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在概论课教学中贯彻七一讲话精神,可以实行总体把握基本精神和各章节各专题具体贯彻相结合,将七一讲话的基本精神融入整个教学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中去,将七一讲话中的新思想新观点、所强调的重点和有针对性的观点,有机融入各章节和各专题教学中去,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认真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水平,不断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主席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以下简称"七一讲话"),是我国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指导各项事业科学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贯彻落实好"七一讲话"精神,是当前军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任务。在贯彻落实过程中,笔者认为,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中贯彻落实"七一讲话"精神,可以实行总体把握基本精神和创新点具体贯彻相结合,将"七一讲话"的基本精神融入整个教学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中去,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并对教学内容、教学时数作一适当的调整。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七一重要讲话,在人才观、学习观、党和青年的关系、就业创业等方面有着新颖而深刻的表述,并对青年寄予厚望,提出了新的要求,意义非常重大,需要我们认真领会,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七一讲话精神,必将指导我们开创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科研型”的高中语文教师和“自主型”的高中学生的和谐结合是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必然趋势。这和谐结合是符合时代的教育教学理念的精神,是这两者知识层级、能力层级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摆在全党面前有四大危险——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通过学习,我体会到四大危险中,最危险的就是脱离群众。纵观党90年的发展历程,其最大政治优势就是来自群众、植根群众、服务群众,这是中国共产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因此,贯彻七一讲话精神,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一  相似文献   

6.
一、三次理论飞跃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中国共产党81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理论上实现了三次历史性飞跃,产生大理论成果。第一次理论飞跃,是  相似文献   

7.
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如何利用好社会实践活动之外的校内实践教学机会,把思政课的政治功能、育人功能发挥好,是相关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红色"经典影视"推荐是在"概论"课教学过程中探索并实施的一项校内实践教学活动和方式,实施这一方式的重点是教师的前期准备和组织安排,关键是学生的观影、择影、小组交流、推优及课堂PPT展示,最后通过班级讨论和教师点评来完善整个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8.
教学是师生积极互动、主动参与、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创新舞台和时空,使学生在学习中有广泛的自主权和选择权,真正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教师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科学地处理好课堂教学中"收"与"放"的关系,有效地调控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本中含有许多的定义、公式、解题技巧和思想方法。学生如何消化基础知识,掌握解题技巧和思想方法,进而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但要靠“教”,更主要的是要靠“学”。我觉得在教学实践中要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就必须在引导学生“回归课本”,学好、学活课本的全过程上做好文章。导“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回归课本”,必须使学生对课本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认识到课本是学习的依据,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如果课本没有学好,就想另辟蹊径,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而且会形成不良的学风及对…  相似文献   

10.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著名特级教师斯霞老师曾强调:“在整个小学阶段,千万不要忽视了识字教学。”这就告诉我们,字词教学并不单是低年级的事情,中高年级也不应该放松。那么,如何落实好中高年级的字词教学呢?笔者认为,应该做到有“的”、有“法”、有“情”。  相似文献   

11.
高永平 《上海教育》2009,(13):48-49
在与一些教师的闲聊中得知,暑期到来,大家可以充分地调整,精神放松了,压力也减缓了。饱相当一部分教师既对暑期生活充满期待,又对如何过好暑期生活感到茫然。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心态:一是认为暑期不上班,容易睡懒觉,搞得人昏昏沉沉,精神萎靡不振;二是因为暑期是教师学习的好机会,所以学校领导对教师提出了不少要求,如读书学习、撰写体会、教学反思、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学习文言文有畏难情绪,教师执教文言文方式传统,以致文言文教学路上困难越积越多。如何教好文言文,对于语文教学领域来说是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个人认为,文言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兴趣,处理好"文"与"言"的关系,将有不一样的天地。本文主要探讨这两者如何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中合理地结合运用。  相似文献   

13.
七一讲话和“三个代表”思想进课堂是当前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和政治任务,本从目前“两课”课程设置的特点和“两课”教育教学的规律来探讨如何提高“三个代表”思想进课堂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十八大”精神的指引下,思想政治教学工作者,一是自己要领悟和贯彻好党的基本理论;二是教学不空谈,务真求实;三是教学要创新,能够与时俱进,最终要教好学生,循循善诱,让学生学好知识,增强良好的思想政治观念。  相似文献   

15.
一、什么是教学“原生态”?教学“原生态”,是指在教学中,反映学生学习需求和探索精神的本来面目,反映孕育新思维的瞬间,是教学中的智慧、灵性和默契,是“教”与“学”中的原创。体现教学原生态的课堂多是奥妙无穷。如某一教学实况:在一年级的一个班级里,一群小孩子学习儿歌:“小兔小兔轻轻跳,小狗小狗慢慢跑,要是踩疼了小草,我就不跟你们好。”有位教师教学时,不但让这群孩子听、读、背了这一首小诗,还抓住了儿童想象力丰富的特点,让孩子们拿起笔,写起了儿歌。一学生写的《悄悄地》:“老鼠老鼠你别吵,边上躺着小花猫,要是把它吵醒了,”看你…  相似文献   

16.
关于生成与预设的问题,是“十一五”期间基层学校和一线教师研究最多也是争议颇多的课题之一。因为这是课堂教学中必须面对也必须正确处理好的问题,所以将“生成”和“预设”作为关键词进行研究的人和学校特别多。因为对这两个关键词的理解不同,造成了教学视听的混乱和课堂教学的假性繁荣。  相似文献   

17.
严秋丽 《甘肃教育》2014,(22):102-102
正课堂教学活动需要通过教师与学生的语言交流才能完成。因此,课堂教学中,只有教师"导"得好,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问"得好,教学才能出奇效,"读"得好,学生学得会更有"效"。1.教师"导"得好,教学有显"效""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好与坏与新课的导入是否精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教师切不可重"教"轻"导",只注意新课内容的教学而忽视导入环节。导入新课的环节可根据课程内容不可过长,一般控制在五分钟左右即可。比如,在教授《阿长与〈山海经〉》一课时,导入新课便可以事先准备一本《山海经》,如果准备图书有难度,可以到网上下载一些《山海经》中的插图,借用这些非常神奇的插图,加上山海经中的文字描述,让学生简单了解一下《山海经》是怎样一本书。当学生用惊奇的眼睛看着这些插图  相似文献   

18.
韩泽明 《考试周刊》2010,(47):211-211
素描作为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是我国美术院校的必修课,在美术教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教学中如何处理好“术”与“美”的关系,是我们在教学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钱理群语文教育新论》是大学文学教授尝试进行中学语文教育的实验报告。它指出当今语文教育存在遮蔽人文精神、遮蔽创造力、遮蔽能力、遮蔽文本、遮蔽母语等"五蔽"现象,提出了用现代民主与科学精神来进行"去蔽"和"立人"的观点。实践中,他走进中学课堂与中学生共同研读鲁迅,领会鲁迅精神,"与鲁迅相遇",为大中学现代文学教学特别是鲁迅作品教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价值。  相似文献   

20.
在新课程的课堂上,学生已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他们在宽松、平等、民主的氛围中自主探索、积极思考、合作交流。在这样的课堂中,我们常会听到预设之外的“声音”,这是师生智慧火花的碰撞。它不但能给人始料未及的体验,更能超越预设的目标,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那么,怎样才能把握好“生成”与“预设”这个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