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6 毫秒
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浪潮,现在许多学校都讲有效教学,这似乎成了一种时尚.新课程改革绝不仅是一种流行,我们也绝不仅只是在赶时髦.我们要深刻理解什么是有效教学,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这些疑问都需要我们好好思考与研究.本人就在教学方面进行有效教学的尝试和这一年的体会,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朱奭 《快乐阅读》2012,(21):107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展开几年了,新课程所阐述、倡导的全新理念也如春风吹满校园,新课程改革成了一种时尚,可为什么要进行新课程改革呢?新课程改革绝不仅只是一种流行,我们要深刻理解什么是新课程,新课程的标准又是什么。这些疑问都需要我们好好思考与研究。本人从2006年开始在数学方面进行新课程改革教学尝试,现就这几年的体会,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现在很多学校都进行新课程改革,每个人都讲新课改,似乎成了一种时尚。可为什么要进行新课程改革、使用新教材呢?很多家长不能理解,误认为减轻了老师的负担。甚至一些教师也有困惑,总觉得现在的学生素质反而下降了,而且越来越难教。难道是新课改本身存在问题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新课程改革绝不仅只是一种流行,我们也绝不仅只是在赶时髦。我们要深刻理解什么是新课程,新课程的标准又是什么。这些疑问都需要我们好好思考与研究。我从去年开始在数学方面进行新课程改革尝试,作为参加者,第一次使用新教材,我首先认真研究、领会了“新课程标准”,悉心钻研了新教材,并在教育实践中深受启发,形成了一些观点。以下就是我个人的看法和体会。[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高春江 《考试周刊》2010,(49):84-84
现在很多学校都在进行新课程改革,每个人都讲新课改,这似乎成了一种时尚。其实,新课程改革绝不只是一种流行,我们也绝不能仅仅赶时髦,还要深刻理解什么是新课程,新课程的标准又是什么。这些疑问都需要我们思考与研究。我在数学学科教学改革中进行了许多尝试,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在课改的实践中发现,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才能真正优化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5.
李彤 《黑河教育》2013,(5):81-81
在新课程改革全面开展的今天,很多人都在讲新课改,这似乎成了一种时尚。可为什么要进行新课程改革呢?很多家长不能理解,误认为是为减轻教师的负担,甚至一些教师也有困惑,总觉得现在的学生素质反而下降了,而且越来越难教。难道是新课改本身存在问题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新课程改革绝不是在赶时髦,它是时代发展的需求,是教育的需求。下面笔者结合小组合作学习来谈一谈对新课程改革的一点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普通高中新课程经历了改革的大潮,无论是课程标准、课程结构,还是课程内容都发生了较大的改革,但是,当我们走进新课程,就会发现新课程是一种传承和发展,新课程强调的教育理念我们已经落实,只是做得还不够.无论怎样,新课改所期望的各种改变都必须通过课堂改革来实现,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是课程改革的执行者、推动者,应充分认识到自己在这场改革中所担任的使命,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改革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即教师的一切教育教学行为都应该关心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这就要求我们重新思考如何听课这个老问题。把“听课”改为“观课”,仅仅是一个字的改动.我却认为绝不是文字游戏,正是教学理念的更新,正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同时也实现了“观课”的目的——通过这个学习平台,促进自己专业化发展。因为听不可以包含观,而溺却包含听,所以我赞同把“听课”改为“观课”。我们在教室里听课,不仅要看到教师的动作、行为和表情,而且要看到学生的动作、行为和表情以及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互动的细节。也就是说我们到教室里听课,实际上并不只是动用了我们的听觉,仅仅是听教师或学生说话,而且要动用我们所有的感官,  相似文献   

8.
现在很多学校都进行新课程改革,为什么要进行新课程改革呢?很多家长不理解,误认为减轻了老师的负担。甚至一些教师也有困惑,总觉的现在的学生素质反而下降了,而且越来越难教。难道是新课改本身存在问题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我们要深刻理解什么是新课程?新课程的标准又是什么?这些疑问都需要我们好好思考与研究。下面,我结合实践。浅谈课堂教学中的存存问题。  相似文献   

9.
面对扑面而来的数学新课程改革,我们教师能否尽快成为新课程的有效执行者和建设者,是决定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这次改革,绝不仅是像以往那样仅仅换一本教科书而已,而是一场轰轰烈烈、脱胎换骨似的教育观念的革命,它催促我们的教师在教育教学理念上革故鼎新.本文着重谈一下在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中的一些想法,不揣浅薄,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已经有十年了,我们都在思考改革到底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成果。仅仅是一些新教材、一些新名词吗?在新课程改革之初,有人极力反对,有人举双手赞成,然后不管怎样,新课程改革还是风风雨雨走过了十年,我们有必要进行总结、反思,我们有必要思考新课程改革今后将怎么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中考这一严峻的问题提到了议事日程,学生、家长、教师、校长以及社会各界都在问同一个问题:实施了新课程改革,中考怎么办?实施新课程改革以后,教学目标由过去只重视知识和技能改变为不仅关注知识和能力,还要重视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都发生了根本变革,中考如果不进行根本变革,仍旧沿袭几十年不变的考试招生制度,新课程改革必将半途而废。中考要改革,这是势在必行,重要的问题是怎么改?改什么?改到什么程度?近几年的“中考热”不亚于高考,人们对中考的关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超过了高…  相似文献   

12.
现在学校里教师说的最多的事情是新教材和新课程改革,可为什么要进行新教材和新课程改革呢?什么是新课程?新课程的标准是什么?我们如何来实施新课程改革?这些疑问需要我们好好思考与研究。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改革十分看重合作学习,但我们的眼光常常只是看到师生之间的合作及学生同伴之间的合作,而很少关注教师之间的教学合作。在教育管理者的视野中,合作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教育观念。要在学校形成合作学习的氛围,离不开教师之间的合作。本文谈谈我们是怎样引领教师之间的合作的。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改革后,教师和学生不只是教学内容的传递者、执行者和接受者,更是英语课程的创生者和开发者。为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既要考虑"教师应该教什么"?更要思考"学生需要我们教什么"?既要思考"应该怎么教"?更要思考"实际用什么去教最好"?运用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方法,引导学生学好英语。  相似文献   

15.
当今新课程的改革,有两个基本指向:一是指向人,力图通过课程改革,改变校长和教师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归根到底,是要改变教育中的人的生存方式,促使每一个人都能够主动发展和完善自身。显然,这是一场从知识回归生命本身,具有生命性的改革。二是指向文化。新课程不仅要改变人,而且要改变文化。对于学校而言,新课程的改革,带来的绝不是某一领域、某一局部、某一点的变革,而是整体性的学校文化的变革。简而言之,新课程是一场文化性的改革,它试图从文化的根基上重塑中国基础教育的内涵与品质。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场改…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改革向我们走来,这是一轮全新的教育改革浪潮,它要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去理解,让我们教师去做出理论性的思考,我们就是要明白在新课程改革中要做什么.我们教学的阵地是课堂,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实施是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课程实施具体表现为教学。而教学是由教师执行的,故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而为了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我认为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了解新课程改革的目标目前,在许多学校,课程改革好像只是校长和主任们的事情,学校怎么安排课程,教师就怎么去上课。至于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什么,不清楚。课程改革只停留在口头上,因而要真正实现课改教师必须首先要了解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魏力 《新疆教育》2012,(6):17-17,16
教学实践中,每走一段路,我们应该回头看,对每个教学环节、细节进行冷静客观的审视、反思:新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是否真正领悟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我们都做了什么,做到了什么。实践中我们应执着地保持清醒的反思状态,以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新一轮的教育课程改革颁布了高中课程的课程标准,本文立足于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的新要求,就高中物理新教材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教学反思问题进行探讨.新课程教学呼唤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走向研究者、反思者,也就要求新时期的教师不仅专业学识要较为丰富,而且还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和反思.那么,什么是教学反思?什么是物理教学反思?物理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什么帮助?我们物理教师该如何进行教学反思?笔者试做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任何一种新观念的确立,都是对旧观念的一种变革,而变革的往往是那些我们已经驾轻就熟的东西。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不仅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革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其艰难性是不言而喻的。用新课程的理念看过去,原课程中的教学目标、环节、步骤都带有讲授为主的痕迹。原课程中的练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