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振兴中华体育,加速我国体育腾飞,为在本世纪末实现体育强国的伟大战略目标,这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为此,笔者通过查阅有关资料,进行推理分析,对金牌价值与体育腾飞等问题进行粗浅论述,以供组织竞赛者借鉴(参考)。一、体育运动与金牌自人类创造体育运动以来,体育除了具有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劳动生产能力的作用外,通过运动竞赛还能进一步推动体育运动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体育逐渐分化为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两大类。群众体育的主要任务是增强人民体质和为竞技体育培养(发现、准备)人才;而竞技体育则主要通过竞技的胜利  相似文献   

2.
对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关系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我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发展现状调查,对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严重失调的现象进行了分析。从理论上、战略上、竞技化等方面阐述了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认为只有加深认识,转变观念,才能真正落实国家体育总局提出的要切实地将体育工作重点转移到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国民素质这项基本任务上来。  相似文献   

3.
建国后,毛主席对新中国体育工作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指出了我国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是我们体育工作的基本方针。过去,由于我们正确地贯彻执行了这个基本方针。大力开展了群众体育活动,努力完成了体育为增强人民体质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任务,我们已经摘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体育事业得到了举世公认的发展;中国各族人民的体质大大增强了,健康水平也提高了。  相似文献   

4.
体育事业是群众的事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事业是群众的事业国家体委在第八届全国运动会期间,举行全国群众体育先进表彰活动,这是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体现。我对同志们在群众体育和整个工作中取得的成绩表示衷心的祝贺!从毛主席开始,我们党和政府一直讲,开展体育活动,就是要增强全体人民的体质...  相似文献   

5.
协调发展战略与中国群众体育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体育走过了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经过多年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体育初具规模。中国由于正确把握了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发展关系,使得二者的发展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发展中的中国群众体育处处焕发着生机和能力。本文试就上述内容展开进一步阐释。一、中国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关系1.中国发展体育事业的根本宗旨。中国体育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中国体育的发展始终坚持…  相似文献   

6.
建国后,毛主席对新中国体育工作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指出了我国体育工作的根表任务。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是我们体育工作的基本方针。过去,由于我们正确地贯彻执行了这个基本方针。大力开展了群众体育活动,努力完成了体育为增强人民体质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任务,我们已经摘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体育事业得到了举世公认的发展;中国各族人民的体质大大增强了,健康水平也提高了。今天,在新形势下,我们应怎样正确地认识、准确地理解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和方针?在具体工作中又怎样结合区情、体情有效地做好我区的体育工作?值得我们重新学习思考。  相似文献   

7.
八十年代以来,在我国竞技体育全面登上世界舞台的同时,如何促进群众体育的发展成为体育工作日益突出的问题。为此,国家体委提出了“以青少年为重点,以全民健身为基本内容的群众体育与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以训练、竞赛为主要手段的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确立了在群众体育工作上,要抓全民健身这样一个关系中华民族体质增强的大事。这是一项跨世纪的伟大工程。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后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历程回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里,我国体育事业顺应改革开放的潮流,锐意改革,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不但在竞技体育上跻身世界体育大国的行列,而且在群众体育上也成就非凡,人民的体质状况在不断改善,生活方式朝向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国家的体育事业真正实现了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同步发展的战略目的。回顾20多年里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历程,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全民健身计划的基础是农民体育达川地区体委杨正本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的目的是增强人民体质。制定和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又是党和政府维护和保障公民参与体育的权利,切实为人民谋利益的具...  相似文献   

10.
《新体育》2013,(10):5-5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8月31日上午在沈阳会见了参加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会、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会的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我国体育工作的根本方针和任务。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我们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体育工作,把体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切实抓紧抓好。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指出在后奥运时代,竞技体育要得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走一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是指竞技体育的发展源于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人才来源群众,竞技体育思想只有通过人民群众才能得到更好地贯彻;“到群众中去”是指竞技体育的发展要为群众体育服务,要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观赏需求,要把竞技体育文化传播给群众,尤其是要在占全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村传播竞技体育文化,大力发展农村体育。  相似文献   

12.
60年新中国体育发展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60年,新中国,新体育,成就辉煌.群众体育蓬勃发展,人民体质不断增强;竞技体育名列世界前茅;体育产业迅速发展.我国体育发展的基本经验主要是: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政府对体育的管理职能;坚持以人为本,以增强人民体质为基点等.我国体育发展的战略机遇主要是:国民经济的增长为体育发展营造了广阔的空间等.我国体育发展面临的挑战主要是:人均经济水平较低等初级阶段的国情制约着体育的全面发展等.我国体育应科学把握未来发展走向,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的体育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体育是培养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如何促进人们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是国家长期重视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人民的人均收入在不断增加,但人民体质也在不断下降。群众体育作为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契合点,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对现阶段群众体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到解决现存问题的对策,分析如何促进人们经常参加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经济还不很发达、人民生活水平刚刚迈入小康、国家对体育事业的投入还很有限的情况下 ,体育发展的当务之急是什么 ?显然 ,站在不同的层次会有不同的答案。分清体育发展的宏观战略目标与非宏观战略目标 ,对于我们正确处理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十分重要。就体育事业或体育工作而言 ,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增强人民体质是宏观战略目标和任务 ;而发展竞技体育、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则属于非宏观战略目标和任务。从根本上说 ,体育的宏观发展战略目标必须与国家的宏观发展战略目标相一致 ,而体育的非宏观发展战略目标也必须为体育发展的…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战略的形成,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回顾,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福建省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战略的运行特征,认为,我省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战略是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逐步形成的,新形势下,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战略应赋予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是我国体育事业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群众体育是基础,竞技体育是展现中华体育健儿顽强拼搏精神的窗口,体育产业是新兴产业,与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密切相关。体育产业的发展和收获,将给体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增添活力。  相似文献   

17.
<正> 七十年代以来,国际体育事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竞技体育高度发展的同时,大众体育的浪潮席卷全球,对整个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打破了长期以来竞技体育一统天下的格局,使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两朵并蒂莲花竞相开放。积极开展群众性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我国体育工作的一贯方针。目前,我国群众体育已出现了全面发展的好势头,然而与体育发达国家相比其活动的规模和水平尚有不少差距,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一些体育发达国家达到总人口的60%,我国粗略估算只有近1/3。  相似文献   

18.
ONTHESHIFTOFTHEWORKINGFOCUSOFCHINA'SPHYSICALCULTUREHanDan其二,已经发展到歪曲、贬斥和否定增强人民体质根本方针的地步。有的论者公然歪曲毛泽东的体育思想,认为“仅仅是‘野蛮具体魄’”,有的说“‘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基本上是古典的体育思想”,说现代体育“早已超越了‘增强人民体质’的‘古典’时代的体育观念”,说“体育逐渐完成了从健身体育向竞技体育的过渡。”总之,现代体育就是竞技、竞争和奥运会,“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已经成了古典体育观念,已经过时了.不再符合现代体育的…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体育发展战略应重点关注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以践行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要求,实现体育强国建设。研究发现,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我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同发展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要求,是推动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也是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的有效方式。但目前,仍面临竞技体育体制与群众体育发展的协同能力一般、竞技优势资源与公众多元诉求不相适应、体育项目大众化普及和推广不深入等问题。建议构建协同联动机制,激活群众体育发展动力;推动竞技社会化和群众体育项目化发展;促进竞技体育训练成果的群众化普及;打造交融式体育赛事,建立标准化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战略回顾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对我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战略的形成、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回顾与总结。认为,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战略是随着社会、经济等条件的变化而逐步形成的,新形势下,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战略应赋予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