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效果直接受其心理素质的影响。人的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所谓智力因素是指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人的动机、兴趣、意志、情感、性格等。学生学习收获的大小,智力因素固然起着重要作用,但非智力因素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掌握知识,学到技能,形成和发展思维能力,是通过对教材的感知、理解、巩固、运用等基本环节来实现的。在这些环节中,需要有非智力心理素质作基础,起动力作用。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开发和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2.
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提高与发展人的素质的教育,其教育观是德才并举;根本任务是为培养全面发展或平衡发展的人才打基础。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心理素质决定着学习活动和学习效果,而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形成的稳定的心...  相似文献   

3.
学生的学习过程离不开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这些活动可分为包括各种智力因素在内的认识活动和包括各种非智力因素在内的意向活动。智力因素起加深认识的作用,非智力因素起激发动力的作用。学生语文学习的质量如何,毫无疑问取决于其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共同作用。智力因素一般包  相似文献   

4.
学生的心理素质决定着学习活动和学习效果,而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在化学教学中,大多数教师热衷于对学生智力因素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而对学生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需要在怎样的心理状态下,何种环境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佳的效果往往被忽视。狭义的非智力因素是指人的动机、好奇心、兴趣、欲望、情感、意志、性格等。在这里,我们所指的非智力因素是广义的,它不仅包括上述这些人的内部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5.
非智力因素是指人的行为活动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个性特征,主要包括兴趣、动机、理想、气质、习惯、品德和意志等。它在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中起着动力性和方向性的作用。在中学阶段,正是一个人的智力因素迅速发展,非智力因素逐渐形成发展并趋于稳定的关键时期。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同步协调地发展,对于培养和造就一代“四有”新人,提高学生素质是至关重要的。为此,我对我校化学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现状做了调查,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对如何加强中等教育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正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学生成才、腾飞的两只翅膀。有位心理学家说得好:人的心理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任何一方出现"病症",都会抑制另一方面的健康发展。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终身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那么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呢?一、充分认识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非智力因素是指人在行为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个性特征,主要包括:兴趣、动机、理想、品德、情操、情感、意志、合作探究能力等。它在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一些伟大的科学家,他们小时侯的智力  相似文献   

7.
非智力因素是指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情感、兴趣、意志、性格、气质和信念等,它和智力因素是人的心理活动总系统中的两个分系统,即智力因素为操作系统,在人的心理活动中起接纳加工和处理信息的作用,非智力因素为动力系统,在人的心理活动中起发动、维持和调节作用。虽然近些年已有不少教师开始认识到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智力因素的作用,而且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但多数教师对为什么要重视非  相似文献   

8.
非智力因素是相对智力因素而言的 ,智力因素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等 ;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学生的学习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的发展起着动力、定向、引导、维持和加强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 ,较好的非智力因素可使智商一般的学生进入优秀行列 ,而较差的非智力因素也会使智商较高的学生进入后进行列。因此 ,在素质教育中 ,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至关重要。   一、从自身做起 ,激发学…  相似文献   

9.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心理素质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效果,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教学效果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多元函数”。 近年来,我们在重视和发展学生智力因素的同时,对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也给予了一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非智力因素是指人的行为活动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个性特征 ,主要包括兴趣、动机、理想、气质、习惯、品德和意志等。它在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中起着动力性和方向性的作用。在中学阶段 ,正是一个人的智力因素迅速发展 ,非智力因素逐渐形成发展并趋于稳定的关键时期。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同步协调地发展 ,对于培养和造就一代“四有”新人 ,提高学生素质是至关重要的。为此 ,我对我校化学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现状做了调查 ,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 ,对如何加强中等教育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一、调查分析1 调查对象…  相似文献   

11.
邱明霞 《学周刊C版》2010,(11):141-142
智力因素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等心理因素,而非智力因素指的是除智力因素以外的心理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信心和毅力、理想态度、自尊心、荣誉感、纪律性等心理素质。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学习成绩的取得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结果。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的发展始终起着动力、定向、引导、维持和加强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多多关注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让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从而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学要开发非智力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大趋势中,心理素质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心理素质决定着学习活动和学习效果,而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就大多数学生学习数学而言,智力因素并不悬殊,导致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数学教学中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3.
非智力因素培养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学生智力开发的研究早已成为各国教学改革的中心课题。随着研究的深入,非智力因素问题也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逐渐认识到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是成才的要素,而且后者在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已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仅就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与开发问题谈谈自已的粗浅认识。1 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的关系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是人的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他们的定义目前尚无统一的看法。一般说来,我们把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称之为非智力因素,它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在…  相似文献   

14.
初中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承彬 《山东教育》2002,(32):49-51
学生的心理素质决定其学习活动与学习效果。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一个人即使具有很高的智力水平,如果不能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就不可能有较大的成就。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可以发现有些学生智力很好,但学习成绩却不理想,原因就在于此。心理学和教学实践都表明,就大多数学生而言,其智力因素相差并不大,而导致学生成绩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较大的差异。在非智力因素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诸多因素中,学习兴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科…  相似文献   

15.
李克娜 《考试周刊》2010,(22):184-185
人的心理结构是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构成的。智力因素,主要是指观察、记忆、思维、想象,以及注意力等心理因素。非智力因素,是指有利于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智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心理因素的总称,它是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诸多因素组成的。教学过程是建立在学生全部心理活动即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基础之上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调动学生认识、智力因素的积极性,而且应当注意激发学生的非认识、非智力因素的积极性,而且只有当后者的积极性激发起来之后,前者的积极性才能真正调动起来。  相似文献   

16.
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人在体育活动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研究人在从事身体活动条件下的心理现象。参加健美操运动的心理过程是指人参与健美操的心理活动从产生、发展变化到完善的过程。心理学家根据心理活动的不同,将心理素质划分为两大类,即智力因素素质和非智力因素素质。智力因素素质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注意力等五种基本心理因素。这一类的心理素质是先天的,但是可以发展的;非智力因素素质包含的心理成分极其广泛,从其是否对学生搞好学习有积极作用这一点来考虑,则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与性格等五种…  相似文献   

17.
李玲利 《新疆教育》2012,(22):31-32
学生的心理素质决定其学习活动与学习效果。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一个人即使具有高水平的智力,如果智力因素不能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就不可能获得较大的成就。心理学和教学实践都表明,就大多数学生而言,其智力因素相差并不悬殊,而导致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在非智力因素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诸多因素中,兴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学生的心理素质决定其学习活动与学习效果。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冈素两个方面。一个人即使具有高水平的智力,如果智力因素不能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就不可能获得较大的成就。心理学和教学实践都表明,就大多数学生而言,其智力因素相差并不悬殊,而导致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在非智力因素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诸多因素中,兴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学生的心理素质决定其学习活动与学习效果。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一个人即使具有高水平的智力。如果智力因素不能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就不可能获得较大的成就。心理学和教学实践都表明,就大多数学生而言,其智力因素相差并不悬殊,而导致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在非智力因素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诸多因素中,兴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非智力因素?顾名思义,非智力因素是相对智力因素来说的.我们所说的智力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通常是指记忆力、观察力、思维能力、注意力、想象能力等,即认识能力的总和.它是人们在对事物的认识中表现出来的心理性,是认识活动的操作系统.而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它对人的认识过程起直接制约的作用.其中主要包括兴趣、情绪、情感、意志、性格等,是认识活动的动力系统.兴趣是指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各种事物的心理倾向.情绪是人的心理活动的重要一面,情绪情感好坏与兴趣的大小对智力活动有很大影响.意志是指人们自觉地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性格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性.良好的性格如勤奋、自信、自强等,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积极作用,而不良的性格如懦弱、懒惰等,则对人的成长起消极作用.总之,非智力因素是引导和促进学生学习、成长的一种内驱力,它对学生智力与能力的发展起着促进和定向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