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班级规范是指在班级人际交往与互动中,调整班集体要求与个体需求关系的幼儿普遍拥有的认知、态度、行为的持续的参照标准。幼儿园班级规范教育是指在班级的人际交往互动中,使幼儿认识、遵从规范,以形成自觉习惯的活动。幼儿从认识规范到自觉遵守规范,经历了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幼儿初步社会化的过程。心理学家一般将社会化分为有意的社会化和无意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2.
班级规范是指在班级人际交往与互动中,调整班集体要求与个体需求关系的幼儿普遍拥有的认知、态度、行为的持续的参照标准。幼儿园班级规范教育是指在班级的人际交往互动中,使幼儿认识、遵从规范,以形成自觉习惯的活动。幼儿从认识规范到自觉遵守规范,经历了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幼儿初步社会化的过程。心理学家一般将社会化分为有意的社会化和无意的社会化。有意的社会化是指成人为使下一代接受某些规范和价值,依照预定的计划,采取适当的步骤直接教导他们遵从这些规范和价值。幼儿园班级规范的直接教育是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组织…  相似文献   

3.
班级是由青少年组成的缩微的社会,由于学生个体之间的心理、文化、价值取向的差异,以及内部难以避免的竞争和班级相对有限的资源,班级内部学生冲突存在着客观必然性。在现实的班级教育教学中,不论是在课堂上,还是操场上,甚至是集体野外游玩中,都可能爆发学生之间的冲突。理性处理和防范班级内部学生冲突,是班级建设的重要内容。一、对班级内部学生冲突的理性认识班级是由学生个体组成的社会、文化、心理有机体。在班级内部,学生个体之间的能力、心理、目标等方面的差异和矛盾,班级内部的竞争和有限资源的矛盾,教育自身的规范要求和学生个性…  相似文献   

4.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工作是学校日常管理工作的基础,是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因此,班主任要策略性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从班级群体和学生个体两方面探索出组建班级的一些具体而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从而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冯芳 《文教资料》2009,(31):135-136
本文通过对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的社会兴趣理论和心理治疗理论的阐述,指出发展幼儿的社会兴趣是幼儿社会领域课程的重要内容:幼儿社会领域课程的实施必须建立在了解幼儿心理发展和生活风格的基础上:幼儿社会领域课程的实施方式可借鉴阿德勒的心理治疗法及其在学校的实施方式——咨询指导会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幼儿园班级规则教育异化现象的突出,对班级规则教育实然状态的详细考察尤为重要。以班级规则实施过程为切入点,以班级规则事件的基本部件即规则的导入、执行、修复为观察维度,采用参与式观察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各部件的深入考察,得出以下结论:显性明确要求和违规行为导入是班级规则实施中主要的导入方式;预警性提醒是规则执行中使用频次最高的方式;班级规则的修复中,直接暴露使用频次最高,合作解决最少使用。结合访谈,进一步分析发现幼儿园班级规则教育存在两个问题:追求高效管理,忽略了幼儿的发展价值;强调绝对权威,忽略了幼儿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的社会兴趣理论和心理治疗理论的阐述,指出发展幼儿的社会兴趣是幼儿社会领域课程的重要内容;幼儿社会领域课程的实施必须建立在了解幼儿心理发展和生活风格的基础上;幼儿社会领域课程的实施方式可借鉴阿德勒的心理治疗法及其在学校的实施方式——咨询指导会议。  相似文献   

8.
鲍欣钦 《教育导刊》2005,(10):13-15
幼儿园班级规范是指在某种程度上为班级幼儿和教师所接受并履行的行为准则,这种行为准则作为一种参照系来调整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每个班级成员行为的调节器.班级规范是幼儿在幼儿园学习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正"班级管理"是幼儿园教育的核心。班级管理能体现一个教育工作者教育素质。良好的班级管理对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注意班级管理,选择最适合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管理的方法。幼儿教育以幼儿为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以幼儿为主体要在一定的规则的基础上开展。有效的班级管理应该遵循下面一些原则。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好地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逐步把教育工作的着眼点放到每个幼儿身上,建立良好的家园联系,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我们建立了幼儿个体档案。我们先确立幼儿个体档案的基本内容,它主要包括:①幼儿在园情况记录,其中有幼儿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入园时间、离园时间、家庭住址、所在班级及教师姓名、幼儿参加活动及获奖情况等13项内容。这些内容反  相似文献   

11.
蒙授班级管理理念更新是高校蒙授班级管理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本文以高校蒙授班级管理实践经验为依据,在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个体教育促进班级管理、学业指导与就业规划相结合、以班主任为核心多方协调管理的理念。  相似文献   

12.
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各班都要建立秩序来规范幼儿的言行举止和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作为一名班级管理者,应该以身作则,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学习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确保幼儿在校安全。教师应坚持以幼儿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开展教育工作,班级管理工作才能稳步扎实地开展。  相似文献   

13.
家庭、社区教育资源是指家庭、社区内有可能对幼儿发展造成有益影响的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所有内容。而"专用活动室"是指教师与幼儿共同创设的供幼儿主动探索的活动空间。幼儿通过在其中的活动可以了解与把握许多在教育活动中很难或根本无法涉及到的有益的学习经验。我园为了进一步丰富专用活动室的活动内容,满足幼儿不同个体发展的实际需要,对幼儿实施最为适宜的教育,做了一些有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班级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基地。在理想的状态中,班级个性化功能表现为通过种种教育活动,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水平及其差异,去形成、发展学生的个性。但在现实的班级社会中,班级目标、规范的制定,班级环境的设计以及班级教学和评价活动的开展,都没有很好地考虑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甚至有压抑学生个性的倾向。因此,通过班级个体目标、自主规范的制定,个性化班级环境的设计以及分层教学、模糊多元性评价活动的实施,可有效促进班级个性化功能理想与现实之契合。  相似文献   

15.
王玲 《考试周刊》2022,(6):159-162
生态式教育是指以一种生态的原理和方法思考、解释复杂的教育问题并以生态的方式来开展教育实践.它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实施策略,是一种系统观、整体观、联通观、和谐观、均衡观下的教育.班级应充分利用园内外生态圈开展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依托园区内特有的自然条件和幼儿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和故事,构建和实施适合本班幼儿的相对合...  相似文献   

16.
基础教育的师资培养成为当前关注的一个重点.由于幼儿所受教育的阶段的特殊性,师资的要培养则更为关键.然而,人们关注宏观的师资教育的同时,往往忽视微观操作内容.幼儿师资如何进行对幼儿施加影响是很关键的问题,本文针对教师的个体参与观察能力的培养进行解读与研究.  相似文献   

17.
我们常说,幼儿园教育应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异,促进每一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这里所说的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异,就是承认每个幼儿都是相对独立的个体,要尊重个体的特点,针对幼儿的不同特点进行教育。而要做到  相似文献   

18.
开展个体心理辅导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良好的个体心理辅导能够有效降低学生罹患心理疾病的风险,预防校园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当前,中小学个体心理辅导存在沟通模式单一、心理辅导效果难以维持等诸多问题。南京市科利华中学将生态系统理论引入中小学个体心理辅导,积极探索心理辅导室、班级、家庭3个微系统间的沟通合作模式,助力解决当前中小学个体心理辅导存在的问题,提高个体心理辅导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纲要、指南的颁布与实施,对幼儿园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要"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目前实施的课程是在传统班级集体授课形式的基础上制定的,制定教学计划和内容以及流程时,依据的是孩子整体的状况和水平。而在实际活动中每个孩子的生活环境不同,他们作用于环境的方式不同,每个个体都存在差异,传统的集体教学难以照顾到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特点的千差万别,而内容和形式都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可以  相似文献   

20.
<正>班级管理,顾名思义,是通过各种方式对班级中的幼儿进行管理,从而使班级更规范、更具特色。幼儿班级管理,是教师对班中幼儿在幼儿园生活中的管理。它的作用对象则为幼儿(本文为中班幼儿)。班级管理主要分为班级教育管理,班级生活管理、班级常规管理和班级家园管理,它们既是班级管理的模式,也是班级管理的方向。一、利用入园时段进行班级管理幼儿的教育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每一刻,然而班级教育管理工作却并非从幼儿来园的那一刻开始,而是在幼儿来园之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