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运用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治疗胃肠功能紊乱症,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将胃肠功能紊乱辨证分型为中气下陷型、脾气虚弱型、脾肾虚寒型、肝郁脾虚型,抓主证,在辨明虚实寒热的基础上遣方用药。结果:本组52例胃肠功能紊乱症通过中医辨证施治,显效32例(占62%),有效15例(占28%),无效5例(占10%),总有效率为90%。结论:中医辨证治疗胃肠功能紊乱症有疗效。  相似文献   

2.
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副院长宋福印博士长期从事中医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他在长期临床实践基础上提出"权衡邪正盛衰,斟酌清养主次;抓住胃腑肾脏,主要采用甘寒甘润药;重视合并阳伤,养阴不忘补气;详察继发病症,治标治本兼顾"的治疗糖尿病的总体思路.通过多年的探索、研究及临床验证,他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中医辨证理论——"气血脉形辨证"理论,并于2005年3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气血脉形辨证理论与临床》一书.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乳头癌中医证型与超声特征,通过中医证型联合超声特征实现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乳头癌中医预防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9年2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甲状腺结节手术427例,经手术病理确诊为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乳头癌患者40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46例经过病理确诊桥本氏甲状腺炎结节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资料中医证型与超声特征。结果:①两组资料中医分型存在差异性,研究组以痰凝血瘀互结型为主,对照组以脾肾阳虚型为主,两组资料中医分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资料超声特征在粗钙化、内部血流、颈部淋巴结肿大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中医辨证分型结合超声特征实现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乳头癌中医预防与治疗。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地使中西结合诊断循环系统疾病为现代临床医学服务,了解中医辨证分型和胸痹心痛心电图变化的关系,对临床200例胸痹心痛患者进行心电图ST-T变化以及中医辨证分型,探讨中医证型变化与心电图ST-T改变的内在关联。方法:选取2012年1月5日~2013年1月5日期间,胸痹心痛患者200人进行心电图和中医四诊检查。结果:正常心电图组(7.5%,15/200),心电图改变的心电图共有185份其中包括:ST段改变组(29.1%/54/185)、T波改变组(40%,74/185)、ST-T改变组(30.8%,57/185)。ST段改变组包括阳气虚衰证(44.4%,24/54),气虚血瘀证(25.9%,14/54),气阴两虚证(14.8%,8/54),心肾阴虚证(14.8%,8/54)。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的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及用药规律。方法:通过住院电子系统收集2011年5月到2017年2月到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住院治疗的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了解其中医的辨证分型,分析其分布特点,并对治疗上所涉及的中药汤剂及院内中药制剂进行研究,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共有275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证型分布主要以血瘀气滞型为主,占45.8%,与其他证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病多发于40~54岁这个年龄段,占118例,与其他年龄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不同年龄段与该病中医证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的年龄段其中医证型分布仍有一定倾向性;针对该病的中药用药情况,主要以补益药、理气药、活血化瘀药及化痰祛湿为主。结论:本病多发于40~54岁的中年人群,以血瘀气滞型多见,其证型的分布与年龄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针对该病的治疗主要以补益为主,兼顾活血、理气及化痰祛湿等。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关于高血压中医证型与客观血液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广泛开展并已取得一些进展,血液指标能反映出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的分布规律,文章就高血压中医证型与血液指标的相关性研究作一综述,但由于采用的证型缺乏统一性,与高血压发病密切相关的一些血液指标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仍缺乏可比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脑梗死恢复期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并探讨其与血脂、CRP的关系。方法:将90例入组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按照中医症候分型标准分为3组(气虚血瘀证、痰瘀阻络证、阴虚风动证),同时选取3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各组于入组后24小时内进行血脂及CRP检测。结果:9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气虚血瘀证患者43例,占47.8%,明显高于痰瘀阻络证、阴虚风动证组。与对照组比较,各证型中TG、TC、LDL-c水平均明显升高,其中以痰瘀阻络型明显高于其他证型。结论: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中医证候分型以气虚血瘀证型为主,痰瘀阻络证患者的TG、TC、LDL-c、CRP水平较高(P0.05),中医的痰瘀可能与血脂、CRP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加味黄芪六味地黄汤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加味黄芪六味地黄汤,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体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对比,可知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黄芪六味地黄汤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衰竭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关于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治肝衰竭的文献,总结肝衰竭的病因病机、临床分型、中医证型及治疗研究进展。结论:中西医结合联合治疗可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症状、体征、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好转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中风病辨证标准的回顾性研究,寻找其证型演变规律;方法:查阅中医典籍及以中风病、辨证标准、中医等为关键词通过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F)、重庆维普数据库(VIP)三大中文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检索近30年相关文献,对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历代医家对中风病辨证标准并无统一观点,目前以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组制订的《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为主要辨证标准,现代医家对中风病阴阳二证辨证的效果得到肯定;结论:中风病辨证诊断的《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尚有较多不足之处,值得对其进行综述以促进中医药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