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得意技是优秀柔道运动员克敌制胜的法宝,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训练是形成得意技的基础,得意技要反复练习、对抗练习.运动员得意技(绝招)运用得熟练,比赛中的成功率就高,对对手的威胁也就越大,所以柔道运动员选择好自己的得意技(绝招),并且运用娴熟能克敌制胜.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东京奥运会柔道项目中国柔道运动员的51名主要对手的国际比赛技术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旨在精准掌握对手的技术运用特点,为我国柔道运动员备战东京奥运会提供参考。结果显示:1)-48 kg、-57 kg、-63 kg、-70 kg、-78 kg国外运动员使用率最高的技术类别是足技,+78 kg国外运动员使用率最高的技术类别是手技,足技、手技、抱压技、横舍身技是这6个体重级别运动员使用较广泛的技术类别;2)-48 kg、-57 kg、-63 kg、-70 kg、-78 kg国外运动员得分占比最高的技术类别是足技,+78 kg国外运动员得分占比最高的技术类别是抱压技,背负投、隅落、袖钓入腰、大内刈、内股、大外刈、横四方固、小外挂、外卷入、袈裟固、送襟绞是这6个体重级别运动员的主要得分技术动作;3)-48 kg、-57 kg、-63 kg、-70 kg、-78 kg、+78 kg国外运动员输分占比较高的技术动作分别为背负投/大内刈、大内刈、背负投、隅落、横四方固和扫卷入。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业余柔道运动员选材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东省12个地市、区体校的319名业余男、女柔道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业余柔道运动员初级选材进行深入研究.确定了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一般运动素质、专项运动素质、教练员评定等业余柔道运动员初级选材5个一级指标和13个二级指标.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分析研究了中国优秀女子柔道运动员在北京奥运会柔道比赛中的综合情况,旨在为后期的训练提供一定参考依据。结果显示:中国优秀女子柔道运动员在比赛中应用了一本背负投、双手刈、朽木倒、踵返、大内刈、大外刈、内股、小内刈、出足扫、腕返、外卷入、腰车以及固技等基本技术;优秀运动员在比赛中显示很强的进攻能力,并获得11个一本的分值;直接进攻是优秀运动员比赛的主要战术,比赛中优秀运动员表现积极,基本上没有受到裁判任何的指导处罚,总体比赛时间相对较长是中国优秀女子柔道运动员的比赛特征。  相似文献   

5.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及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综合分析了伦敦奥运会中国女子柔道7名运动员比赛的整体情况,旨在为中国女子柔道队备战里约奥运会提供具有针对性的训练依据。结果显示:参加伦敦奥运会中国女子运动员年龄特征完全符合夺冠的年龄要求,年龄均值和跨度都处于伦敦奥运会女子柔道冠军年龄范围;整体得分技术重点分布在手技、足技、腰技、固技上,输分技术主要在投技的足技、腰技和舍身技动作;主要技术优势是投寝连接意识和能力较突出;手技与寝技的防守能力非常强,在所有比赛场次中,寝技没有出现技术输分的情况;主要技战术短板是抢手能力不强、进攻时机把握不准以及缺乏有效的追控能力;技术单一、连续攻防以及临场技战术应变能力不强;防守反攻意识较差;心理素质不过硬等。  相似文献   

6.
对首都体育学院36名(22男,14女)青少年摔跤、柔道与散打运动员在集训期间9周的Hb(血红蛋白)检测发现,男女青少年摔跤、柔道与散打运动员在集训期间Hb分别围绕145.8g/L、130.0g/L、151.1g/L、140.0g/L和145.2g/L平均水平波动变化;女青少年摔跤和柔道运动员Hb波动较大,其中女青少年柔道运动员存在Hb水平显著下降而低于其140.0g/L的平均水平的情况(P<0.05)。可见,青少年运动员在集训期间Hb水平呈现围绕某一个平均水平波动变化,这种波动是正常的变化过程;Hb指标更适合于对运动员进行系统的监控。在运用Hb指标对青少年运动员进行身体机能状况的监控时要密切关注其波动的范围,同时要将Hb水平的这种波动与青少年运动员训练期间的运动负荷或者比赛安排以及饮食营养状况密切地结合起来。另外,应该特别关注女青少年运动员的Hb波动情况。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不同体质量的顶级柔道运动员在同一赛前4个月训练计划实施中的能量代谢特征。选取俄罗斯国家队参加欧洲锦标赛的顶级柔道运动员8人作为研究对象。得出结论:1)俄罗斯国家柔道队在欧洲锦标赛前实施的同一赛前训练计划对不同体质量的顶级柔道运动员的能量代谢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2)为了针对不同体质量的顶级柔道运动员的具体训练目标来制定训练计划,必须对顶级柔道运动员传统的训练手段和训练方法进行评价,以确保每一组顶级柔道运动员(小体质量组、中体质量组和大体质量组)独立完成训练任务并定期达到同样的预期恢复效果;3)顶级柔道运动员竞赛成绩的正向变化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专项耐力和无氧供能水平的提高速率;4)在赛前训练最后阶段,以规律性地暂时降低顶级柔道运动员的有氧供能水平的方式来提高竞赛成绩,不会产生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男女柔道运动员大负荷训练后血液Mb、CK及其同工酶变化的规律,选取9名(5男,4女)柔道运动员在完成一次大负荷的训练前和训练后即刻、12小时、24小时、36小时、48小时取血样,检测出CK及其同工酶峰值出现在运动后24小时,男运动员血清CK及其同工酶水平在运动后24小时显著(P<0.05)高于女运动员的水平;血清Mb的峰值出现在运动后即刻,男运动员运动后即刻的血清Mb水平显著(P<0.01)高于其运动前和女运动员运动后即刻的水平.由此可见,男女柔道运动员血清Mb、CK及其同工酶存在性别差异,大负荷运动可扩大这一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9.
虽然柔道运动属技能类竞技项目,对运动员的体能、技能、智能和心理均有较高要求,但身体的形态结构仍是竞技能力的基础。以61名女子柔道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她们的体型特点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女子柔道运动员与普通人相比,具有身材宽厚、围度大、上肢长、下肢稍短的特点,而躯干比例则与普通人无;差别。2)不同体重级别的柔道运动员在外形上有显著不同,但身材比例却大部分胡同,说明不同级别之间运动员的体型是相似的,但要注意48 kg级和70 kg以上大级别运动员身材的特殊性。3)优秀女子柔道运动员与一般运动员相比,体型更偏向为内中型体型。  相似文献   

10.
柔道现在已经成为现代奥运会比赛项目,这是日本人民对世界体育的贡献.日本的柔道是从柔术发展过来的.在柔术的产生、发展过程中,陈元赟把中国的少林拳法等武艺同日本原有的"拳法"相结合,带徒传技,丰富了日本柔道的内容.陈元赟在日本流寓期间的功德行止对日本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考察从柔术到柔道的发展过程,可以充分证明柔道受到了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六艺"是指两千五百年前,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至圣先师"孔子教授弟子们的六种教学科目,即"礼、乐、射、御、书、数"简称"六艺"."六艺拳",是以孔子的"六艺"之教和健身养生思想等为内容.以拳术形式为载体,融入家优秀传统的道德文化益智养心,按照民族传统的武术文化修身强体,修文习武,中和达道,性命双修的新创意."六艺拳"的创意,旨在弘扬儒家优秀文化传统,让现代人们在休闲与学练中,享受轻松和谐的文化沐浴,弘文习武,知儒养心,体悟孔子"智者乐,仁者寿"的养生之道,强身之术,"虽日习武,文在其中矣".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国民族传统项目之一的“刀术”,具有快速勇猛雄健剽悍的特点。高中男生好动喜刚,正具备学习“刀术”的条件。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刀术”,具有终身体育的实用价值,不仅能锻炼身体,而且能增强民族自豪感,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3.
基于"会能度"分类的运动技能学习过程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行家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以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常见的运动技能为研究对象,以运动技能的分类研究为切入点,探索基于“会能度“分类的运动技能学习过程的特殊规律。主要研究结果:基于“会能度“分类的运动技能的学习规律:会与不会有明显区别的运动技能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质的“飞跃现象;不同类型运动技能学习阶段的差异性现象。对体育教学的启发:会与不会有明显区别的运动技能和中间型的完整运动技能通常采用分解教学法进行教学;中间型的分立运动技能和会与不会没有明显区别的运动技能通常采用完整教学法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4.
速度滑冰是一项专项技能很强的运动项目,蹬冰力是速滑技术的基础,只有运动员、教练员充分认识到蹬冰力的重要才能达到完善技术、提高成绩的目的。本文创新地提出了速滑运动中“转正”技术,并通过生物力学和实践训练成绩对比进行分析,论证了新技术的可行性,为我国速度滑冰竞技水平的提高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初步探讨了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的田径技术学习行为,并利用“归因理论”对产生这些学习行为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归因分析  相似文献   

16.
对运动技能进行分类的新视角及"运动技能会能度"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行家调查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传统的运动技能分类为体育教学服务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以体育教学过程中运动技能的习得过程为依据,通过对运动技能“会能度”的调查,重新将运动技能划分为“会与不会有明显区别的运动技能”、“中间型的运动技能”和“会与不会没有明显区别的运动技能”三种,这个分类的思想和视角会为进一步认识运动技能的学习过程和根据运动特点优选教法奠定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运用"链条式"教学优化篮球投篮技术教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高校专科篮球普修课,课时少而教学内容多的矛盾较为突出.运用"链条式"教学,结合篮球教学实际,设计出投篮技术教学链条模式,对投篮技术教学链条模式的特点进行的分析,并成功地进行了两轮投篮技术教学实验,结果显示"链条式"教学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体育、艺术2+1项目”体育技能类项目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体育和艺术的自身特点,学校的体育教学很难达到与各学段、年级的内容与学生接受能力、身心特点相适应。缺乏对"体育、艺术2+1项目"的优化、筛选及课程整体的设计等系统性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法、专家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在诸学科先进理论的指导下,对天津市市区学校"体育、艺术2+1项目"进行实证研究。从"体育、艺术2+1项目"体育技能类项目设计的理论、判定要素、目标维度、组织结构以及运行、评价机制、机构等视角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以为领导决策层和教师进行创造性的"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及教学设计提供理论参考,为更好地促进教师新的教学理念、教育思想,提高"学科教育"专业化能力、水平的形成和青少年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使之形成健全人格和健康体魄,为有效地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最大限度地发挥该项目功能,构建"体育、艺术2+1项目"体育技能类项目设计模式,为其相关课程的改革及该项目科学可持续地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拟从理论上对篮球技术动作与篮球技术两个不同的概念以及相互间的联系进行分析和阐述,目的是通过理论指导实践,使教师和教练员能够更快更好地提高篮球技术的教学质量和训练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