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和学生要平等的进行对话。教和学是师生对话互动的一个过程。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性地满足于"讲授"而剥夺了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教学中只有教师的"独白"而几乎没有学生的声音,没有学生与教师的"对话",也就没有了学生思维的主动发展。为思维而教的教学方式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师独白",而走向教师与学生"对话",由"独白式教学"走向"对话式教学"。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教学中,只有教师的"独白"而没有学生与教师共同实施的"项目",也没有学生思维的主动发展。课程改革运动的降生打破了传统的"教师独白"而走向教师与学生"共同操作",由"独白式教学"走向"项目驱动式教学"。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社会态度。  相似文献   

3.
王俊 《文教资料》2011,(7):137-138
对话教学应走出教师独白式教学的樊篱,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而这并不代表教师地位的削弱,反而是对教师对话素养的挑战。因此,教师在对话教学中不仅要改变自己的角色,而且要培养对话思维,并合理安排自己的职后再教育,提高教育理论水平。  相似文献   

4.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考形式、内容同教师的讲义差别不大的题目时,成绩较高,而考灵活运用时,成绩偏低,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原因恐怕在于教学中只有教师的独白,缺少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学生的思维得不到主动发展。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课堂教学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师独白,走向教师与学生对话,构建思想交流和心灵沟通的新型课堂。  相似文献   

5.
"独白"式教师专业发展思维本质上体现的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控制教学、控制学生、控制知识的技术思维,因其内在的偏执导致了教师专业发展陷入机械、孤立、平面化、单向度的困境。基于"对话"视阈,从对话、建构和创生等思维取向重新审视教师专业发展,通过强化教学反思,突出教学的自我理解,构建教学共同体等路径实现教师专业发展从"独白"到"对话"的思维转换。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政治教学,教师以权威者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几乎霸占了学生的课堂语言权,掠夺了学生的思考权。即使偶尔师生间进行对话,也仅仅是“老师问,学生答”,且对话内容基本上是教师圈定的标准答案。师生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主宰者与被主宰者、传授者与接受者的主客体关系,师生间的对话只停留在语言形式上,而不是深入到彼此之间的精神领域。这种“独白”式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教育教学发展的要求。时代呼唤对话,教学呼唤对话,政治课教学更须从教师“独白”走向师生“对话”。[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话”正成为语文课堂教学中一道亮丽的景观。和以往的“独白式”教学相比.对话式教学给课堂注入了勃勃生机,教师摘下了知识权威的面具.在与学生的平等对话、交流中给学生以智慧、情感的启迪,形成了积极的人际交往和情感体验.课堂上洋溢的是思维碰撞的激情,教学更富有灵性。然而,必须引起注意的是.由于观念的偏差、认识的局限.对于对话教学的理解和实践是形形色色的,从而出现了很多虚浮和无效的对话。缺失了对话教学的真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某种意义来说,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完整的思维过程。历史新课程倡导历史课堂教学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呼唤教师教学方式从传统的“独白式教学”走向“对话式教学”。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独白式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通常只是教师单方面的知识传授,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致使原本应该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变得了无生趣,也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行,与传统独白式教学相对的对话式教学逐渐开始受到关注,并得到广泛地运用.不过,对话式教学并不反对讲授,只是更强调师生关系的平等性,让教师、学生、文本(即课文)三者之间进行精神上的沟通,使得师生对文本产生共鸣,从而深刻地理解文本,从而提升教学质量.由此可见,有效的对话式教学是建立在潜心会文的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10.
教学方式的变革:由异化到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白式"教学造成了教育的异化,造就学生的"高分低能".教育的回归在于教学方式的转型,即由"独白"走向"对话".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决策和教学评价能力对于改善教学方式、促进师生互动和提高学习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方式从"独白"到"对话"的过程中,教学必将回归其多姿多彩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语文教学是“互动”,是一种“沟通”与“合作”,是教师与学生围绕“教学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教师习惯性地满足于“讲授”而剥夺了学生对话的机会,没有学生与教师的“对话”。也就没有了学生思维的主动发展。几年来的教学经验证明,必须打破传统的“一言堂”,走向“对话式教学”,才有利于学生主体的凸显,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语文教学是“互动”,是一种“沟通”与“合作”,是教师与学生围绕“教学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教师习惯性地满足于“讲授”而剥夺了学生对话的机会,没有学生与教师的“对话”。也就没有了学生思维的主动发展。几年来的教学经验证明,必须打破传统的“一言堂”,走向“对话式教学”,才有利于学生主体的凸显,  相似文献   

13.
王滢 《考试周刊》2013,(83):33-33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话教学已经成为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传统的独白式的教学受到了很多人的诟病.要改变现状就必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推行对话教学,真正发挥学生在对话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对话教学打造高效的语文阅读课堂。本文探讨了对话教学在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杨伟  郭丽萍 《考试周刊》2013,(30):44-45
师生关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处于独白地位,师生关系单一、冷漠,缺少对话与交流。主客体思想的对立与使得教师与学生关系异化。时代的进步,文化的变迁,教师独白的地位受到冲击,应运而生的是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学中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与互动,是双方共同在场,共同参与,互相"倾听",互相"接纳"的过程。对话和互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思维方式,促进了教学中"我—你"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高效课堂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5.
钱锋 《成才之路》2013,(6):53-53
对话教学是一种与传统的独白式的教学方式相区别的新型的教学方式,它的特点在于强调教学活动中双方之间的相互沟通与交流,同时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平等,充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比较符合初中英语教学的特点。笔者在分析对话式教学作用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求师生平等对话是相对于传统教学中教师"满堂灌"的"独白式"教学方式而言,它力求通过对话理念的引入,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由于部分语文教师对于课堂对话理念理解的偏颇,对话教学的误区时有存在。本文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实例,讨论了如何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对话"。  相似文献   

17.
对话教学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被大力提倡,它革新了传统的"独白式"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它使教师更加关注学生自身的发展,是当代教师必备的一种教学精神。思想性和人文性是思想政治课的本质特征。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独白"式的教学使学生认知与情意相分离、认知与行为相脱节的现象普遍存在。独白式教学面临的危机与困境,说明了它已无法继续担当思想政治教学主导方式的角色,思想政治教学理应从教师"独白"走向师生"对话"。  相似文献   

18.
戴红 《成才之路》2013,(26):54-54
在"对话"日渐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生存状态时,一种新型的现代教学理论"对话式教学"也逐步形成。对话式教学是一种相对于传统"独白式"教学而言的,以"沟通性"的"对话"为其本质的教学。对话式教学情境的构建要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一、以人为本,平等对话师生之间的关系应是平等的,这是对话教学的前提。在对话教学中,教师把学生看作是一个与自己一样,具有独立人格和思想的个体,要用心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各抒  相似文献   

19.
著名教育家弗莱雷说过: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就没有了教育。对话教学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注重师生交流、情感的融合,与现代教育观念相符合,随着课改的深入,对话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青睐。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改变过去传话、独白的方式,让学生在对话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那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对话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呢?本文主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对话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施谈谈自己的看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由于受"独白式"教学的影响,高校法学专业课程教学方式有待突破性的改革,教师单方面讲解、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独语状态,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教学的本质。本文从对话式教学无法很好开展的原因着手分析,并探索了如何实施法学专业课程对话式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