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通中学化学教材(必修)[实验6—5]是浓硫酸与铜的演示实验。在演示实验中发现有如下不足之处:(1)实验中有黑色不溶物出现,干扰观察反应成生的蓝色的CuSO4溶液,影响演示实验效果;(2)由于SO2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原实验设计中SO2容易从试管口泄漏,这样不利于环境保护;(3)由于铜片在浓H2SO4溶液中,高温使反应继续进行,消耗未反应完的铜片,不利用药品节约。  相似文献   

2.
题目:某学生科技小组对铜与浓硫酸反应“演示实验”进行探究与改进.实验依据:教材演示实验.理论依据: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浓硫酸中S显 6价,在反应中可能降至 4、0、-2价;Cu可从0价升至 1、 2价.  相似文献   

3.
题目 某校科技小组对铜与浓硫酸反应演示实验进行探究与改进 .实验依据 教材演示实验 .理论依据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 ,浓硫酸中S显 6价 ,在反应中可能降至 4、0、-2价 ;Cu可从 0价升至 1、 2价 .查阅文献 ①Cu2 O是碱性氧化物 ,呈红色 ;②CuS、Cu2 S是黑色不溶于稀硫酸的固体 ;③Cu 在酸性溶液中不稳定 ,可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2 和Cu ;④Cu与浓硫酸反应是放热反应 ;⑤金属硫化物高温灼烧生成金属氧化物和SO2 .⑥ 96%浓硫酸加入CuSO4·5H2 O ,固体由蓝色变为白色 .实验设计 可选用药品 :铜片 ,96%浓硫酸、品红溶…  相似文献   

4.
Y型试管并非中学化学实验室的常规仪器,因其在结构上的特点,Y型试管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具有独特的用途。一、验证SO2的氧化性典型反应:SO2+2H2S=3S↓+2H2O。我们知道SO2和H2S都是有毒气体,它们的制备、存储和实验操作都存在一定的困难,而且如果毒气泄漏的话还可能污染环境、殃及生命,因此不少教师倾向于用动画模拟或实验录像等方式来代替实验演示,效果往往不如实际操作的具体形象,学生印象不深刻。  相似文献   

5.
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是研究浓硫酸强氧化性的重要实验之一。教材上说:“浓硫酸与铜在加热时发生反应,放出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或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反应后生成物的水溶液显蓝色。”其化学方程式为:Cu+2H SO()CuSO+SO+2H O浓↑24422Cu实际操作时同学们发现,与浓硫酸共热,溶液开始呈现并非蓝色,而是黑色的浊液,并且反应时铜丝表面由光亮逐渐变黑了。为什么会出现与教材叙述不同的这些现象呢?我们对铜丝变黑提出了一连串的假设:①黑色物质可能是铜被氧化为CuOCuS;②晶体铜表面被氧化后凸凹不平而影响光的反射而显黑色。③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6.
为了便于学生更好理解H2S与SO2反应生成浅黄色S的实验现象,我用一支小试管和一个注射器进行演示实验.在准备室中收集一试管SO2,用橡皮塞封好;收集一针筒H2S也用橡皮塞封好,就可带入课堂进行演示.演示时,把针筒上的橡皮塞换上针头,把H2S注入带橡皮塞的小试管中,在试管壁上马上会出现浅黄色固体.此做法优点:1.反应瞬间完成、现象明显2.不会引起教室环境污染3.操作方便,课堂效果好4.此操作可用干多数混和气体的反应(如NH3+HCl,NO+O2等)H_2S与SO_2反应的实验改进@郭文锋$浙江磐安中学!322300…  相似文献   

7.
浓硫酸与铜反应的演示实验是中学化学和中师化学教材中用以说明浓硫酸强氧化性的经典实验。人教社2000年版《普通高级中学化学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一册》对本实验的装置已从敞开式改为封闭式(见P.135),这是环保意识在新教材中的体现。但本实验的设计仍存在如下欠缺:1.为产生稳定的二氧化硫气体,要持续加热浓硫酸,反应完毕将试管内液体例人废液缸后管内剩余物温度仍很高,不能立即加水,观察溶液颜色,故整个演示持续时间较长;2.使用铜片,不便中止反应,若按教参介绍的方法将铜片改为螺旋状铜丝,在橡皮塞内难以上下抽动,若穿过铜丝的孔过大,装置密封性又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8.
普通中学化学教材(必修)[实验6-5]是浓硫酸与铜的演示实验.在演示实验中发现有如下不足之处:(1)实验中有黑色不溶物出现,干扰观察反应成生的蓝色的CuSO4溶液,影响演示实验效果;(2) 由于SO2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原实验设计中SO2容易从试管口泄漏,这样不利于环境保护;(3)由于铜片在浓H2SO4溶液中,高温使反应继续进行,消耗未反应完的铜片,不利用药品节约.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4,(A4):148-149
硫酸一节大奖赛课的设计中,突出以实验为主导的授课方式,重点是浓硫酸的三大特性,同时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会浓硫酸的三大特性。这节课的最大亮点是精心设计了讲课中的几个实验,有引课实验教师演示潮湿的火柴被浓硫酸点着,性质实验在试管中放少量胆矾,并滴加少量浓H2SO4,浓硫酸与纸屑、棉花、木屑反应,铜与浓硫酸的反应,Fe、Al遇浓硫酸发生钝化。总结实验是蔗糖与浓硫酸的反应。使整堂课充满探究的气氛,每个浓硫酸性质都由简单的实验得出,体现了化学学科的特点,同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相似文献   

10.
用微型实验研究了包括Cl2的制备及其性质、铜与硝酸反应、H2S与SO2反应等部分中学化学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11.
为了澄清对浓硫酸吸水性的误解,阐述了浓硫酸吸水性的含义及浓硫酸吸水的方式.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分别探析了浓硫酸与饱和氯化钠和饱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结果表明:浓硫酸与饱和氯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能生成Na2SO4·10H2O沉淀;浓硫酸与饱和硫酸铜溶液相互作用会生成少量的CuSO4·5H2O晶体;否定了浓硫酸加入饱和盐溶液后具有吸水性的观点.此探究可作为选择中学化学探究性教学素材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题型示例一 :药品选择、反应原理上的创新【例 1】 按下述实验方法制备气体 ,合理又实用的是A .锌粒与稀HNO3反应制备H2B .向饱和NaCl溶液中滴加浓H2 SO4 制HClC .亚硫酸钠与浓H2 SO4 反应制备SO2D .大理石与浓H2 SO4 反应制备CO2解析 :锌与稀HNO3反应 ,被还原的是氮元素 ,产生的是氮的氧化物而不是H2 ;因HCl极易溶于水 ,制备时用固体氯化钠与浓硫酸反应 ;浓硫酸中H+浓度小 ,与CaCO3反应慢且生成物CaSO4 微溶于水 ,反应难进行 ;亚硫酸钠与浓硫酸反应能得到二氧化硫 .答案 :C .【例 2】 下列反应适用于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是…  相似文献   

13.
正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必修1第101页实验4-9:浓硫酸与铜反应演示实验,该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思维能力的难得素材。由于实验反应因加热温度、硫酸的浓度、反应物用量等条件不同,反应出现不同现象,为此,笔者组织学生从实验装置、反应条件、实验现象等几个方面进行科学探究,收到了良好效果。一、实验装置的探究浓硫酸与铜反应演示实验装置的最大优点是简单,但存在以下几个明显缺点。1.不能探究不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2.反应加热生成二氧化硫及硫酸酸雾易溶于  相似文献   

14.
拜读了刊物《实验教学与仪器》中2006年第1期戴明老师的《浓硫酸与铜反应的实验改进》和2009年第11期姚斌老师的《铜和浓硫酸反应演示实验的改进》后,笔者在感叹其设计新颖的同时,又感觉其中略有瑕疵。如戴明老师的实验中,装置内残留的二氧化硫气体无法全部排出而最终导致污染;铜丝质软,如果在橡胶塞上直接插入不方便,并且上下抽动铜丝时会使橡胶塞与铜丝的接触处漏气。在姚斌老师的实验中,  相似文献   

15.
Cu与浓H2SO4反应的实验是高中化学的一个重要的演示实验,可以用来说明浓H2SO4具有很强的氧化性,与稀H2SO4的性质有着本质的不同.  相似文献   

16.
[例题]为了防治环境污染并对尾气进行综合利用,某硫酸厂用氨水吸收尾气中的SO2,再向吸收液中加入浓硫酸,以制取高纯度的SO2,及(NH4)2SO4和NH4H SO4固体。为测定上述(NH4)2SO4和NH4H SO4固体混合物的组成,现称取该样品四份,分别加入相同浓度NaOH溶液各40.00m l,加热至120℃左右,使氨气全部逸出。[(NH4)2SO4和NH4H SO4分解温度均高于200℃],测得有关实验数据如下(标准状况):(1)实验过程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2)由Ⅰ组数据直接推测:标准状况下3.7g样品进行同样实验时,生成氨气的体积为________L;(3)试计算该混…  相似文献   

17.
一.研究目的很多大专院校教材《无机化学》在谈到HZS的还原性时,都把Cl2与H2S作用的反应式写成:4C12+H2S+4H2O=H2SO4+8HCI(1)而认为Br2可使H2S氧化析出单质硫,事实上氯水与氢硫酸反应的实验现象确实不如Br2水与H2S溶液反应现象明显,氯水容易使氢硫酸中的S2-氧化成SO对这现象的解释不同的教材有不同的说法.究竟Cl2是直接把H2S氧化成H2SO4的,还是分步氧化或是间接氧化成H2SO4?有哪些因素影响H2SO4的生成?有没有更佳的实验方案使得H2S被Cl2氧化的实验能清楚地看到单质硫生成呢?笔者就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  相似文献   

18.
铜与浓硫酸反应在常温时无明显现象,加热时铜丝表面渐渐变黑,伴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溶液变绿色,随反应的时间推移,铜丝表面有黑色物质扩散到溶液中,对本实验中出现的与教材描述内容不相符的一些现象进行实验探究,找到实验中发生的与教材描述内容不相符的原因,为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教学提供理论与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9.
新教材第一册第六章第二节《二氧化硫》中的[实验6-2 ]SO2 的漂白性实验,课本中只给一个通入SO2 的导管,没有给出SO2 的制取方法。《教师教学用书》中建议用新制的亚硫酸钠晶体与浓硫酸反应制取。实验室中亚硫酸钠是粉末,浓硫酸与亚硫酸钠粉末反应十分剧烈,药品用量过大,会逸出大量SO2 ,对人体有害;药品用量过小,因反应速率太快,产生的SO2不能被充分吸收,实验现象不明显。亚硫酸钠易被氧化,必须随用随制,既浪费药品又浪费时间。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改进了实验。一、实验原理Na2 SO3 H2 SO4 Na2 SO4 SO2 ↑ H2 O此实验需要向品…  相似文献   

20.
1问题提出浓硫酸与铜反应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它是验证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的一个经典实验。此实验在人教版新旧教材中有着不同的呈现。1.1人教版旧教材人教版旧教材中有关浓硫酸与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如图1所示,该实验设计主要是将下端卷成螺丝状的铜丝插入到胶塞侧面,通过上下拉动铜丝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终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