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首先探讨了"图书馆权利"的术语之思之辩,其次论述术语与价值:"图书馆权利"的术语之思;再次论述技术与价值:"图书馆权利"的价值之思;最后论述"权利"的普泛价值:"图书馆权利"的价值之重。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新闻的价值判断?我们这里所涉及的"新闻的价值判断"的概念,并不等同于一般意义的"新闻价值判断"。所谓"新闻价值判断"是指对新闻事实所能引起的社会关注度,对受众所能产生的影响的判断。而这里所说的"新闻的价值判断"除部分包括了对新闻价值的判断之外,更注重于新闻事实本身所蕴含的是非曲直、逻辑关系、价值取向的判断。具体工作中,新闻的价值判断贯穿于选题、采访、写作、审议、编辑以至付印刊发的全部过程。需要判断的内容也无所不包,往往需要随机确定,正所谓具体问题具体  相似文献   

3.
李易宁 《图书馆》2015,(2):23-27
针对我国关于图书馆核心价值问题的研究现状,通过文献调查的方法,对已有的研究成果中最具影响力的文献10%左右的主要观点进行分析。在对已有研究成果的争议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对"核心价值"的源起及其在图书馆行业中的普遍理解加以分析和总结,提出对"核心价值"与"图书馆的核心价值"本义是对价值观的研究,但在我国的研究中对"核心价值"的含义并未明确界定;而在数量上,对"价值"的研究占据了绝对多数的地位,显示了行业内研究图书馆核心价值问题的内部驱动力。图书馆的价值由图书馆的利用者与馆藏间的相互吸引力而产生,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则是对其作为社会机构的社会职能的本质回归。  相似文献   

4.
论文以新的媒介环境为参照,重新界定了作为价值客体的新闻范围,并说明了讨论"新闻的价值"的新根据与新理由;论文立足"新闻的价值"研究主题与研究方向,从价值主体、价值客体、价值关系、价值分类等角度,分析阐释了关于"新闻的价值"研究在当前应该进行的方法论调整与转换。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2021,(11):32-42
《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一文引发了学界对"算法专制"的反思。在算法有形"技术之手"之上是无形的"价值之手"。把算法置入平台多边价值交换体系中,对算法物质属性进行媒介政治经济学追问,将揭示算法是信息经济体系的"价值中介"。作为技术"商品",算法的特殊性在于其价值交换具有"多边性"。在算法物向价值转变的过程中,价值交换成为了社会关系形式,算法背后的劳动被抽象化,系统中的人和物都失去了自身的特殊性与独立意义。最终,在多方价值博弈之后,处于价值系统中最弱势的一方将陷入结构性贫困。  相似文献   

6.
燕辉  常安 《图书馆建设》2012,(6):5-8,12
图书馆价值可分为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其中社会价值强调图书馆的"社会贡献",自我价值是图书馆对自身发展需要的满足。图书馆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在根本上是统一的,即自我价值的满足可以促进图书馆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提高,从而促进图书馆社会价值的实现。图书馆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程度越高,图书馆社会价值就越大。学界关于"读者第一"还是"馆员第一"的论争需要遵循这样的思路进行研究,将二者统一并融合起来。  相似文献   

7.
新闻价值的时新性与宣传价值的时宜性之间分别强调了"抢"和"压"的价值要素,在新闻报道过程中时不时出现冲突状况。如何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平衡"时新性"与"时宜性"的天平,值得新闻从业者重视。时新性与时宜性关于新闻价值的时新性,许多专家学者都发表过自己的看法:早在新闻学兴起之初,北京大学新  相似文献   

8.
吴菲 《现代视听》2012,(9):18-22
本文从哲学层面认识新闻价值及其属性,通过对比新闻价值"约定俗成"的五个属性,深入探析新时期新闻价值属性的变化。本文认为,新时期下新闻价值属性在内涵上有所延展,侧重点上发生变化,并出现了新的属性形式,新闻价值属性的变化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社会性,同时也存在"度"的问题。若把握不当,新闻价值属性的异化会使整个新闻传播活动发生错误偏向。  相似文献   

9.
<档案管理>2009年第6期刊登的归吉官先生的<关于档案价值与档案客体价值的思考>(以下简称"归文")一文,提出了"档案客体价值"的概念,并"就档案价值与档案客体价值的内涵及其关系进行探讨".笔者有不同的看法,与归吉官先生商榷.  相似文献   

10.
媒介素养教育自倡导、开展以来,因开展的动机和程度多有差异,所采取的方式、方法也不尽相同,形成了多元化的价值取向。无论是起初的"保护主义"价值取向,还是后来的"超越保护主义"价值取向,随着各国媒介素养教育的本土化进程而演进。媒介素养教育最终的核心价值取向应该是"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媒介观,促进媒介生态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刘亚玲 《图书馆论坛》2012,32(5):6-9,56
针对传统图书馆学元理论中存在的研究对象"迷惘"、终极价值"悬置"、思维方式"混乱"、逻辑关系"断裂"等现象,从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哲学基础、方法论、逻辑起点、终极价值等几个核心问题入手,对该学科元理论进行重新定位和思考,以期实现图书馆学终极价值和研究范式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杨晓帆 《东南传播》2015,(12):153-155
人文价值,即尊重人性,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对外新闻报道的人文价值应该体现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理念中,并通过新闻选择、语言组织和传播效果传承并发扬这种基本立场和观点。在新闻实践中,对外新闻报道的人文价值具体体现在对新闻素材的"把关"和"缔构"、对新闻语言的组织与表达、以及新闻传播的目的与效果当中;中国媒体可以通过"以管窥豹、寓情于理""深度挖掘、动态表达""实事求是、平衡报道""多功能融合、交互为王"等方式实现对外新闻报道的人文价值理念,从而在新媒体高速发展的国际大环境下,为重新发掘与认知中华文明传播的核心价值资源与文明特质,做出自己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关系"是都市报价值的基础,"内容"是都市报的核心价值,"用户体验"是都市报的延伸价值。都市报应当充分挖掘自身价值,以定制化、资源化的内容增强用户依赖度,以服务和对话、多样性终端、差异化呈现提升用户愉悦感和价值感。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学生社团档案的价值形态及作用表现,在此基础上,以"完整收集"、"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为三条线索,探索了高校学生社团档案价值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5.
推动图书馆核心价值研究的《中国图书馆学报》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图书馆学报》是认识中国图书馆核心价值研究的重要载体,它所刊载的论文较早提及图书馆核心价值的概念,并讨论了"为社会提供服务"、"保存人类记录"、"教育与学习"、"知识自由与平等获取"等国际图书馆界普遍认同的图书馆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实用和趣味的价值属于私域,权力一般不予干涉,但道德价值就不同了,一旦与"公共伦理"挂上了钩,它便属于公域,权力便可以用"人民"和"社会"的名义对之加以管制,进而限制公民们的某些个人自由与权利。因此,私域价值与公域伦理的切换必须慎之又慎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中国电影在国际传播中的叙事及价值传递问题,本研究选取了1970年至今的61部具有代表性的武侠电影进行了内容分析。研究发现:"复仇"、"争霸"和"奇情"是武侠电影中呈现最多的叙事符号;同时,武侠电影叙事符号在不同的时代也存在变化,总体趋势是"复仇"下降,"奇情"和"争霸"上升;武侠电影比较倾向于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传播,普世价值表达不够;武侠电影的叙事符号及内在逻辑也导致其在价值传递方面不易表现具有普世价值意义的符号;如若提升中国武侠电影价值表达的普世性,还要着眼于故事的叙事逻辑及其叙事方式。  相似文献   

18.
在解析图书馆经济价值评估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的基础上,简述评估方法的理论基础和分析其应用于高校图书馆经济价值评估的可行性,最后从成本效益分析(CBA)的角度,利用"消费者剩余"和"条件价值评估"等方法,结合本土的实际,对高校图书馆的经济价值进行了评估,并探讨了提升高校图书馆经济价值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2015,(1):14-18
现代国家的传媒规制以公共利益作为价值取向和行为目标具有普遍性的意义。公共利益包含了"应然"和"实然"两个层面的含义,规制的"应然"层面是公共利益的价值信仰和诉求,规制的"实然"层面是公共利益的价值溢出和实践。我国传媒规制面临着创新和变化。"变化"的促进传媒产业发展壮大的激励措施和约束机制的完善,"不变"的则是坚守公共利益的应然和实现公共利益的实然。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图书馆用户、用户价值、用户价值构成维度的基础上,提出"以用户价值为中心"来创建图书馆的竞争优势;并进一步从价值网的视角探讨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强调图书馆价值网的核心是用户价值,而用户价值亦是图书馆发展动力支撑系统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