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中国清朝与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的交往是中俄关系史上的开始时期,也是中国人对俄国形成认识的最初阶段。18-19世纪清政府通过向俄国派遣使团和派驻使臣,零距离接触和实地感知俄国,获得了大量俄国信息。主要通过清人在俄国的实地感知,对俄国复杂寒冷的气候特点及其俄国人衣食住行进行梳理和分析,真实而全面地再现了当时俄国人的生活实态。  相似文献   

2.
17世纪初,中俄两国开始从隔膜到接触的过程,由于国情的隔膜与差异,双方虽在一系列问题上发生了较为激烈的争执与冲突,但基本属于各自基于本国国情和国家利益,基于本国的化历史传统和对两国政治关系的认识而发生的礼仪之争,17世纪的中俄关系,基本上是和平正常的,18世纪20年代,俄国的萨瓦使团来华后,开始对中国进行武力威胁,这就超越了两国外交活动的范畴。  相似文献   

3.
威妥玛(T.F.Wade)是晚清英国驻华公使,是近代中西关系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本文以郭嵩焘使团出使英国为例,论述这位殖民者在英国侵华过程中所起的恶劣作用及其殖民心态。鸦片战争以后,国门虽被打开,但清政府对外界知之甚少,尤其是对国际外交知识一无所知,出于对礼节、经费、出使人员等问题的考虑,清政府在正式派遣驻外使团这个问题上一直犹豫不定,只是在1866年派斌椿随赫德(Robert Hart)游历欧洲,1868—1870年派志刚等人随蒲安臣(Anson Burlingame)出访欧美和1870—1871年派崇厚使团出使法国等三次临时性遣使。三次遣使后,清政府高层逐渐认识到遣使驻外的重要性。而  相似文献   

4.
沙皇俄国,是一个富有侵略扩张野心的国家,在所谓东方问题上,表现得十分充分。在十九世纪的上半期,从神圣同盟的形成到克里米亚战争的爆发,俄国由于在欧洲处于霸权地位,它对上耳其怀有特别强烈的侵略野心,所以在东方问题这一国际斗争中,一直扮演着主要角色。克里米亚战争,是俄国同其他欧洲强国在东方问题上矛盾斗争的一次公开冲突,战争结果大大动摇了俄国在欧洲的霸权地位,也使它在东方问题上再也不能充当主角。一十四世纪初,奥斯曼国家在小亚细亚西北部兴起,经过两个多世纪的扩张战争,到十六世纪,终于形成为一个地跨亚、欧、非的军事封建大帝国。它的疆域极为辽阔,在亚洲它占有从地中海东岸直到波斯  相似文献   

5.
彼得一世(亦称彼得大帝)是俄国历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帝王。他在执政期间对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实行了种种改革,使落后的俄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笔者认为,彼得一世实行的经济政策是他诸项改革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对改变俄国的落后状况和俄国的迅速崛起,起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彼得一世的经济政策进行专门的探讨和分析。利用国家权力的力量大力发展俄国的工场手工业是彼得一世经济政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彼得一世执政初期,俄国基本上是一个封闭的,在经济上依附于西欧的落后国家。为了寻找改变俄国落后状况的措施,1697年彼得一世派出了一个庞大的使团赴西欧考  相似文献   

6.
1689年9月7日签订的《中俄尼布楚条约》,距今整整三百周年了。这个条约是中国与俄国在平等的基础上,通过和平谈判而订立的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条约的各项内容基本上是平等的,它对中俄双方都有好处。中国出席这次谈判签约的使团首席代表是侍卫内大臣索额图,使团第二名代表是都统、国舅佟国纲。使团成员有黑龙江将军萨布素、都统郎坦和班  相似文献   

7.
俄国沙皇彼得为了使自己的国家更强大,1697年不远万里,随同俄国使团化名出国,考察西欧,先后在荷兰、英国等地学习造炮、造船和航海技术.  相似文献   

8.
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英国政府派遣马戛尔尼使团来到中国,在热河行宫晋见了乾隆皇帝.这是中英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这一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篇章.早在英政府筹备使团访华时,就对文化交往有所准备和安排,认为这是实现使团目标——与中国建立正式关系,打开中国大门,垄断对华贸易的必要和有效的手段.英政府在给马戛尔尼规定的使命中有两个与文化有关.其一,要他们在访华期间尽可能搜集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情报;其二,要采取各种方法使中国人对英国人的能力和可靠性留下深刻印象,以扩大交往,促进商业.为实现上述使命,英国务大臣邓达斯还向马戛尔尼发出了具体指示,精选“贡品”和随行人员.英国政府试图通过使团的活动,展示英国先进的科技水平,博得清朝的好感和信任,促进正式国家关系的建立和占领中国的市场.  相似文献   

9.
引言(俄国争夺出海口侵略活动的简单回顾)俄国直到十七世纪末除北冰洋外还没有通向任何一个大洋的出海口。一六八九年沙皇彼得一世亲政后,为夺取黑海的出海口而与土耳其作战,但并未取得予期的结果。一六九七年,彼得一世派遣使团赴西欧进行考查。他本人化装成为使团的一名普通成员,着重考查和研究荷兰和英国的造船业,更加坚定了他争夺出海口的决心。回国后,彼得一世与丹麦、波兰结成了反瑞典的同盟。一七00年反瑞典的“北方战争”开始。为了赢得这场战争——夺得出海口,彼得一世把都城从莫斯科迁到彼得堡(一七0三)。这次战争历时二十一年,俄国人直打到斯德哥尔摩附近,占领了芬兰湾、里加湾、卡累利阿、  相似文献   

10.
刘倩 《考试周刊》2012,(78):17-19
1793年马嘎尔尼使团访华主要是为了与中国进行通商,开展商业贸易。在此期间,中西双方因礼仪等问题产生冲突。最终,马嘎尔尼使团访华的预期目的并未达成。不过,此次访华对中国和欧洲都产生深远影响.中国丧失了一次与世界接轨的机会,而欧洲则改变了对中国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围城》通过方鸿渐的漂泊,借助看似"开放"实则"封闭"的空间转移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及中国知识分子作了入木三分的描绘,多侧面地对所谓文明社会的各种弊端作了无情揭露和嘲讽,使方鸿渐们在不同的世情背景下,呈现出既复杂又真实的人性、人情和人生。  相似文献   

12.
苏华 《承德师专学报》2005,25(4):56-56,68
自由是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以及对必然性的利用,是主客观统一的过程;而实践也是同样包含着主客观统一的主客体的统一,即人们利用、改造客观必然性的活动:主体性也是在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克服、改造中得以确立起来.自由、实践、主体性三者为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形态,各有侧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是从自由和实践引发开来的,作为自由和实践的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认识、作用和改造中达到的与客体世界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虽然有效教学反思已倡导多时,但并不能无条件地接受它,要在对它本身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指导自己的教学。因此,对其概念的梳理和思考是必需的。本文认为有效教学反思是有着多方面涵义的实实在在的概念,其"有效"所言传的是一种"发展"和"进步"的意义,体现了对一种理想状态的追求。具体来说,有效教学反思体现为一种教学反思形态、思维形式、理想和境界以及多指向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4.
“时代”、“地区”和“民族”性类目常常并列列出,归类时可以从有关相近相邻类目的内容划分中找出划分标准;分析主表中注释隐含的划分标准;分析类目包含的主要内容成分判断或参考一些相关类目规定的划分标准,来寻找到合理的归类方法。  相似文献   

15.
论“硬新闻”的“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硬新闻”写“软”,成为白热化的新闻竞争中非常重要的新闻业务问题。软化硬新闻,要把理论认识和新闻实践统一到党性与群众性相一致上来,找准党的要求与群众需求的结合点,关键在于确立一个新而巧的新闻主题。硬新闻软化到位的标志,是广大读受看报道。  相似文献   

16.
《颜氏家训·音辞》中"败"、"好"、"恶"三个字的语音在汉语史中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其词性、语义也有着相应的变化。经过考察,可以发现"败"、"好"、"恶"语音声、韵、调的发展和更替具有规律性;词性、词义的演变和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上古到中古和从中古到现代,语音演变趋势呈现不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千谒文是我国古代一种应用文体,从应用文的实用效果来看,这种文体的真正成熟应在宋代。本文通过三苏的干谒文,兼与唐代干谒文的比较,从三个方面探讨了三苏干谒文的成功之处,即构思纡徐婉曲,曲折往复;自我展示,恰如其分;言辞得体、不卑不亢。  相似文献   

18.
原始的雅、俗都和“礼”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否遵循礼的规范,是区分雅俗的重要标准。礼最初是俗的一种体现.经过贵族加工和发展后.礼更加规范。约束力更强。雅依从于这种规范后的礼.最早在音乐领域诞生,借以和未经规范的、不能体现礼的精神的“俗乐”相区分。雅的观念产生以后。雅俗之间才开始有了区分。  相似文献   

19.
由沃尔夫冈·彼得森执导的电影《特洛伊》取材于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它以直观的音像形式重现了古希腊的一场战争,同时也融入了现代的商业因素.影片在故事的基本情节、人物的塑造及文化的内涵上,对原作既遵从、又疏离,使得作品从一部反映部落英雄战争的史诗,转向更为深邃的人性拷问,更契合现代人的审美趋向;但如果仅凭影片去理解史诗,则会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20.
<到灯塔去>(To the Light house)是一部经典的意识流小说,它以完美与和谐的艺术形式充分展示了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非凡的艺术功力.本文以<到灯塔去>为文本,提出了对"非个人化"手法在两个层次上的理解并探讨了伍尔夫如何娴熟的使用这一手法来揭示人物变化多端的内心世界,揭示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