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屈原是我国先秦时期的伟大诗人,他诗歌创作的风格和表现手法灵活多样,其中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和创造的新诗体推动了诗歌的发展,他的爱国精神和不屈的战斗精神激励人们。为了让更多的人掌握屈原诗歌的创作特点,从诗歌的主题、创作风格、表现手法和语言运用来展现屈原诗歌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美国非裔诗人罗伯特·海登在诗歌中大量运用儿童题材和儿童视角进行创作,儿童书写成为其诗歌文本中的重要内容。在海登诗歌中,儿童作为主体来书写现实社会,从儿童的经验和体验出发来表现成人世界;儿童还作为书写客体,成人关注并观察儿童,以诗歌记录了儿童生活和儿童形象。海登诗歌中的儿童书写呈现了儿童视角与成人视角之间强烈的反差,反映了他对儿童独特认知方式和精神世界的深刻体认,丰富了海登诗歌进行社会表达的艺术视角,表现了诗人宽广的世界主义视野,抒发了诗人普世人文关怀的世界主义以及追求全人类幸福和世界大同境界的世界主义的创作思想。  相似文献   

3.
弗罗斯特是美国二十世纪深受读者喜爱的诗人。他根植于新英格兰这块土地,在传统诗歌形式的基础上,以简单质朴的语言,琅琅上口的韵律,大量的象征手法,创作出大量的朴实无华中蕴藏着深刻的生活哲理的诗歌,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4.
文学评论界对卡明斯的诗歌评价有争议,有人认为他只是一个玩弄文字游戏的怪才,更多的人认为他是美国现代实验派诗人的佼佼者。卡明斯在创作现代诗歌的时候,找到了一种新的表达法——用字母和诗行作为他画诗中的点和线,以诗为画,使他的诗歌产生了强烈的视觉效果,读者能在他的形式背后找到他的significance。他拓宽了诗歌的意义,强化了诗歌的视觉效果。可以说卡明斯是美国现代派诗人探索新的表达方式的先驱者之一。  相似文献   

5.
【内容提要】杰姆士·赖特的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美国社会下层人民的苦难。在创作道路上,他由继承英语诗歌的传统转向世界各国诗歌学习,对超现实主义流派以及中国古典诗歌尤其感兴趣。由于他的创作吸收了世界各国诗歌的优秀成果,赖特的诗歌在体裁及形式上显得丰富多样。他的创作经验表明,当代世界各国诗歌互相学习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6.
朗费罗认为美国诗歌的创作与本土化密切相关。没有本土化的诗歌因素很难代表美国文学走向世界。朗费罗自始至终将诚实勤奋、使命意识、"天职"这些清教的思想贯穿在他的诗歌创作中,为美国诗歌本土化创作探索一条新路。朗费罗诗歌本土化写作实践探索将清教思想作为美国精神的一个部分,同时为美国文学民族化奠定基础,而这些又与朗费罗的家庭教育背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朗费罗作为美国第一个职业诗人,他的诗歌为我国新诗诗人所接受并译介,这是我国当时社会变革的内在动因,同时他本人的诗歌特质和主张也契合我国当时诗歌革命的特点和宗旨。因为他的诗歌平实、淳朴、甜美,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又有人生哲理,这些为我国新诗诗人广为接受并对他们的新诗创作产生了不可抹杀的影响,主要有新诗意识的启蒙、新诗创作技巧的借鉴和新诗题材、形式的模仿。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美国后期浪漫主义诗人朗费罗的《箭和歌》的解读,体味其诗歌的音乐性和哲理性,把握他对诗歌的理解及其创作理念,再次领略诗歌的神韵和魅力。  相似文献   

9.
艾米莉·迪金森是美国现代诗歌的先驱,一生中创作了1775首诗歌,其中的主题包括“死亡”和“永生”。本文依据诗歌作者的生活背景﹑情感经历,及其死亡诗中的不朽之作《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待死亡》来反映她对于“死亡”和“永生”异于常人的思索和见解。  相似文献   

10.
唐佳欢 《海外英语》2014,(21):210-211
埃德娜·圣·文森特·米莱是美国20世纪重要的女抒情诗人之一,也是美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作家。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抒情诗歌,写创作了许多关于解放女性问题的诗歌。《新生》作为米莱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米莱在诗歌上的创作才能。《新生》讲述了一个在肉体和灵魂都已死亡的人是如何通过自然的洗礼而重获新生的。米莱在《新生》中采取了传统形式,但她表达的内容却是现代的。该文就米莱对一场雨的描写及这场被作者拟人化了的雨在其创作上的用意进行分析,来探索米莱在诗歌上的创作才能。  相似文献   

11.
埃德娜·圣·文森特·米莱是美国20世纪重要的女抒情诗人之一,也是美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作家。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抒情诗歌,写创作了许多关于解放女性问题的诗歌。《新生》作为米莱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米莱在诗歌上的创作才能。《新生》讲述了一个在肉体和灵魂都已死亡的人是如何通过自然的洗礼而重获新生的。米莱在《新生》中采取了传统形式,但她表达的内容却是现代的。该文就米莱对一场雨的描写及这场被作者拟人化了的雨在其创作上的用意进行分析,来探索米莱在诗歌上的创作才能。  相似文献   

12.
诗歌意象,作为诗歌的艺术单位和诗歌审美的个体特征。是诗人生活体验的表达,审美情趣的体现,创作个性的媒介,也是诗人生命意识的寄寓,文化精神的蕴涵。意象的创造和组合源于诗人作为一个“自然人”和作为一个“社会人”的双重心理体验和文化积淀。荣格(Carl Gustav Jung)说:“一位具有特殊艺术才能的作家,他的精神生活所具有的集体性,通常都远远超过个性。  相似文献   

13.
罗伯特·弗洛斯特是一位广受读者欢迎的美国诗人,他的诗歌独具风格,且主要是从田园风光和农村生活的题材,并由此对人生的奥秘进行了探索和提示。《没有选择的路》则充分体现了诗人的创作风格和题材类型。  相似文献   

14.
诗人艾米莉·狄金森一生创作1775首诗歌,其中600多首以"死亡"为主题的作品成为她所有诗歌的精华,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标新立异的创作特点。本文以心理研究为依据,立足19世纪美国时代背景,从诗人的生活环境、创作经历、宗教影响三方面入手,阐释诗人"死亡诗歌"的创作动机。  相似文献   

15.
高兰是我国抗战时期著名的朗诵诗人。他不仅在朗诵诗创作方面卓有成就,还对朗诵诗理论进行过较深入地探讨和思考。高兰关注并提倡朗诵诗通俗化和大众化:诗人力应深入群众和生活,选择群众熟悉的题材,运用通俗易懂的诗歌语言来实践朗诵诗创作,从而表达人民大众的现实情感;诗人在追求朗诵诗通俗化和大众化的同时,也决不能忽略对诗歌的艺术处理。  相似文献   

16.
弗罗斯特是20世纪美国最负盛名、最受人爱戴的诗人。他的诗歌多以自然界的景物或普通人的生活事件为素材,具有某种象征意义或讽刺意义,赋予诗歌以深刻的内涵和发人深思的哲理。他的诗歌时而描绘景物,时而针砭时弊,语言时而幽默,时而辛辣,其象征手法的运用在揭示主题、增强诗歌效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元结在永州的创作地位和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结在永州工作生活近十年,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他在永州创作的补察时政诗歌和开拓性的散文对后世产生了许多影响。  相似文献   

18.
斯威夫特的诗歌一反传统诗歌的创作特点,将真实生活中的丑陋作为创作对象,并通过对丑的真实再现,抓取真实生活中的片段,揭露人物所处环境的丑陋,体现了他的人文主义关怀.其诗歌中的审丑艺术,促进了社会的改良、人性的完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魏晋文人曹植所处时代的风尚,他的生活经历和他前后期诗歌的思想内容,以及其诗歌的艺术表现方法,说明了作家创作个性的形成受主观、客观诸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生活在唐朝安史之乱时期的诗圣杜甫.其创作的诗歌被后人喻为“诗史”。因身逢乱世,他所创作的诗歌中也自然而然地反映出许多人生悲剧。本文就此展开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