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李求实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杰出的青年运动领袖和工人运动先驱.他革命的一生始终与马克思主义传播思想密不可分,从编辑《中国青年》到主编《日日新闻》《安源月刊》《少年先锋》《飞沙》《上海报》,以及《红旗日报》副刊《实话》等报刊,在揭露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罪行的同时,不断传播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思想,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广大青年学生的觉悟,影响了大批进步青年.  相似文献   

2.
研读江泽民关于编辑工作的论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我国人民带人21世纪的时候,作为党和国家新一代领导核心的江泽民同志高瞻远瞩,对新闻出版事业给予了极大关怀。他的编辑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一系列讲话之中,其时代特征尤为突出。1996年1月2日的《江泽民在接见《解放军报》社师以上干部时的讲话》(下称《接见讲话》)、1996年9月26日的《江泽民同志视察人民日报社时的讲话》(下称《视察讲话》)。可以视为他的编辑理论的专论。江泽民的编辑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的编辑思想和邓小平的编辑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龙文鞭影》的文化传播过程中,编辑主体担任着重要的文化传播者的角色。从文化选择、文化整合到文化传播,这些具体的编辑活动均是在编辑主体思想的指导下完成的。《龙文鞭影》文化传播中编辑主体思想指导下的编辑策略表现在四个方面:教育蒙童的编选原则,传承文化的编辑意图,音韵和谐的编辑体例,情节生动的故事文本。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达一生的编辑活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密切相关.从早年创办<共产党>月刊到创建人民出版社,再到新中国建立后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大纲>,李达的编辑活动熔铸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杨军 《编辑之友》2010,(1):103-105
邓中夏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之一。他在革命生涯里创办并编辑过多种报刊,有着丰富的编辑实践和编辑思想,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6.
从传播看编辑基本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编辑学会于4月中旬在天津举办研讨会,再次就编辑规律等学术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讨,聆听了不少新鲜意见,感到对它的认识渐渐清晰起来。 阙道隆先生在完成《编辑学理论纲要》(《出版科学》2001年第3、4期)之后,集中思考研究编辑基本规律并发表新成果《试论编辑基本规律》(《出版科学》2002年第3期),提出“在文化创造和传播过程中编辑与社会相互作用规律(包括社会制约和编辑能动作用),是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在社会传播环境下表述编辑活动基本规律,这比笼  相似文献   

7.
茅盾的编辑思想对中国现代编辑学的影响极为深远,他的编辑思想在主编《小说月报》期间就颇具雏形。他所坚持的编创结合,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译介西方文学,注重作者队伍建设,突出的读者意识等编辑思想,为现代期刊编辑活动和编辑学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李铁锤 《编辑之友》2013,(1):109-111,122
在陈独秀的报刊生涯中,其创办及协办了《安徽俗话报》《新青年》《每周评论》等十几种报刊,这些报刊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他的平民报刊编辑思想。中国文人向有托物言志的传统,因而,梳理其编辑思想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他的思想。同时,在平民化报刊蓬勃发展的今天,对他的平民报刊编辑思想的研究也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蒙 《出版史料》2011,(2):85-89
胡耀邦的女儿满妹在《思念依然无尽——回忆父亲胡耀邦》一书中写道:"……他时常活跃在报纸这块重要的舆论阵地。父亲也算得上是半个办报人了。"①胡耀邦丰富的报刊编辑实践活动,留给我们许多宝贵的编辑思想。  相似文献   

10.
谢六逸(1898—1945)不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影响的作家,而且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报刊编辑和理论建树颇丰的新闻出版学家。长期以来,人们对他在新闻出版领域里的贡献一直没有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研究。近年虽然渐有文章论及,但也是零章断笺,未窥全貌。有鉴于此,本文在梳理谢六逸先生有关新闻出版实践活动与论述的基础上,对其新闻报刊编辑思想略作探讨。谢六逸是一个对报刊编辑有着独特风格追求的新闻出版学家。他主编的《文学旬刊》、《立报》文艺副刊《言林》、《国民》周刊和《文讯》月刊等,在中国报刊史上都有相当大的影响。这些刊物无疑是他…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在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和奠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基础方面的历史性贡献,强调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中共领导人在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大钊以图书馆为阵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帮助或直接领导北大马克思主义团体和学会成立,引导中国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李大钊在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期间,以北大图书馆为阵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并改革北大图书馆的业务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我国现代图书馆事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朱原谅 《图书馆杂志》2020,(4):50-56,61
掌握古代先贤的读书方法有助于提升目前阅读推广的有效性。通过文献研究法,发现流传的朱熹读书法三个版本源自黄士毅的《朱子语类》、黎靖德的《语类大全》和张洪、齐熙编辑的辅广《朱子读书法》,其内容和编辑思想各不相同。朱熹读书法中蕴含的读书于学者至为重要、读书不在多寡而在于"精"、读书须循序渐进、读书有利于崇德、作文是读书的重要目标等思想对当前阅读推广活动实践、阅读推广人和读者的素养提升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从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图书馆专业人才培养、读者服务工作等方面,阐述了李大钊的图书馆学理论及实践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大钊阅览室系北京大学图书馆于2020年底东楼重启后新创建的特色资源阅览空间,专供阅览和陈列与李大钊先生相关的书刊、实物以及北京大学图书馆收藏的珍贵革命文献。适逢建党百年,将承载革命文化的馆藏革命文献以专藏阅览室的形式单独保存并善加利用,可以向读者和参观者显露出特藏资源珍贵而独特的文献价值与文物价值,展现北京大学图书馆作为党史教育学习基地的引领地位,探索图书馆特藏资源传统业务结合创新科研服务和革命文化教育等功能的范式与进路。回顾并领略大钊阅览室的实践经验,对今后高校图书馆完善和开拓相关工作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郭媛 《兰台世界》2020,(3):128-131,89
李杜,抗战时期著名的爱国抗日将领,自九一八事变后,组建吉林自卫军与日军做斗争。上书国联调查团,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暴行。1933年7月,李杜回国后立即投身到上海进步人士组织的抗日活动中。1937年,寓居重庆的李杜以报刊为阵地,多次宣传有关东北抗日联军作战的消息,为中国抗日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深入开展李杜将军在抗战时期抗日活动的研究,对于丰富抗战史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依托社团开辟基层图书馆读者活动新天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基层公共图书馆举办读者活动遭遇的尴尬出发,介绍了温州市图书馆一系列社团活动情况,总结社团活动运行的成功经验和特性,并指出社团活动的开展是基层公共图书馆另辟蹊径、出奇制胜的一种创新尝试,是对图书馆职能的再诠释。  相似文献   

19.
王之绩一生以诸生终老,事迹不显,虽著述等身,今仅见《评注才子古文》与《铁立文起》。其《铁立文起》一书综论文体,其中赋论占重要地位。赋体“非诗非文,体格大异”之论彰显赋体独立地位;首以大赋小赋分类,且新创以体类、题材、朝代三种方式对赋进行分类;《铁立文起》对赋论材料的搜集与编排对后世赋话的形成不无影响。  相似文献   

20.
论李大钊对近代图书馆制度体系构建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小会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28(1):115-119,125
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期间,李大钊开历史之先河,创导和推动着近现代中国图书馆治理的进程。该文通过对李大钊关于图书馆管理的思想脉络及其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实践活动的探讨,阐述了他有关图书馆管理理念与实践活动对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