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亚运金牌优势地位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探讨了我国亚运金牌优势项目的发展走向,分析了影响我国亚运金牌优势地位的影响因素。认为:田径和游泳项目是我国夺取亚运金牌的重要支柱。我国对非奥运项目的发展和管理意识存在较严重的忽视和淡化。我国的经济基础、体育体制、奥运争光计划、金牌大项、传统优势项目和非奥运项目的推广都是影响亚运金牌优势地位的重要因素。建议:结合奥运夺冠计划,以年轻选手为核心,制定详细的亚运会夺冠计划。大力发展田径、游泳这两个基础项目,有所为、有所不为地发展格斗类同场对抗项目。充分重视我国非奥运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在非奥运项目发展战略应该选择上下协同发展的道路。撤出一部分项目的竞争,为亚洲其他国家尤其是弱势国家留出奖牌余地,而在参与的项目上则要尊重对手,保证发挥出最佳水平。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梳理东京奥运周期蹦床项目竞争格局,分析东京奥运会我国蹦床的夺金实力,全面揭示成套动作难度、飞行时间、完成质量、动作稳定性与奥运夺金之间的内在关系,提出东京奥运会备战策略。研究表明:中国、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俄罗斯这五个国家形成了世界蹦床的领先集团,是东京奥运会金牌的有力争夺国家;在东京奥运周期蹦床世界大赛中男子获得53.33%的金牌,女子获得39.99%的金牌,男女选手均具备冲击奥运会金牌的实力,做好备战和参赛工作尤为重要;面对东京奥运会的激烈竞争,我国蹦床项目要进一步提升备战选手的“高难度、高飞行、高稳定、高质量”。  相似文献   

3.
运用访谈法和文献资料法,对大众传媒对中国国家队备战北京奥运的影响进行研究和探讨,认为大众媒介已和国家需要、金牌指标等共同构成影响国家队备战奥运的主要因素,也成为参赛队员必须面对的心理考验和挑战.但媒体是运动员压力的放大器而非源头,对备战、参赛运动队和运动员个人的影响是有限的.国家队利用独特的媒介应对策略和措施有效调控了大众传播对奥运备战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期导读     
"努力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这是总书记对我国后奥运时期体育事业发展的寄语。可见金牌第一仍非强国,其中蕴藏的深意发人深思,这表明国家、社会和人民群众对体育的要求与期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步入转型期的新形势  相似文献   

5.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精粹,发扬了体育精神,用一枚枚金牌证实了我国在奥运项目上的绝对实力。然而,世界体育发展不仅限于奥运项目,还包含着许许多多非奥运项目。这些非奥项目很多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样寄予着人们无限的期望。在实际生活中,非奥运项目的发展却是屡屡受阻,影响着中国成为真正的体育强国。本文结合当前我国非奥运项目发展现状,分析了非奥运项目在我国群众基础广泛、生命力顽强,很多项目具有时代特征及成熟的商业运作模式。同时也指出当前非奥运项目发展面临诸如经费来源不足、体制政策倾斜有限、项目发展参差不齐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非奥运项目发展需要稳步推进项目的重组进程、增加外部资金来源、逐步减少对政府的依赖、建立非奥项目服务中心和相关配套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摘要:在自建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2年伦敦奥运会和2016年里约奥运会3个语料库的基础上,利用语料库语言学的分析工具Keywords工具,对英国主流媒体BBC关于2008-2016年三届奥运会的中国报道进行分析,旨在探索中国国家形象在英国媒体的呈现特点和变化趋势。研究发现:BBC奥运报道中的中国形象呈现出奥运历史不长,但实行举国体制,发展较快、迅速崛起的体育强国形象;重视奥运,强烈的民族骄傲和民族自觉意识且友好的民族形象;诚信存疑、承载国家压力而奋力拼搏成为国家机器下的棋子但又慢慢呈现多元个性的运动员形象;及重视奥运,金牌至上、经济飞速发展,但环境污染、人权自由、网络安全、社会问题居多的政府形象。另外,BBC媒体在有关中国的新闻报道方面的一个变化趋势是,从以负面新闻报道为主到在尽量及时的反应速度和客观中立的立场下,以提供“事实性新闻”和“平衡性新闻”的方式报道中国,反映出外媒涉华报道日益多元化的现状。探析外国主流媒体在报道奥运赛事过程中所折射的一国国家及民族形象;为我政府的对外关系决策提供参考,为构造和建立一个有利于中国发展的国际形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我国非奥运项目数量庞大、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且百姓喜闻乐见,但其发展不能仅仅依赖于国家,将其推向社会可以得到更快的发展。由于国家政策导向等原因,非奥运项目走社会化发展模式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对非奥项目发展现状的调查,找出发展滞后的原因,并以此提出相应的观点,从发展模式、资金来源、项目建设等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促进非奥运项目的普及与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2016年俄罗斯奥运代表团被爆出大规模使用兴奋剂之后,兴奋剂滥用再一次成为了国际竞技体育中大众关注的焦点.基于竞技体育赛场上兴奋剂滥用的历史可以看到,运动员主动或被动的使用兴奋剂,则往往与急功近利的结果中心论和大国之间政治博弈的内在需求有关.大国之间的暗流涌动的政治博弈最终演变成了国际竞技体育赛场上运动员获取金牌数的较量;金牌所象征的综合国力、国民体质、国家荣誉使得一部分过分重视政治利益的国家和团体藐视竞技体育的本质内涵、奥林匹克体育精神,利用兴奋剂来获得赛场上的胜利,而在赛场背后,则彻彻底底的破坏了竞技体育本身所应该具有的内在价值.在针对世界政治博弈阴影下的竞技体育兴奋剂滥用这一主题,利用献资料法和逻辑推演法对政治力量在竞技体育中产生的影响与现实进行梳理,并且深入分析兴奋剂滥用对竞技体育的正常发展造成的巨大破坏,再从可行性与可实践角度对反兴奋剂与去竞技体育的政治化中获得改革路径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从近3届奥运会和2022年世界摔跤锦标赛的奖牌分布分析摔跤项目的世界竞争格局,提出我国摔跤在新奥运周期的备战举措。结果表明:世界摔跤竞争格局为:俄罗斯、日本、美国保持金牌垄断地位,位列第1集团,中国等位列第2集团,德国等位列第3集团。女子摔跤:日本一枝独秀,其他国家很难与之抗衡;男子古典式摔跤:俄罗斯、古巴和伊朗形成三足鼎立,群雄四起;男子自由式摔跤:俄罗斯和美国具有显著的金牌优势,其他欧洲和亚洲国家也具有一定实力。摔跤强国俄罗斯、日本和美国在奥运会上屡获金牌与国家政策扶持、后备人才选拔与培养、强化科技助力等工作密不可分。建议:1)打好世锦赛和奥运资格赛,赢得更多的奥运入场券;2)积极对接国家摔跤队的信息需求,加强主要竞争对手的信息情报服务工作;3)推进摔跤后备人才梯队建设,夯实人才厚度;4)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提升科学化训练水平。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第23-30届奥运会金牌区域及项目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奥运会金牌分布区域优势明显,欧洲为金牌强势区,北美洲、亚洲为金牌优势区,大洋洲、非洲、南美洲为金牌弱势区;各洲均有金牌强势国家、金牌优势国家和金牌弱势国家;金牌强势区中,欧洲除对抗隔网项群男女均较弱外,在各项群中优势都很明显,且男女均衡。金牌优势区中北美洲男女速度性项群、亚洲男女对抗格斗项群获金牌能力持续、稳定,但其它项群获金牌的能力较弱。金牌弱势区中大洋洲、非洲仅耐力性项群男女呈发展态势,南美洲男女多个项群至今还无缘金牌。  相似文献   

11.
赶超式发展是我国竞技体育在特殊时期的历史选择,一直服务于国家形象的塑造、政治发展、制度建设等方面。作为一种发展战略,赶超式发展依靠举国体制保障,运用三级训练模式,实践着奥运争光计划,为我国跻身世界竞技体育强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与保障。在社会转型的新阶段,赶超式发展与社会发展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相适应:与市场经济体制脱节、政治色彩浓重、金牌主义至上等特点,增加了国家的负担。在建设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竞技体育的赶超式发展也要适应社会的新变化,做出新调整。  相似文献   

12.
收集了迄今为止有历史记载的800m、1500m奥运会金牌成绩并进行分析,结合曲线回归拟合对发展趋势和第29届奥运会成绩进行预测,对中国奥运奖牌发展战略和对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内容研究,分析媒体对大型媒体事件报道方式的改变及新的报道特点.通过构建<人民日报(海外版)>相关报道的国家形象图谱和分析国内媒体如何提高中国的国家认同的研究表明:我国媒体在奥运报道中改变了过分强调金牌的报道模式和"宣传式"的报道方式,更加注重对奥运精神、中国文化的传播和以人为本、以受众为本的报道方式.从而塑造中国积极进步、和平崛起的大国形象,加深受众对中国的国家认同力.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上海世锦赛和罗马世锦赛竞技游泳的成绩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两次世锦赛成绩差异较大,但是上海世锦赛是在伦敦奥运周期的前一年举行,并且是禁用"鲨鱼皮"高科技泳衣之后的第一次世界大赛,成绩相对于伦敦奥运会更具有说服力。美国队的实力继续巩固实力和扩大统治范围,男女混合泳、男子短距离自由泳、女子蛙泳和接力项目优势明显,上海世锦赛获得15个奥运项目金牌势必使美国在伦敦掀起夺金狂潮;澳大利亚继续北京奥运会后的低迷状态,男女优势项目都荡然无存,但是本届世锦赛2金8银的成绩说明澳大利亚依然具有较多的夺金点;西欧传统游泳强国逐渐复苏,上海世锦赛9个奥运项目的 11枚金牌使其在伦敦奥运会以团体夺金的实力来阻挡美国夺金的步伐;中国队本届世锦赛表现抢眼,传统的女子优势项目蝶泳、仰泳继续保持领先,两枚男子长距离自由泳项目的金牌使中国队出现巾帼须眉共同进步的场景,也增强了中国队在伦敦奥运会夺金点和信心;南美洲和非洲依然是靠少数优秀运动员的闪光在世界大赛夺取金牌,对世界游泳格局没有形成真正的威胁。  相似文献   

15.
在备战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时代背景下,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日本备战东京奥运会的举措进行研究。认为日本提升竞技实力的措施包括:设立专门备战管理机构,调整备战机制;颁布奥运支持政策,制定金牌强化计划;加大资金投入,助力奥运备战目标实现;制定竞技人才提升计划,挖掘潜力人才等。日本打造了针对性的训练、保障、服务“一体化”备战体系;完善了政府主导的目标“导向性”备战计划体系;构建了选材、培养、训练、保障“全面化”备战援助体系。提出坚持实施举国体制,充分调动国家和社会资源服务奥运备战;创新传统奥运备战模式,优化优秀竞技人才选拔机制;夯实传统优势项目,统筹发展各类运动项目;加强科技助力奥运工作,重视情报信息挖掘;以项目改革为基础,重视提升男女混合奥运项目水平。  相似文献   

16.
当刘翔以12s91的最快速度取了2004年稚典奥运会的110m栏金牌后,“刘翔现象”就在神州大地轰然兴起。当刘翔及其教练“被迫”打算出国训练时,人们才开始意识到这种中国式的“后奥运虚耗”已经对金牌运动员的运动生涯产生了很多不利的影响。这种“后奥运虚耗”现象已到了需要有关方面加以规范、引导的地步。期望能为减轻中国“后奥运虚耗”的不良影响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奥运会我国奥运优势项目、潜优势项目备战策略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通过综合现状,备战2008面临的基本形势,2008奥运参赛目标以及参赛策略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认为:1)遵循竞技体育训练、参赛、组织和管理等的规律和特点,在继承和发扬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是巩固我国竞技体育国际地位并在2008奥运上实现新跨越的历史责任和时代要求.2)备战奥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种要素和矛盾错综复杂、交织连接,只有抓住关键环节,解决主要矛盾,整合优势资源,发挥制度优势才能圆满完成2008奥运的各项参赛目标和任务.3)围绕"挖掘和拓展优势项目,形成奥运优势项目集团优势;发展和突破潜优势项目,形成新的金牌增长点"的备战思路,把握竞技体育的竞争实质,系统整合优势项目资源,挖掘优势项目潜力,提高核心竞争力,拓展优势项目和潜优势项目群组.  相似文献   

18.
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中国体育报》为例对我国媒体奥运报道"刻板印象"的变迁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奥运报道与21世纪尤其是北京奥运会的报道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媒体奥运报道呈现以下"刻板印象":"唯金牌论"、"唯中国论"、"英雄主义"、"运动员被看作民族象征";进入21世纪尤其是北京奥运会,媒体报道的"刻板印象"发生了变迁:"聚焦金牌但不拜金"、"突出中国,兼顾世界","英雄主义"得到弱化、"运动员被看作情感主体"。并对这一变迁进行了社会学解读:1)时代背景:时代的变迁是奥运报道"刻板印象"变迁的重要推手;2)外部原因:"消费社会"人们对媒体的需求"多元化"使然;3)内在原因:媒体对"奥林匹克精神"理解的深化;4)专业运作:媒体运作的专业化促进了"刻板印象"的变迁。  相似文献   

19.
中国体育发展战略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战略目标,建设体育强国的是2008年奥运会后中国体育新的战略目标。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中国体育的的坚实基础,在中国和广东省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形势下,广东体育要从追求奥运会、全运会的金牌数量和排名名次转变到保持相对高的竞技体育水平、注重提高全民族的体质、提高体育发展的科技含量、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20.
奥林匹克圣火传递是严格按照奥运会相关规定和协议进行的制度化活动,是奥林匹克运动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形态.透视圣火传递的演变发展,实际上是从另一个独特视角探讨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历程.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以历史视角对奥林匹克圣火传递进行追溯与回顾.古奥运时期,传递火把以宣传"神圣体战"为目的,宗教氛围浓厚.古希腊崇尚神人同形论,古神话和现实英雄主义相结合,以及人类对火的图腾膜拜,为现代奥运会圣火传递的产生提供了溯源基础.现代奥运会的圣火传递经历了酝酿萌芽、仪式形成和创新发展3个阶段.在此基础上,对传递活动进行特征解读:奥运圣火寓意深刻,成为凝聚奥运精神的独特象征;传递方案构思创新,体现主办国文化理念;圣火传递影响巨大,规模日益"全球化";圣火点燃推陈出新,成为开幕式点睛之笔;圣火传递对奥林匹克运动自身发展以及主办国产生重大影响;火炬研发体现奥运发展历程,追求科技与人文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