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新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颁布,标志着课程改革进入崭新时代。《纲要》是关系今后几十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走向的重要文件,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总纲。2001年上半年,教育部已经作出了加快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决策。每一个从事基础教育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教师,都必须认真学习,深入钻研,切实把握《纲要》基本精神,深刻领会《纲要》中突出阐明的、系列的教育观念,并作为自己的行为指南,这样才能跟得上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步伐。时代呼唤着我们:教师要与新课程同行。  相似文献   

2.
实施新课程,理论学习是重要一环节,这一环节不过关,观念的更新也就无从谈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是这次基础教育课改的指导性文件,必须认真研读,深入理解。特别要对课程改革的目标、教学过程和课程评价等问题要搞清楚,弄明白。  相似文献   

3.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学评价也需加以改革。《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均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  相似文献   

4.
基础教育新课改:反观与前瞻后的沉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笔者作为一名关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层教育科研工作者,近年来,认真研读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程标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等有关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支柱性文本,多次听取了有关课程专家的学术报告.并深入若干教改实验区进行调研。在接受过各种信息并经过冷静思考之后,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我既对新课改的机遇和前景感到乐观.又对新课改面临的巨大风险和种种困惑而感到忧虑和迷茫。  相似文献   

5.
胡凤琴 《甘肃教育》2014,(16):116-116
正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是每个教师不得不进行深思的问题。笔者认为,要实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教师就要认真研读新课标,充分钻研并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同时还要认真设计教学方案。一、明确"三目标",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一是要认真领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实质,牢牢把握教学的方向。二是要认真领会新课程理念,明白怎样教的问题。三是要认真研  相似文献   

6.
韩宏  何伟 《宁夏教育》2006,(7):28-30
自2004年秋季开始,我校根据亍夏教育厅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方案,开始进行高中新课程实验。学校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认真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7.
2001年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掀起了新一轮课程改革进程。现在,《纲要》已“试行”六年了,应当以科学态度,认真总结“试行”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在《对新课程改革的三点提醒》、《论新课程改革的“软着陆”》的基础上,针对“课程改革需要‘软着陆’吗”的不同意见,进一步提出:新课程改革需要“软着陆”。“软着陆”意为课程改革要“放慢速度,调整方向,确保安全,确保成功”。课程改革要回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全面、准确地理解《纲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完善《纲要》;课程改革需要引导,不要误导;课程改革需要大家一起认真反思。  相似文献   

9.
迎着世界课程改革的浪潮,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就。在全社会的热切关注和期盼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颁布了。这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件大事。《纲要》的颁布和实施,必将对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课程体系,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紧迫任务和历史使命。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教师要认真学习领会《纲要》精神实质,以《纲要》精神为指导,加强业务水平训练,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树立新的人才观、质量观、课程观,尽快适应新课改  相似文献   

10.
《教育导刊》2004,(2):64-64
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下称《指导纲要》)是对近年来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经验的全面总结,也是目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指导性件。《指导纲要》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幼儿教育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为了贯彻国家教育部《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的件精神,认真做好广州市实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及《广东省幼儿园教育指南》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11.
《国家中长期教育与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新课程实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认真贯彻落实新“纲要”,认真反思与探究目前的课程改革中所普遍存在忽视德育教育的问题、教学中的形式主义问题和各学科发展不均衡偏差等问题,努力实现教育的育人核心任务。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从整体上已转入常态下进行。今后,锦州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新的目标和任务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提高课程的执行力,全面完成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各项任务,全面提高新课程的教学质量,建立起基础教育新的课程体系。锦州市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基本思路是:认真学习贯彻《义务教育法》,深入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增强课程的法律意识、深化课程理念改革为先导,以深化新课程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3.
笔者通过认真学习《纲要》,深感课程改革的意义深远、责任重大,针对音乐教学课程如何更好地遵照《纲要》进行改革,谈以下几点感受。①革新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②要坚定不移的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③要致力于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改革中教研员的角色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薛梅 《当代教育科学》2004,(21):53-54,57
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颁布实施,课程改革已日渐深入到教师的教育教学中,如何推动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引领教师自主化、专业化发展,初步建立校本教研机制,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这一系列问题向教研员提出了挑战,同时也为教研员提供了自主发展的空间和机遇。教研员应如何主动地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进行角色定位,发挥服务、研究和指导的作用,这是每个教研员应该认真加以思考的。  相似文献   

15.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下面简称《纲要》)的颁布,再次引发了轰轰烈烈的幼儿教育改革。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我市幼儿园与中小学同步,于2002年9月份拉开课改实验的帷幕。在课程改革实验中,我们从改革传统教研方式入手,着力探索与《纲要》精神相吻合的幼儿园教研文化,采取以训带研、以研促教、训研结合的方式,认真贯彻落实《纲要》精神,推进课程改革。下面谈谈我们的做法:  相似文献   

1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虽已颁布好几年,但对于课程改革的核心仍有人认为只是把教材换一下,也有人认为上课用点儿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比如多媒体等,甚至有人认为上课让学生多回答几个问题,活跃活跃课堂气氛……这都是误解!其实课程改革不是仅把原来的教学大纲换成新课程标准,换换教材,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总是被动、单一接受的学习方式.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教师教学的基本方式不应该是“授予”,而是“引导”,  相似文献   

17.
新课改的先天不足与后天根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作为一名关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层教育科研工作者,近年来,认真研读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程标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等有关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支柱性文本,多次听取了有关课程专家的学术报告,并深入若干教改实验区进行调研。在我接受各种信息并经过冷静思考之后,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我既对新课改的机遇和前景感到乐观,又对新课改面临的巨大风险和种种困惑而  相似文献   

18.
从建构主义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用)》是认真总结共和国建国以来七次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充分吸收了世界各国开展课程改革的先进思想和实践,体现出时代要求与民族实情相结合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献和指南。我们要领悟《纲要》的新思想、新观念必然涉及到建构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9.
新课改的先天不足与后天根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培瑞 《师道》2003,(4):26-28
笔者作为一名关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层教育科研工作者,近年来,认真研读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程标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等有关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支柱性文本,多次听取了有关课程专家的学术报告,并深入若干教改实验区进行调研。在我接受各种信息并经过冷静思考之后,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我既对新课改的机遇和前景感到乐观,又对新课改面临的巨大风险和由此引起的种种困惑而感到忧虑和迷茫。出于责任和良心,我禁不住提起笔来,把我的感受坦言如下。一、新课改的先天不足:缺乏科学的完整的理论…  相似文献   

20.
黄和平 《班主任》2003,(2):27-28
通过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我们认为班主任在一切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一、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班主任具有以人为本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