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化学科学的研究对象既以微观本质为基础,又具有多层次性、多尺度性,形成了独特的"宏观—介观—微观"思维方式。借助专题研讨课的开设,通过"点面结合、双向切入"的演示,"正反立论、多级论证"的辩论,"层层设问、刨根问底"的引导等方式,激发学生主动的化学思维与探究意识。同时通过营造宽松环境,鼓励学生打破传统意识的束缚,在质疑的基础上实现突破,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超越意识,酝酿成功有创意的课堂习作。  相似文献   

2.
"微粒观"是化学的一种基本观念,贯穿于中学化学教学的全过程.对微粒观的建构,笔者设计了八次"画水"活动.引导学生通过画图表达问题、比图发现问题、思图解决问题.充分利用"画水"这一有效方式,激活学生思维,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科学建构物质的微粒观.  相似文献   

3.
浅论现代课堂教学的新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课堂教学的新观念应当是:以当代认知心理学的教学观为基础,审视传统课堂教学观的不足,在当代认知心理教学观的指导下结合素质教育的实践并加以创新;以系统方法论作为现代课堂教法观的灵魂,形成系统认知的教法观;以现代教育技术媒体为载体,在利用、开发和优化组合媒体功能中,引导学生认知,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相似文献   

4.
陈仰来 《考试周刊》2011,(70):204-205
中学化学演示实验有着独特的教育与教学功能,文章利用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全面、系统、细致、深入的观察,从"观"获得的感性材料"察"出事物变化的本质,启迪学生思维,使学生在知识上和能力上得到同步提高,从而培养观察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5.
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启迪学生思维必须贯彻以学生为主体,坚持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运用丰富的表象,动手操作、大胆猜想、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活动得到有效的提升,在动手实践、活动体验、交流中启迪学生思维。  相似文献   

6.
以单元主情境“人造细胞”为依托,创设本课时的具体问题情境,利用实物模型、概念模型和科学史材料等,促进学生形成结构与功能观、系统观等生命观念,培养学生的模型与建模、论证等科学思维,使学生领悟科学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基于生物学的认识对人造细胞构想的实现可能带来的影响作出理性解释,完成重要概念“细胞内各部分结构既分工又合作,共同执行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的学习,促进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相似文献   

7.
在常态教学中将学科核心素养目标转化为符合素养"三力论"的课时教学目标,对于启迪学生"高阶思维"、引领进入深度学习、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建构具有引导意义.依据国家《课程标准》、教材和学情,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理解、应用、创新的思维阶梯,设计构建由"学科核心素养"到"单元学习目标"的转化路径;再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学生学情,确定课时的学习目标,将其进一步细化为学科技能进行水平划分,并按照"四要素"叙写出学习目标,构成将学科核心素养目标转化为课时教学目标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8.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是我们作文教学中的瓶颈。样卷显示,学生审题错误在于没有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主要表现为:联想旧材料,思维出现先入为主;出现局部性思维,缺少系统思维观;缺乏导引性思维过程,直接展现思维观点;不善于用草稿纸记直觉思维。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采取应对措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思维习惯,有效提高语文的平均分。  相似文献   

9.
黄婷 《辽宁教育》2023,(11):28-32
语篇是英语教学的主要载体,是开展思维型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托。英语学习活动观为语篇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发展提供了有效路径。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教师可以在语篇教学中通过开展“学习与理解—应用与实践—迁移与创新”三个层次活动,引导学生逐步从基于语篇的学习走向深入语篇和超越语篇的学习,实现逻辑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与创新思维的提升,促进能力向素养的转化。  相似文献   

10.
在体育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材特点、课时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在鼓励学生提问的同时,教师灵活运用“中彩式”、“点名式”、“散射式”、“邀请式”等方式进行教学提问,可以启迪学生思维,调动学生情绪,促进体育教学,获得促成教学相长和完成传授知识、启迪思维、培养能力的良好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以"生物的进化(第1课时)"为例,围绕"人类的起源与演化"议题,论证"地球上的现存生物来自共同祖先",说明"自然选择促进生物更好地适应特定的生存环境",发展学生科学思维,提升科学意识与态度,帮助学生初步形成"进化与适应观"。  相似文献   

12.
在数学教学中应利用教材,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发掘教材的潜在功能;充分利用教材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从课本中提炼知识精华,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仓库,形成知识网络.  相似文献   

13.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思维能力是一切能力的基础。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一、设问激疑,启迪思维思源于疑,没有问题,就无从思维,积极的思维活动源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问、布障、激疑,引导、诱发、启迪思维,令学生  相似文献   

14.
基于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生物学科学的思维规律,在初中生物学"生物进化的原因"教学实践中,创设古长颈鹿进化的情境,并提出核心问题"古长颈鹿为什么会进化出现代长颈鹿和霍加彼"?为解决这一核心问题,以古长颈鹿的进化为主线,设计贯穿课堂的系列教学活动。在贯穿式情境中通过应用图尔敏论证模式,开展论证式教学,引导学生像科学家达尔文一样提出主张,为主张进行支持或辩驳,从而学会支持、评价和修正主张的方法技能,发展科学思维,认同生物进化的观点,初步形成进化与适应观。  相似文献   

15.
周口店野外地质教学中地质思维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周口店野外地质教学是地质类专业学生步入地质殿堂的一个重要环节。野外教学过程中学生 地质思维培养一直是野外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针对周口店野外教学过程的地质现象,从地质现象时间 观、空间观、分形观、现象与本质观等方面论述野外教学中地质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在解题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运用联系转化观、对立统一观、运动变化观等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将有利于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并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17.
基于彭加勒建构思想的实验教学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知识创新工程"要求科学教学中贯彻建构思想,尤其是理科实验教学必须重视思维建构,但我国长期存在的科学知识观,导致实验教学中只有实验操作,没有思维的建构,不利于课堂教学形成"思维型教学文化",而基于彭加勒的实验建构观可以构建有利于知识创新的新型实验教学模式,即问题—{假设(假设的内插与矫正)—预期—验证}。  相似文献   

18.
王秀琴 《成才之路》2020,(10):114-115
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要围绕核心素养的培养,从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方面积极创新教学途径。教师应当通过多种多样的课堂形式,全面提升学生解读地图的能力,运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地理探索能力,结合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思维,注重问题引导以培养学生综合思维。  相似文献   

19.
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新课程下的观念转变不仅是教育目的观、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以及评价观等新观念概念式的转变,在大力实施新课程的今天,语文教师更要把转变自己的思维模式作为转变观念的关键和突破口。语文教师传统思维模式的弊端如下:  相似文献   

20.
人地协调观指的是一种"看待人对环境的影响""看待环境对人的影响"的地理核心素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其站在客观、真实的角度帮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素养,有助于学生地理思维的开发,将地理知识与人类活动、发展联系起来,从而形成服务于地理课程的专业地理思维.文章从高中地理教学展开论述,在分析人地协调观的重要价值的同时,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