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庆 《职大学报》2014,(4):59-63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是研究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重要内容,主要涉及到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原因、表现形式、特征以及影响四个方面。我们在认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这一专题时,要充分考虑到它的两面性,它的发展既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传统的社会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它与明清时期封建的专制统治制度是相适应的,局限于封建经济发展模式的制约,在曲折中发展是它的一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2.
在漫长的洪荒年代,勤劳勇敢的闽族先民依靠富饶的海洋资源.艰苦卓绝地开创出独具福建地域特色的海洋文化.经过先秦发展,从泰汉到隋唐五代,伴随中原百姓南迁入闽,大陆文化与海洋文化进一步融合.降至宋元,福建古代海洋文化得到全面发展.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走向衰弱,面向海洋的福建地区中外文化交流、生活方式、社会生活出现新的变化,演绎出一幕幕传播中华文明、反抗侵略斗争、捍卫海洋主权等可歌可泣的场面,呈现出一条福建古代海洋文化历史发展的轨迹:源于先秦、成于汉晋、兴于隋唐五代、鼎盛于宋朝、发展于元代,盛极而衰于明清.  相似文献   

3.
“十三五”时期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梳理“十三五”时期我国学校体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把握我国学校体育发展面临的历史机遇,探索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下的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现实路径,以期对全面深化“十三五”时期我国学校体育改革,推进我国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提供可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4.
中医养生学发展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养生学在我国源远流长,萌芽于先秦时期,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初步形成了以道家、儒家为特色的养生理论。《黄帝内经》问世奠定了中医养生学的基础。从秦汉到晋唐养生理论进一步完善,养生流派也已形成。宋元到明清中医养生学发展到黄金时期,各种养生方法的研究已达到一定深度和广度,对如今的中医养生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哀牢区域本无汉族。先秦时期,我国内地汉族先民开始移民到哀牢区域,于汉晋时期哀牢区域出现汉族移民的第一个高潮。这一时期汉族移民以政治落籍移民、战争落籍移民和工商业落籍移民为最多。  相似文献   

6.
采取比较研究和文献资料法,梳理中国与欧洲古代体育审美观的异同点。研究发现中国古代体育推崇的是形与神和谐、善与美统一的审美观,欧洲古代体育尊崇的是人与自然对立、人与神灵和谐的审美观,从人体美、运动美和人文美层面比较中欧古代体育审美观念,其不同点归之于遮蔽的人体审美与自然的裸体欣赏、"天人合一"的儒释道思想与人与自然对立的身心二元论、遵循"道"与"气"一般规律和注重感性与理性双重积淀的差异性上,而相同点则归结于以人体符合人的目的性及规律性为美、以健康体魄乃至生命力充盈为美、以人类崇尚蓬勃向上的精神、风度和气质为美的一致性上。研究结果有助于我国体育美学理论发展和体育审美观念的更新。  相似文献   

7.
明清晋商在创造商业辉煌的同时,也推动了山西武术的繁荣与发展。形意拳于明清时期起源于山西并迅速发展成为中国四大拳种之一,是晋商文化的直接产物。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以体育学、社会学为基础,从形意拳的传承风格与特点、传承地域与传播效果、传承氛围与技术和理论的创新、传承制度与文化构建等方面探讨晋商对其产生与发展的影响,以期促进地域武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为了使我国学校体育目标与时代发展相适应、反映时代的要求、对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实践起到引领作用,采用文献资料、专家问卷调查以及思辨等方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各个时期学校体育目标的发展过程进行研究,历史地、辩证地分析60年来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发展、衍变脉络;总结出不同时期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特点、对我国学校体育实践的影响;通过科学分析提出了我国学校体育目标存在的问题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爱情发生在男女之间,男人是主角,女人也是主角.由于男女社会角色与分工的不同,郎才女貌似乎是比较理想的男女搭配模式.正因为如此,文学作品中对爱情的描写与歌颂,一般都伴随有对女性的容貌、女性的美丽的描写与赞美.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经济发展、道德观念的不同.导致人们在审美观念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文学作品中女性美丽形象的标准,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也各不相同.论文比较分析了我国历史上春秋时期、魏晋时期、隋唐时期、明清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文学、文艺作品中女性的美丽形象,希望对现今审美人格的塑造和审美观点的启迪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中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针对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对竞技体育带来的变化,结合美国、德国两个市场经济占主导的体育大国体育竞技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深入探讨了我国特定社会发展时期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并就目前存在于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的诸多问题进行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11.
黔东南苗族"芦笙舞"做为体育课程资源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族与"芦笙舞"有着深远的文化渊源。在过去的历史进程中,黔东南苗族"芦笙舞"所蕴藏的文化功能对维护本民族团结和和统一,保护与传承本民族文化,增进苗族先民身心健康,促进不同民族之间友好交流等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黔东南苗族"芦笙舞"以它斩新的面貌和独特的文化魅力对丰富民族民间体育资源,实现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和民族文化三者共同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速黔东南原生态旅游事业发展等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我国农村社区体育发展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调查访问和论证分析法,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我国农村社区体育的概念及其内涵、新农村社区体育的特点、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的目标及其实施步骤等方面进行理论探讨,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我国农村社区体育对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阐述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原则及其具体目标内涵,并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提出了分段建设、循序渐进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体育的方针与步骤,对于新形势下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具有代表性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化视域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文化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从历史中走来的民族传统体育在经历了文化变迁的多样性选择之后,逐渐发展成为今天我们所认识的形态。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以文化变迁视野中的民族传统体育为研究对象,从文化视域发展的视角,梳理了它从大背景下的文化封闭到文化冲突,从文化自卑到文化模仿,从文化自尊到文化寻根,从文化筛选到文化认同,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从文化自强到文化“走出去” 的历史走向,客观、详细地反映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情况。回眸并重新审视从历史中走来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道路,及时、准确地把握住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历史走向及趋势,对以民族传统体育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我国几个历史时期教育改革与体育发展关系的简述,浅析了各历史时期教育改革是同时期体育发展的前提和动力,特别是对这个时期学校体育的发展起着更大的影响和积极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周易》是由我国上古先民的迷信占卜巫术逐步演变形成的,至夏代为《连山易》,到商代为《归藏易》。之所以称为《易》,是由于源于易水,易水流域是我国古老文明的源头之一。《周易》的许多《卦爻辞》与易水流域的社会自然环境关系密切,是易水人文物像的综合反映,是夏商及以前时期易水先民的文化创造。  相似文献   

16.
我国竞技体育在新的历史时期依然受到计划经济时期发展惯性的影响,在其发展模式方面表现出许多与社会发展的不适应。现阶段我国竞技体育已经形成了以三级训练为基础、举国体制为保障、奥运争光为目标的赶超式发展模式。在分析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与创新的新观点,希望为我国竞技体育的科学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我国西北地区佛教文化重心的历史变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从公元前1世纪佛教传入我国西北地区,迄今已经两千多年。历史上不同时期,西北佛教文化重心所在不同。佛教最早传入西域,西北佛教文化重心久在西域。两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西北地区东部有了较大发展。隋唐时期,西北佛教文化重心转移到了关中。宋代以来,汉传佛教渐趋衰微,而藏传佛教在西北地区河湟流域异军突起,蒙元时期日益兴盛。明清时期,西北佛教文化重心转移到了河湟地区,奠定了近现代以来佛教在西北地区分布的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18.
摘要:城市化是国家经济制度、政治体制和社会形态发生变革的重要引擎,在体育领域,城市化进程的结束则标志着体育发展方式的重要转型。有鉴于此,以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体育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结合英、美2国的实例,详细梳理城市化进程结束后,即城市化水平达到50%背景下,城市化对我国体育人口规模、体育空间布局、体育产业结构以及体育管理体制所造成的影响,其研究结果对于厘清现阶段我国体育发展的症结及未来我国体育改革的对策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实践价值。研究认为:城市化作为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始终影响着体育发展的进程与走向;城市化水平与体育发展的现实水平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当城市化水平达到50%的时候,标志着体育将进入到一个全面转型的发展时期;我国已经进入到城市化进程过半的关键时期,城市化对体育发展方式的影响已经全方位体现出来,城市化引致的人口聚集成为了体育人口发展的基础,城市化引发的城市扩张导致了体育空间布局的整合,城市化催生的结构调整搭建了体育产业发展的平台,城市化激发的制度改革完善了管理体制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法对清末新政时期的中国体育思想进行了分析,指出清朝末年的西方文化入侵实际上是在清末士人的自觉引导下进行的。从新政时期学校体育的萌芽和发展、军国民体育思想产生的积极和负面效应以及传统体育的重构契机与失落三方面切入,探究清末新政时期我国体育思想的嬗变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学校体育教学在我国已经历100余年的发展历史。纵观近现代100余年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指导思想的演变,无不折射、反映出特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对学校体育的影响。因此,研究我国近代学校体育教育思想的嬗变过程,揭示其发展规律,对于明确和构建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思想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