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目前,法国建立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责任导向、多层次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该体系以建构主义范式为理念、遵循公共治理逻辑、具有社会问责的特征。根据高等教育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师生发展和大学自身发展程度的质量标准,法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目的、评估主体、评估过程、评估结果的有效性比较高。我国应借鉴法国的积极因素,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国际视野,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明确高校是质量责任主体,提高高校在评估过程的主动性,提高评估过程透明度和评估结果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国际合作与亚太区域的“千叶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国际合作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重要方面。国际质量保障、资格认证与认可全球论坛连续举办,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网络相继建立,《保障跨国界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的指导方针》的制订,质量保障能力全球策动的联合发起,表明了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国际合作的大趋势。亚太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网络积极响应这一发展,提出了千叶原则。这些原则对于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和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具有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加拿大通过立法、绩效考核、会员资格、大学排名、专业认证与评估,以及学位质量保障等多种途径和方法对高等教育质量实施评估和监控。面对欧洲"博洛尼亚进程"的机遇和挑战,加拿大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正在不断完善,并努力构建"泛加拿大"的基本框架,以提升其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荷兰高等教育的“评估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荷兰是进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探索较早的国家之一,其改革的经验受到国际范围的关注。荷兰高等教育"评估文化"是其优质高等教育的重要保障。在其"评估文化"逐渐形成的过程中,政府、高校和社会的角色和地位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并最终定形为当代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以及评估文化架构。同样实行集权制管理的荷兰高等教育评估的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评估活动的改革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不同学者做出的高等教育质量内涵进行解释,界定了高等教育质量的价值属性,并提出了切实有效地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策略,主要包括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构建高校自身质量监控机制、高校外部质量评估机构的监控和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高等教育质量认证制度。  相似文献   

6.
大学质量评估体系已成为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建立和完善大学质量评估体系无疑对提高大学的教学研究水平,提升日本大学的国际竞争力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日本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内容、基本特征、评估原则、操作程序与方法的考察和分析,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评估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日本强调"科技立国"、"教育立国",通过建立较为完善的高等教育体系,制定高等教育管理的法律规范,实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促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本文通过分析日本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提出了促进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英国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机制包括高等学校内部质量评估机制,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署(QAA)进行的教学质量评估和学术评估,高等学校科研评估,由此提出了英国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机制对我国高教评估的启示,包括大力发展非政府中介组织的教育评估,建立相对灵活的评估指标体系以及加强评估中的竞争机制,评估机构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9.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之下,各种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国际组织相继成立,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大势所趋。我们应顺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借鉴发达国家开展高等教育评估的先进经验,实施由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估模式,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促使我国高等教育政策集中关注"质量"议题,评估政策同样要围绕着"提高质量"而建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估制度"。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建设上  相似文献   

11.
研究高等教育评估的成本和效益对于考察评估的质量与成效,提高评估资源的利用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本文对高等教育评估成本和效益的概念、类别及其构成进行探讨,并从管理效益原理出发,对高等教育评估成本——效益分析的原则和高等教育评估活动中的成本、效益体现进行了总结,对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成效作了现实分析。  相似文献   

12.
由于我国高职高专院校评估工作刚刚起步,在工作中应特别避免以下几种倾向:一是认识上的防卫心理;二是行动上的应付倾向;三是行为上的重结果、轻过程。开展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不仅是政府和教育部门对高职高专办学质量的监控,对高职高专本身而言也是机遇,是挑战,更是发展的契机。通过评估,学校应实现的硬件一定要硬,软件要有亮点,使学校的办学质量产生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3.
在“互联网+”时代,声誉越来越成为高校之间竞争与高校评价的关键因素。已有的高校社会声誉评价侧重主观的定性评价。因此,本研究尝试采用定量评价方法,以高校社会声誉内涵为基点,从高校社会声誉生成机制出发,构建一套量化测度高校社会声誉的指标体系,并以我国104所公办本科院校为实例,验证了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可为完善我国高校评价体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评估与评价》(Assessment&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作为唯一被SSCI收录的高等教育评估期刊,具有很大的学术影响力。以该期刊近十年来的载文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软件分析国际高等教育评估的高影响力作者群体、研究热点、知识基础和前沿领域。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研究者的国际影响力逐步扩大;强调学生在评估中的参与度、关注反馈在评估中的地位以及重视教与学微观层面的评估为国际高等教育评估的三大研究热点;学生评教以及评估设计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国际高等教育评估的前沿领域。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是衡量高等教育成败的关键.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应包括多元的评价主体、评价目标、评价方法、评价标准等.本文以社会中介评价机制为切入点,对社会中介评价机制在中日两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中的现状及扮演角色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社会中介评价机制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中国高职教育发展的观念转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高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树立新的观念,集中体现在:树立高职教育"类型"观;确立务实的教育教学观,更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矛盾"的观念;坚定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观念;转变高职评价观,构建高职教育自身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7.
破“五唯”是引导高等教育评价走向科学与理性的制度性、理论性共识,其实质是消解高等教育评价的数字依附。高等教育评价的数字依附主要表现在数字广泛渗透到高等教育评价的各个角落;数字成为高等教育评价坐标系的优先尺度;非理性数字异化为高等教育评价的规训力量。究其本源,高等教育评价的数字依附源于技术理性支配下的理性主义评价观长期制约;高等教育场域简单化认知的推波助澜;数字得以彰显的资源黑洞与利益诱导。为此,还原数字在高等教育评价中的本真意义、明确高等教育评价中数字运用的合理边界、结构性优化高等教育评价体系当是消解数字依附、践行破“五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The aim of1 this article is to illuminate and discuss evaluation and evaluation systems in relation to the pace of change. It is argued that evaluation promotes and accelerates change. The article will thus contribute to a critical scrutiny of evaluation as a societal phenomenon and as a widespread practice in education. To accomplish this aim, the inherent purpose of evaluation and evaluation systems is brought forward. National evaluation systems for Swedish higher education are used as an empirical example. An analysis using Rosa’s three aspects of social acceleration (technical acceleration, acceleration of social change, and acceleration of the pace of life) is offered to demonstrate how the evaluation systems are related to, sustain, and promote an increase of the pace of change (acceleration) in educational practice in higher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9.
Evalu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can be described a species of its own with only few connections with other fields of evaluation. When considering the future developments in higher education evaluation (quality assurance), it is useful to observe its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with various evaluation approaches in other than higher education evaluation. The purpose of the paper is to consider the place of Finnish university evaluations on a more general “evaluation map”, by comparing them with other evaluation approaches, especially utilisation-focused evaluation, realistic evaluation and empowerment evaluation.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评价的实质是治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了多主体、多形式相结合的高等教育评价制度和评价体系,在促进高等教育发展和提升高等教育治理能力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我国高等教育评价还存在着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标准单一、评价主体利益表达机制不畅以至利益冲突等问题。在新时代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下,完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提升高等教育治理能力,要紧紧围绕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这一目标,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促进管办评分离,明晰政府、高校和社会中介组织机构在高等教育治理与评价中的责权利,建立各主体间更加紧密和更加有效的合作对话机制,实现高等教育整体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