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语文教学若忽视了审美,很容易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吕叔湘曾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庄文中也说:“审美是语文课的一股富有活力的矿泉水。”可见审美对于语文教学多么重要。那么,如何实施语文审美教学呢?  相似文献   

2.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中心与灵魂,是语文教学的载体,也是写作教学的“源头”与“活水”。然而,阅读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改革的“瓶颈”,其“少、慢、差、费”的低效性一直遭业内外人士的“口诛笔伐”。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效果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看法。  相似文献   

3.
杨应学 《陕西教育》2011,(12):43-43
“语文难学”是农村小学生共有的感受.“语文难教”又是困扰不少语文教师的大难题.“语文谁都会教”更让语文教师尴尬。那么如何改变这些看法,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变成一门艺术.使学生在愉快之中乐学、会学呢?我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际越来越觉得.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培养学生乐学、会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那么,我们如何变“学生害怕写作文”为“学生乐写作文”呢? 有道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话一点也不假,我们学生写作文也是一样。也是要“有米可炊”啊!  相似文献   

5.
谢秀珍 《辅导员》2009,(19):25-25
如何将“大语文”的教学思想体现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呢?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几年的新课改实践与经验使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语文,是做“加法”的艺术。  相似文献   

6.
齐亮 《新疆教育》2013,(10):17-17
教育学家吕淑湘先生指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是个老大难,“少、慢、差、费”的情况仍未改变,作文教学更是语文教学中“望文轻叹”的区域,作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而改革,首先要改掉学生的“苦”和“烦”,还学生—个“乐学”和“乐写”。那么,如何让学生“乐”起来呢?“快乐作文”是我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探索最优化途径的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7.
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更是一门艺术,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引起业内许多人士的关注。李怀源曾在《驾驭语文课堂的艺术》中提出:“语文教师怎样教学生,才能让学生轻松地学习,才能让学生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呢?”由此,对语文教学艺术的探讨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丘宗泽 《广西教育》2009,(29):38-38
语文课堂教学是展示语文老师教学艺术、教学魅力的舞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越来越光彩夺目,语文教育的形式也逐渐由单一的“被动接受”到“师生互动”再到“主动性与实践性相结合”转变。语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喜欢语文,尤其是喜欢语文课,在师生的交融中完成语文堂教学任务,怎样在教师的指引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实现自主学习,使学生成为感受、表现、创造语文的主角呢?笔者通过自己努力实践与思考,认为有以下策略:  相似文献   

9.
丘宗泽 《广西教育》2009,(28):38-38
语文课堂教学是展示语文老师教学艺术、教学魅力的舞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越来越光彩夺目,语文教育的形式也逐渐由单一的“被动接受”到“师生互动”再到“主动性与实践性相结合”转变。语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喜欢语文,尤其是喜欢语文课,在师生的交融中完成语文堂教学任务,怎样在教师的指引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实现自主学习,使学生成为感受、表现、创造语文的主角呢?笔者通过自己努力实践与思考,认为有以下策略:  相似文献   

10.
申艳红 《学周刊C版》2010,(6):129-129
语文教学效率低下,“少、慢、差、费”是常见的诟病。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究竟何在?我以为,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语文教学,严重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11.
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更是一门艺术。我们可以把语文课堂比作一顿大餐,由导入、新授、拓展、总结四道菜组成,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师就是一位烹饪大厨了,每堂语文课该如何为学生上好这四道菜呢?我认为作为一位“烹饪大厨”,应该学会给学生不定期“更换”或“增加”菜谱,让学生每天都感觉耳目一新,“食欲”不减。从教的层面上来说,就是要给学生上好下面这“四道菜”.  相似文献   

12.
“空白”也叫“留白”,本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它能使艺术作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给人以美的享受。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合理、巧妙地运用空白艺术,故意留出一部分空间让学生去思考、去想象、去发挥,使语文教学有虚有实、有疏有密、跌宕多姿、妙趣横生,语文教学就会呈现出和谐的美感。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这种空白艺术呢?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可见,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其实也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庄教学设计中的主导方向。那么,我们要怎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呢?  相似文献   

14.
袁小宇 《文教资料》2013,(21):42-43
教学是科学,更是艺术.语文教学怎样艺术地实现它科学的价值呢?这需要语文教学“中听”并且“中用”.所谓“中听”,就是学生喜欢听语文课,在语文课堂上轻松、愉快地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所谓“中用”,就是语文教学能经得起考试和应用的检验.语文老师应从课堂教学的设计、教学语言的锤炼、教学内容的把握等方面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文学言语也叫艺术言语。 通常,我们的言语分为交际言语、科学言语和艺术言语三大类,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这三种语体,那么,是否要分门别类地进行语文教学呢?完全没有必要,这既不符合语文教学的本质属性,也不符合青少年学生的年龄特征。我认为,语文教学应立足于艺术言语,学好了艺术言语,  相似文献   

16.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我们如何指导精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笔者认为:教师可抓住文本中“点、线、面”这“三维”角度入手。  相似文献   

17.
布白指在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好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语文教学也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的布白主要指的是课堂教学密度的相对合理.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留有一定的自主空间。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设置一块空白.让学生涉猎其中.会造成意想不到的效果和趣味。如何设置“空白”呢?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在辨证地分析传统语文教学、正确处理继承与改革关系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呢?有哪些有效策略呢?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名21世纪的教育工作者,应深知课堂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地位。它是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摇篮,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舞台,是锻炼学生生存本领的阵地。要在课堂教学中提高效率,更好地教书育人,就必须深入研究课堂教学艺术。教学是一门艺术,它能产生一种迷人的力量。而语文教学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假如上课没有教学艺术,学生上课的兴味就减去了一半;剩下一半即使是科学的知识,学生也处于一种被动而僵化的状态。因此语文教学不能没有艺术。常听人们说,听一堂好课是一种艺术享受,这正是对执教者“教学艺术”的褒奖;对执教者来说,课之所以上得好,其“秘诀”就在于成功地运用了“教学艺术”。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运用教学艺术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呢?下面就着重于实践的一些具体做法来谈谈。  相似文献   

20.
在“素质教育”铺天盖地将我们紧紧拥抱,在“应试教育”迟迟不肯松开荆条的今日,语文,教什么?怎么教?如何让语文教学追求学生“各正性命”“各尽潜能”,真正做到在潜移默化的语文教学中达到扎扎实实的“低碳”成效?我认为,能艺术地将一个“爱”字贯穿其中,才是关键。实践证明,用爱浇灌语文教学这片田地,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自然不在话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