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向阳 《体育科研》2011,32(6):76-79
针对上海市中学生力量性素质下降趋势,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方法,从社会与文化、学习与生活、终身体育与课余锻炼、课程设置与课堂教学、体质健康评价与导向等5个层面来归纳研究上海市中学生力量性素质下降的各类原因并探寻其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为了掌握傣族与汉族中学生的身体素质现状,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汉族与傣族中学生的速度素质、耐力素质、力量素质、柔韧素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速度素质方面,汉族男生优于傣族男生,傣族女生则优于汉族女生;在耐力素质中方面,13岁这个年龄段傣族男女生均优于汉族男女生,14、15岁则汉族男女生优于傣族男女生;力量素质方面,傣族男女生总体上优于汉族男女生;柔韧素质方面,汉族男女生优于傣族男女生。  相似文献   

3.
三级跳远是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田径选修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学生参加三级跳远运动为以后三级跳远运动移动速度、专项动作技术、弹性连接的发展和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三级跳远运动技术复杂,对运动员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对中学生而言,三级跳远有利于提升弹跳能力、协调能力、身体柔韧性等。通过三级跳远运动,中学生不仅强身健体,还有利于学习和掌握各项运动技术和技能。几乎所有的运动都是抗阻力的,三级跳远也是如此,力量素质是三级跳远重要决定因素。一、三级跳远力量素质的生理学基础力量素质是体育运动的基础,三级跳远依靠下  相似文献   

4.
力量素质是肌肉收缩克服阻力和对抗阻力的能力。发展中学生的力量素质,不仅能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身体的壮实程度,使身体更加结实、丰满、匀称、健美,还有利于学习和掌握各项运动技术和技能,减少运动损伤。高中阶段是力量素质发展的敏感期,高中体育课应抓住这个  相似文献   

5.
力量和速度是田径运动不可忽视的两大基础素质,如果只利用身体素质训练来提高、促进中学生田径专项水平的快速发展,是不能适应中学生的现实要求的,只有改变传统的训练方式,使力量和速度训练与专项训练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任何动作的完成都要求有相应的力量。力量素质是速度、灵敏等素质的物质基础,力量素质的发展和肌肉的发展是一致的。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上肢力量远不如从前,影响了学生的投掷成绩,单、双杠等项目的教学。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身心的发展规律,提高学生练习上肢力量的积极性,妙用"饮料瓶"代替哑铃杠铃等来提高中学生上肢力量练习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相似文献   

7.
任何动作的完成都要求有相应的力量。力量素质是速度、灵敏等素质的物质基础,力量素质的发展和肌肉的发展是一致的。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上肢力量远不如从前,影响了学生的投掷成绩,单、双杠等项目的教学。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身心的发展规律,提高学生练习上肢力量的积极性,妙用"饮料瓶"代替哑铃杠铃等来提高中学生上肢力量练习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相似文献   

8.
从近几年的中学考核情况发现,粤北地区中学生的实心球达标成绩普遍较差,不够理想。体育达标内容明确规定铅球与实心球两个项目中必须要考核一项,为了提高学生的力量素质,根据中学生身体、生理、心理各方面的特点,应选择综合性的小力量,小强度的素质练习来提高投掷实心球的成绩。  相似文献   

9.
力量和速度是田径运动不可忽视的两大基础素质,如果只利用身体素质训练来提高、促进中学生田径专项水平的快速发展,是不能适应中学生的现实要求的,只有改变传统的训练方式,使力量和速度训练与专项训练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在影响投掷远度的身体素质中,力量素质居于最重要的地位,所以,一般教练员都把发展运动员的力量素质作为提高运动成绩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中学生的身体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因此,安排的力量练习不能过多,强度也不能过大,否则会影响其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而作为业余...  相似文献   

11.
何兴权  易东平  尹松 《精武》2012,(29):17-19
目的:利用网球运动干预中学生身体素质,探讨网球运动对中学生体质健康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实验法对实验组学生进行网球运动干预15周后,对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干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经过15周的网球运动干预,实验组学生所有身体素质指标在实验前后有显著差异(P〈0.01),而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立定跳远、握力、50m、800/1000m成绩提高差值具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实验组学生的身体素质各指标成绩优于对照组。结论:网球运动对促进中学生的上肢力量素质、爆发力素质、速度素质和耐力素质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干预影响效果突出,对学生的柔韧素质干预影响效果不够明显。  相似文献   

12.
正现代的中学生运动员思维活跃,身体灵活,爆发力强,对体育锻炼有很大的兴趣,对跳远运动的学习有良好的身体基础。跳远运动的训练着重于速度训练、力量训练、跳跃训练和技战术的训练等方面,中学生运动员要熟练掌握跳远运动技术并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具备良好的专项身体素质,即良好的速度素质和较好的弹跳力、基础力量、灵活性和协调性、心理素质等。  相似文献   

13.
崔迪 《精武》2012,(32):15-15,17
本文通过对上海市某中学学生柔韧性及力量素质的研究分析,反映该校学生的柔韧性、力量素质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身高、体重均明显增加,初三女生体重明显高于一、二年级(P〈0.05);初三学生的掷实心球成绩较初一、二学生明显提高(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身高、体重均与柔韧性、力量素质呈显著的中相关(P〈0.05),说明随体重、身高的增加,学生的身体素质不断提高,得到三者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0.042X1+0.042X2—11.193(P〈0.05)。随着年龄的增加,中学生身高、体重、柔韧性及力量素质呈现稳定上升趋势,但伴随性别、年级差异,身高、体重是影响该素质的重要因素,本文及时掌握了中学生身体素质发展变化情况,以期对今后体育教学及营养干预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4.
<正>分腿腾越练习对中学生身体的各方面素质要求都比较高,在教学实践中,应加强学生上肢力量、腰腹力量以及控制能力的练习。在此基础上,更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克服心理恐惧,从而帮助学生尽快掌握技术动作。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合格标准》试行已有二年。从试行情况分析,体育教学中的难点仍然是耐力和力量素质。为此,本文就如何提高高中女生的力量素质进行探讨。一、研究对象与方法(一)对象本校88届高中女生。(二)方法88届高中女生进校后,经过2~3周体力恢复,测得尚能综合反映力量素质的立定跳远、实心球,仰卧起坐、俯卧撑四个项目的数据。然后改革教学手段,2年后再测上述4项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处理,与教学前作比较。  相似文献   

16.
谈中学生体能下降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我国中学生体能素质状况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卫生部、国家民委、科技部于2001年10月在北京联合发布了 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结果,2000年与1995年相比,我国13~16岁的中学生,反映学生柔韧性素质的立位体前屈指标水平平均下降1.8厘米,反映下肢爆发力的立定跳远指标水平,除乡村男生有三个年龄组 (16、17、18岁)有所提高外,平均下降 1.75厘米;反映上肢力量的引体向上(13~18岁男生)及反映腰腹肌力量的仰卧起坐(女生)等指标水平分别下降2.l次、1.2次;反映耐力素质的男、女生的 1000米、800米跑平均水平分别下降9.6秒、12.6秒。耐力素…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R*KGRA法对新疆北部农村12~17岁中学生相对爆发力指标的发育进行了动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传统的对人体力量素质发育的评价具有对等的比较条件。  相似文献   

18.
<正>"贴膏药"一直是体育课中学生积极参与的游戏类项目,通过该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奔跑能力、追捕与躲闪的能力、准确的判断能力;发展学生的快速起动、快速停止,以及快速变向的灵敏素质,发展腿部与腰部力量。  相似文献   

19.
通过文献资料法、测试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对该院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该院16~19岁学生的身高体重平均值和全国中学生没有显著性差异外,其它各项指标的平均值远远高于全国,大部分学生的体型偏瘦,肺功能指标低,耐力素质下降,但力量素质和下肢肌肉力量较好。为更好地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并对该院学生体质与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确定相应对策为学院的教育改革服务。  相似文献   

20.
1985-2005年的20年间,新疆维吾尔族13~15岁学生形态、机能、素质等各项指标呈下降趋势,农村学生尤为明显,与同龄汉族学生相比有较大差距.针对维吾尔族学生下肢力量、柔韧性、有氧耐力等素质较差的特点,选取新疆喀什伽师县夏普吐勒乡中学,随机选取维吾尔族学生300人,有针对性展开干预实验,探寻有一定针对性、简便易行且科学有效的运动干预方案.研究表明,运动干预所选择项目及具体设计能够有效提高维吾尔族中学生下肢力量、柔韧性及有氧耐力素质,改善学生体质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