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媛  李斌 《黑河教育》2011,(5):62-62
一、比喻教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把复杂、抽象的知识讲解得通俗易懂、简单明了,我试着找一些学生易于理解又感兴趣的事物作比喻,使学生一听就懂。三年级学生刚接触计算机时,总是不知道是先开主机还是先开显示器。于是我就问他们:"咱们平时起床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有的学生说是穿衣服,有的学生说是叠被子。在我一再强调是第一件事时,  相似文献   

2.
笔者利用假期时间调阅了我镇六年级559份 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对每一个学生的考试 作文进行阅读、分类、统计,试图从中分析农村小学 高年级学生作文选材的角度,进而了解他们的心理 状况。调阅情况细述如下: 作文题目:想起这件事,我就 作文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写清事情的经过, 做到有条理、有中心、语句通顺,400字左右。 表一: 全镇六年级学生考试作文选材分布统计表  相似文献   

3.
我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小男孩。从小到现在,在我身上发生了许多让我后悔的事,其中有一件事最让我后悔,那就是有一天我和一位女老师吵了架。女老师姓查,年轻、漂亮,刚调来我们的学校时,我读三年级。时光一晃,转眼间我已是五年级的学生了。查老师一直都教一年级,没教过我们的课程,那我为什么会和她吵架呢?因  相似文献   

4.
每当期末考试的时候,我就会想起那一件令我非常后悔的事。我多么希望世界上有一种后悔药啊,能让我重新做出选择。事情发生在四年级下学期。老师把我们的期末考试卷发下来了,我以九十七的高分位居全班第一名。当看着这鲜红的九十七分时,平时成绩不怎么好的我都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了,内心激动不已,那份骄傲与喜悦不言而喻。之后,老师把卷子中每一  相似文献   

5.
小芳 《广西教育》2004,(7C):30-30
我是一名初一年级的学生,有一件事令我很烦恼.就是上课怕发言。每次老师叫我回答问题的时候.我总是低头站在那里,心里很紧张,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我怎样才能克服这种心理呢?  相似文献   

6.
一张奖状     
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像一滴滴小水珠,在我的脑海里汇成一条记忆的长河,其中有一件事,最令我终生难忘。那是三年级时,放暑假前班里评选"三好"学生。老师首先把候选人名单写在了黑板上,然后  相似文献   

7.
我们六(4)班有这样一个学生,每天早上进教室的第一件事是走到我跟前,说一声:"方老师,早上好!"然后再回到自己位置,把书包放下开始早自修;每天中午吃饭时间到了,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帮我把菜拿进来,盛好饭,放好筷子。这就是全校非常有名的调皮学生ytz。可能很多人看了,肯定不会把这样的学生与调皮学生联系起来。记得四年级刚接班的时候,我也是无法接受这孩子,  相似文献   

8.
唐娜所带的小学四年级和我以往所看过的差不多。教室里,学生坐了5排,每排有6个位子。而老师的桌子则放在教室的最前面,面对着学生。公布栏上贴着学生的作业。大体看起来,是个典型的小学生教室。但我第一次走进去时,总觉得有些不寻常,仿佛有件神秘的事要发生。  相似文献   

9.
韩永红 《中学文科》2009,(12):137-137
从教十多年来,我接触过许多学生,批阅过无数试卷,可碰到零分试卷却是平生第一次。那是我担任初三语文任课教师时,在一次月考中发生的事。一名学生在月考试卷上填写了自己的姓名后,整份试卷只字未动,就交了上来,俨然一位“白卷先生”。他为什么不做试卷?是公然的挑衅,还是无声的抗议?我的思绪回到过去平日的课堂。  相似文献   

10.
今天上午学校统一改期末考试的卷子。半个多小时后,只见另一个教室批改八年级语文卷子的李老师拿着一沓试卷进来了,笑着说:你们看,一个很奇怪的事,八年级的试卷里夹了一张七年级的卷子。我们几个改七年级卷子的老师都抬起头来看。我的第一个反应是装订试卷时出现了问题。可又一想:两个年级的试卷又没有在一个教室装订,怎么会装  相似文献   

11.
<正>学校还没放暑假,考入疆内初中班的学生回学校看我。我当时正忙着分试卷、登成绩。来看我的学生,有的给我捶背,有的帮我分试卷、登成绩。他们是我教的第一批毕业生,做事如此细心,懂得替人分忧,令人感到自豪!顽皮的学生,约束的制度这些学生是我从六年级带到小学毕业的。我第一次走进六年级四班的教室,只见满地果皮纸屑,  相似文献   

12.
放学的时候.坐在车上的女儿把我抱紧了,用她少有的温柔对我说:“爸爸.跟你说件事。” “这件事能不能不告诉妈妈?”这是接下来她跟我提出的附加条件。 在得到承诺之后.女儿便用她特有的谨慎语调告诉我:“今天考试试卷发下来了,我考了……分。”  相似文献   

13.
女儿现在已经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了,但她上小学时的一件事,却让我一直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14.
李萍 《语文知识》2016,(4):41-43
“人物”习作是小学单元习作中最为常见的内容。可即使到了六年级,仍有很多学生纠结于典型事例的选择,更犯难于人物形象的刻画。人教版语文教材第一次出现“人物”习作是在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你熟悉的人的一件事”,目的是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在习作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外貌、动作和语言描写,通过写一件具体的事反映人物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后学生的举手不是一件随便的事,掌握得好,会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我对于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提问问题时,不要学生举手,而是要他们静静地坐着,思考着,由我指名学生回答,只有碰到下列二种情况时,才让学生举手:  相似文献   

16.
1986年秋,我接任了初一班的语文课。学完了第一单元课文,按教学要求我命了一道作文题让学生习作,题为“记一件难忘的事”。尽管我一再要求同学们“写真实的事”、“说实实在在的话”,但批阅时,发现全班63名同学竟有52人硬性模仿小学四年级的“习作例文”《小木船》。不仅情节相同,而且结构也纯属照搬。  相似文献   

17.
刚任三年级班主任.就碰到了一件棘手的事:有好几个学生反映丢了东西,问他们是不是不小心弄丢的.他们都说记得是放在什么地方,言之凿凿。这究竞是怎么一回事,我决定弄个水落石出。  相似文献   

18.
在2000-2001第一学期的小学期末考试中,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在命题时作了大胆的改革尝试,结果这一尝试如一石击水,在学生、教师和家长中引起了强烈反响。现管中窥豹,撷取几例,并做一些评述。五年级语文试卷中有这样一道试题:选一首课本外的你最喜欢的古诗默写下来,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对于一个生长在我国这样传统文化底蕴非常深远与厚重背景下的五年级小学生来说,尤其是在由团中央、教育部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同倡导的“中华古诗文诵读工程”如火如荼开展的今天,默写这样一首古诗,应该说不是一件困难的事。试题的意…  相似文献   

19.
一年级是个启蒙阶段,同时也是打好基础的最佳黄金时期。虽然学生大都是六七岁的孩子,年龄比较小,但模仿能力强,对学习充满兴趣。所以,我觉得从一年级开始培养学生说写的能力尤为重要。于是,我在教学中就着重培养学生说写能力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一、加强对学生“说”的能力的培养1.言传身教,从我做起。教师面对学生的第一件事就是说话。教师的话说得如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说话质量。于是,我无论是在课上还是在课下与学生交谈都坚持使用普通话,同时还要求学生也说普通话。在说话时,我尽量做到言简意赅,不说废话;语气上有抑扬顿挫,轻重缓急;…  相似文献   

20.
在教五年级上册<学会看病>一课时,我首先对学生提出了一个简单、幽默的问题:"在座的同学当中,有几位同学在小学一年级时吃饭要爸爸、妈妈喂的?"话音刚落,教室一片哗然.学生被我这个有点莫名其妙的问题怔住了.见到学生如此反应,我重复又问了一遍:"在一年级时要爸爸、妈妈喂饭的举手."全班同学仍然没有一个响应的.也许因为学生们觉得要爸爸、妈妈喂饭是件丢脸的事,虽然我问的是小时候,也没有学生举手承认的.于是,我继续说:"你们当中难道没有一个在一年级时要爸爸、妈妈喂饭的?可是说出来也许你们不信,老师的亲戚中,有个四年级的女同学由于吃饭太慢,爸爸还给她喂饭呢!"啊?!"学生们惊讶地叫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