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结构化学中处处都蕴藏着美,通过进一步的审视,它还有很多可发掘的美:结合美、假设美、对称美、外延美等。结构化学中的美,只有通过教学过程的应用,才能把美展露出来,发挥它的感召力。发掘结构化学中的美,对锻炼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8,(38):68-69
通过闽南传统建筑实地考察和测量,分析它的几何之美、数列之美、运算之美及黄金分割美,发掘闽南传统建筑结构中的平行与垂直关系、等差数列关系以及蕴含的黄金分割美,从而说明闽南传统建筑的数学之美。  相似文献   

3.
现代教育要求,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化学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美、鉴赏美,以美的创造来了解化学现象,以美的想象来感悟化学知识,以美的形式来揭示化学规律,以美的意境来领略化学真谛。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发掘方方面面的美的素材,捕捉每一个美的机会,潜移默化地进行审美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应注重发掘和利用蕴藏在初中语中的美育资源,寓美育于语教学之中。首先要发掘和利用课中的自然美资源:其次,发掘和利用课中的人物美资源;再其次,发掘和利用语中的语言美资源,从而提高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英语作为知识性、思想性和审美性兼有的基础学科,其教学的首要原则应是“文道美”的高度统一。美是无处不在的,英语课堂教学也不例外。我们应该充分发掘教学过程中的美育因素,让学生通过感受教师教学之美和教材内容之美,培养他们发现美、认识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英语作为知识性、思想性和审美性兼有的基础学科,其教学的首要原则应是"文道美"的高度统一.美是无处不在的,英语课堂教学也不例外.我们应该充分发掘教学过程中的美育因素,让学生通过感受教师教学之美和教材内容之美,培养他们发现美、认识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数学美具有在语言、体系、结构、模式、形式、思维、方法等各方面的丰富表现形式。数学审美教育就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感受数学美,培养学生对数学美的热爱,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数学教师要以审美的眼光和激情去充分发掘教学内容所蕴含的科学美,并把它同典型的材料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之熏陶,感染学生。要锤炼富有感染力的美的教学用语,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威力和魅力;要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和剖析问题,用美的数学方法论进行审美教育;要主动进行数学审美资源的开发,别让美丽悄悄溜走。  相似文献   

8.
忽视人文精神教育是当前医学教育中的一个通病,化学教育中则更甚.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无论如何离不开以诉诸人的感性形式为特征的美与审美的运用与创造.医学美的发掘和审美素质的培养是医学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内容.加强人文精神教育必须充分发掘化学学科中的美,转变化学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如何寓美育于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通过作品分析发掘人物形象美,提炼生活美、感受自然美;注重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0.
如何寓美育于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通过作品分析发掘人物形象美,提炼生活美、感受自然美;注重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1.
口语美刍议     
社会的发展使口语表达倍受人们的重视 ,因此 ,如何创造口语美也就成了说不尽、道不完的话题。本文从语音、语意、语境、修辞、态势等五大方面着手 ,提出了口语美的标准 ,并探讨了口语美的途径 ,以期能给口语表达者带来一定的帮助 ,并使其口语表达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列出数学美的四种特征,分析它们在数学解题中的作用,同时提出利用数学美教学的一些思考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笔者自身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经验,积极引导学生从高中数学中发现数学的自然美,简洁美,统一美,对称美,奇异美,让学生享受数学所带来的快乐,从而乐于学数学。  相似文献   

14.
物理学并不是抽象、枯燥的纯理论科学,她无时无刻不在从各个方面闪烁着“美”的光彩。物理学家对真理的探求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追求和完善美的过程,美是真的最高境界。物理教师应当把物理学中及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美的东西挖掘出来,用美的东西感染和打动学生,让学生在物理课堂上得到美的熏陶,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大学物理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美的产生与美的形式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古希腊雕塑中二者既是密切联系的,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二者在形成和发展中不仅有相同的基础和动力,而且社会环境在它们各自的产生及其发展过程中同样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美的形式在美发展的过程中并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积极的反作用和相对独立性.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相互推动.  相似文献   

16.
新月派主张诗歌创作的音乐美、建筑美、图画美,这种审美观念影响了戴望舒的诗歌创作,从而形成其诗歌音乐美、节制观。情绪化的审美特点。  相似文献   

17.
抽象的数学中处处存在着美,数学之美主要来自三个方面:数学本身内在的美;数学表现的形式美;数学运用的功能美。数学教育的人文之美在于,数学教育可以培养人们的思维能力;数学教育可以提高人的思想品质;数学教育有功可培养人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8.
层次美试探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有层次的,所以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美,以及对自然美进行创造和再创造的结果——艺术美也是有层次的。层次美在现实美和艺术美当中普遍存在。从层次美的视角研究美,将引领我们进入审美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9.
美国19世纪作家爱伦.坡的作品常以死亡为主题。他笔下的死亡充满了悲伤之美、恐怖之美和浪漫之美,他认为死亡之美才是极致之美。他如此钟情于死亡之美,有这么深的死亡情结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很大的关系。他对死亡的描写也体现了他在失意的人生中对美的渴望与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