的内涵与外延。犯罪与民事侵权行为在违法性上的差别包括侵害法益类型、违法性的实质与违法性的程度三个方面。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以追溯至犯罪与民事侵权行为"栖身"的法律文本的规范目的之上,即刑法关注惩罚,侵权责任法重视恢复。  相似文献   

10.
对第三人侵害债权的情形.以传统民法理论构建的法律制度对债权人保护不足.世界上许多国家为了弥补传统法律的不足.在司法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而我国法律上没有对该制度的规定.本文对侵害债权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有其特定的法理依据,即第三人侵害债权与债权的相对性并不互相矛盾;债权作为一种财产权利,任何人都不可侵犯;诚实信用原则为第三人侵害债权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构成要件包括主体要件、标的要件、行为要件、主观要件、客观要件等.我国目前现行的<合同法>等相关法律并不能圆满地解决现代社会中日益增加的第三人侵害债权纠纷问题.在建立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时应当注意几个方面:(1)构建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应处理好与其他相关制度的关系;(2)要合理对待保护债权和第三人行为自由之间的关系;(3)对侵害债权的侵权行为的规定也应当成为我国第三侵害债权制度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2.
正确界定著作权侵权行为,是著作权保护的核心问题。我国《著作权法》目前只是对侵权行为进行了列举,没有为司法机关和执法机关提供侵权认定的明确标准。根据《民法》相关规定,结合实例对著作权侵权行为的内涵和构成要件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正确区分著作权侵权行为和合理使用行为。  相似文献   

13.
试论母公司的侵权行为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公司通过资本支配而控制着子公司的经营管理权,如果故意利用自己的公司势力侵害公司、股东及债权人利益,即构成侵权行为责任。本在讨论母公司支配与子公司利益保护的基础上,系统地检计了母公司侵权行为所损害的对象、构成要件和法律救济的途径,提出在现行法构架下依照民法通则第7条规定,以违反社会公德为由追究母公司的侵权行为责任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环境共同侵权民事责任若干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共同侵权行为是现代社会特有的社会性权益侵害现象 ,其民事责任在构成要件、因果关系、归责原则上都与传统的共同侵权有很大区别。为最大程度地保护受害人的利益 ,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与稳定 ,必须对环境共同侵权民事责任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5.
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除包括机动车交通事故致人损害事实、机 动车交通事故致人损害行为的违法性,以及机动车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等一般要件,还 应包括道路要件、车辆要件、交通要件和人身损害赔偿要件等特别要件。  相似文献   

16.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拓展了人体感官的能力和范围,突破了传统物理性侵扰的界限。个人在私人住宅邻近的对合法进入者有限定的半公共场所,亦存在追求法律保护的隐私、安全、尊严等价值的权利。在智能家居时代隐私侵权构成要件的加害行为和损害后果中,侵权行为的样态并非仅限于公开行为,监视和记录本身即构成对他人隐私权的侵害。智能家居时代对损害结果的认定需适应风险社会的发展,强调损害结果的客观化和潜在化,逐步认可风险是损害,焦虑或恐惧亦为损害的形式之一。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与各种权利之间存在紧张关系,在隐私侵权的构成要件中,权利的行使并不能排除侵害行为的违法性,需要引入比例原则进一步衡量行使权利、维护公共利益和隐私保护之间的界限。  相似文献   

17.
2008年10月21日起,微软在中国推出正版增值计划,法学界对该项计划是否合法讨论热烈。本文试从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的四个方面论述微软黑屏计划不仅违法《物权法》、《民法通则》的规定,而且违反了《合同法》的规定,是一种典型的侵害物权的侵权行为。  相似文献   

18.
第三人侵害债权的理论渊源于英国的判例法,并影响到大陆法系国家的民事立法与司法实践,从而突破了传统的债的相对性原则,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而我国《合同法》删除了该制度的相关规定,致我国法中对第三人侵害债权的行为无法律进行规制。本文从理论和现实两方面对我国建构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并具体阐述了该种侵权行为的表现形态和责任构成要件。  相似文献   

19.
作为侵权责任构成的基本要件,违法性自<阿奎利亚法>以来一直存在于各国侵权法之上.违法性要件的独立,可以克服一般条款的不足,便于国家意志在私法生活的实现,有利于新权利的形成和成形,有助于为正当化事由提供理论依据.违法性的判断基准包括民法典上的绝对权、保护他人的法律和善良风俗,判断方法宜采取"行为不法说".违法性要件曾明确存在于相关司法解释中,并继续隐约存在于我国<侵权责任法>之上.  相似文献   

20.
精神损害赔偿是一方违法侵害他方合法权益(主要是人格权益),造成他方精神损害后果严重,侵权人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文章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之规定。阐释了侵权行为导致精神损害赔偿的诉讼主体,赔偿的客体范围及其在立法和实践上的突破,以及精神损害赔偿的构成与赔偿数额的确定。精神损害赔偿的主体范围限于自然人。客体范围原则上限于人身权益.同时包括与精神利益有关的特定财产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以侵权行为造成严重后果为构成要件。赔偿数额由法官根据解释确定的几方面因素自由裁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