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静能生慧 佛家语:“静能生慧,慧能生智。”道家说:“静能生定,定能生慧。”儒家讲:“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因为静能生慧、静能开悟、静能正道,所以班级管理应先从保持安静的学习环境入手,告诉学生教室作为学习的重要场所,必须要安静下来。班主任要想方设法地通过各种有效手段,慢慢地让同学们养成进入教室则静、离开教室才动的好习惯。[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正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特级教师魏书生曾应张剑辉校长的盛情邀请,莅临我校讲学。精彩的讲座结束后,魏老师对学校重视教师专业发展的举措给予了充分肯定,欣欣然于临别之际,赠予我校四字墨宝:静能生慧。从字面看来,其意是"在平静安逸之中增长智慧"。佛家语:"灵台清静,静能生慧,慧能生智。"《昭德新编》说:"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静",清而无争谓之静。静,是一种美好的境界。古语云:"静若处子。"心静如水,一目了然,这就是"慧"。字匾挂在办公室的墙上,笔者每次进出,于不  相似文献   

3.
阅读的力量     
阅读是有力量的。阅读,有一种安静的力量。"定能生慧,静纳百川"这句古语直白地揭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定"与"静"这样的生命状态能够修身养性,既生成智慧,又可令人胸怀宽广,豁达包容。这,对于渴求知识、汲取智慧、不断成长中的人来说是多么重要!可是,这"定",这"静",如何才能悄然而至并深  相似文献   

4.
<正>太极,是中国古代哲学用以说明世界本源的重要概念和范畴,阐明了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太极为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之前的状态。《易传·系辞》中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即为阴、阳二仪。阴阳相互依存,"孤阴不生,孤阳不长";阴阳此消彼长,"阳盛则阴衰,阴盛则阳衰";阴阳相互转化,"阳之极即阴之始,阴之极即阳之始"。受太极阴阳之道的启发,道德与法治课堂应追求师与生、教与学相互依存、相互交融、和谐共生的状态,把握好教学中虚与实、多与寡、开与合、动与静的平衡。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课堂"动"、"静"的梳理与分析,明确在音乐教育中,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与体验等内在的"动"态才是十分关键和至关重要的."内外兼静"、"内静外动"的教学状态应予以扬弃;而"内外兼动"和"内动外静"的课堂教学状态与境界则是应予以提倡和肯定.  相似文献   

6.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老年人参与健身气功五禽戏的动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经过研究发现老年人参与健身气功五禽戏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五个领域下的十个因素:身体健康的需求;老伴和子女的支持、鼓励;周围有老年人参与健身气功五禽戏从而健康状况明显改善的人群;健身气功五禽戏的特点;家附近有锻炼场所;周围同龄人的影响;锻炼场所环境;健身气功五禽戏的健身效果;与同龄人相比更了解五禽戏的价值;亲人有进行健身气功五禽戏锻炼的习惯.其它11个因素也对参与动力有影响,但是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黄卡旋 《华章》2007,(8):91-92
本文通过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气功运动"的回顾与对气功(瑜珈)原理的剖析,辩清气功与瑜珈的区别,结合笔者对气功用于歌唱发声的实践体会与思考,揭示了气功改善歌唱发声状态与音质的切实原因,首次提出气功用于歌唱发声可操作性的具体目标.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唐代诗坛上,王维和李白均有较深的哲学修养及其身心体验。王维崇佛,李白奉道,这正是他们不同方面的表现。佛家纯然主静,所谓“神愈静而泉愈喧,泉愈喧而神愈静”,要求达到外物愈动,内心更静的空灵境界。而道家却不同,庄子说:“虚而静,静而动,动则得(道)”、“静则与阴同德,动则与阳同  相似文献   

9.
孙军 《考试周刊》2012,(6):108-109
保健气功锻炼主要通过主观意识的锻炼.有效地调动、启发大脑的智力潜能。近些年来,对气功进行的心理学实践证明。进行气功锻炼后,头脑清醒、记忆力提高。研究机构对各年龄层次的人在练功前后的记忆力、理解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学习成绩等做了试验,从而证明练习保健气功有明显的激发智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动态几何问题就是在三角形、矩形、梯形等一些几何图形上,设计点动或图形动,并对这些图形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相伴随着的等量关系、变量关系、图形的特殊状态、图形间的特殊关系等进行研究考察的一类问题.动态几何型问题常常集几何、代数知识于一体,数形结合,有较强的综合性,它常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创设一个由静止的定态到按某一规则运动的动态情景来呈现,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推理,动中窥定,变中求静,以静制动,从中探求本质、规律和方法,明确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1.
音乐新课程标准提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在如何达到真正深度的音乐审美这一点上,做到"静"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这里提到的"静",就是静下心来.静心是一种存在(being)的状态,那是一种纯粹的经验,不受外界的干扰.静心也是一种再自然不过的状态,但却容易被我们遗忘.心理学家表示静心最根本的态度是了解头脑的本性,不是与之对抗.了解这个对我们把"静"运用到音乐课中也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 以建筑环境引发的宇宙意识的命题 室外大型壁画《奔向太阳》总长70米,构思独特,形式新颖,内容富于哲理性思考,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该壁画从选题到构思,始终以建筑环境为先导,引发出宇宙意识,并以此为基调,以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太极意识展开画面。“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挂”(《易·系辞》)宋代道家陈搏作“无极图”,周敦颐根据道家的传授,以《易传》中的思想改名“太极图”并著《太极图说》来阐释自己的宇宙观,按着他的观点,太极乃万物之源,又始终在运动,所谓“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他的学说基本上是唯物主义的,并含有朴素的辩证法因素。而阴阳鱼对转  相似文献   

13.
皎然继承了儒家中和之美的文艺美学思想,发展了儒家传统诗论中的"通变"概念,借用佛家的"中道"观提出"诗家中道"诗学观点,妥善处理审美过程中诸多相互对立的矛盾范畴,从新的角度拓展了诗歌审美的艺术空间.  相似文献   

14.
王维受济世用世的儒家思想、以禅为尚的佛家思想、自然洒脱的道家思想的综合影响,形成了其空观思想和空境的创作风格。他在山水田园诗中很善于"空"与"静"交织,诗情与禅理互融,借助"空渺"提升诗歌意境。  相似文献   

15.
管子传承史伯的"和实生物"说,认为人之生、人心之和谐、人之长寿,以及天地之美等皆由和而生。"和生"具有普适性。在"天时""地利""人和"中凸显"人和"。管子通过上下不和、大臣不和、万民不和的危害性,明确提出"不和不生"的观点;又明确提出"和则能久"的"久生"的观点;强调"察和之道"之不易,都是对史伯"和生学"的发展。管子"和生"思想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题展现】清人刘大魁在《论文偶记》中道:"凡文笔老则简,意真则简,辞切则简,理当则简,味淡则简,气蕴则简,品贵则简,神远而含藏不尽则简,故简为文章尽境。"《周易》有云:"易有太极,是两生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印度圣雄甘地说:"简单是宇宙的精髓。"  相似文献   

17.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在运动之中,表现客观世界的运动美是艺术的职责之一。描绘自然风景的诗和画,虽然时常呈现出一种恬静和煦的意境,但仍然蕴涵着丰富的动态美。我国古代艺术家虽受“人生而静”“静则生慧”的静观哲学思想的影响较大,耽乐丘壑、醉心林泉山水,但仍对自然界的动态美有着极敏锐的  相似文献   

18.
再普通不过的数字"1",有些确有神奇效用,让人觉得越想越妙.1.取特殊值1例1若a,b均为正整数,m=ab(a+b)则() (A)m一定是奇数.(B)m一定是偶数.  相似文献   

19.
练习五禽戏对环境的要求及心理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身气功是中国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合了道家思想的精髓。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健身气功五禽戏进行研究。旨在促进五禽戏运动的推广,以及提高健身气功五禽戏的锻炼效果。研究发现五禽戏锻炼需要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烘托,以及空气清晰安静的自然环境。长期有规律的健身气功运动能够改善锻炼者的心境,宣泄不良情绪,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20.
健身气功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健身项目。为增加人们对健身气功的了解,推广普及健身气功新功法,文章对健身气功的概念、内容进行了简要介绍,分析了四个新功法的特点,阐述了坚持健身气功锻炼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