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习作教学是小学中年级的教学重点,亦是教学难点。怎样才能让学生在习作的初始阶段喜欢上习作,快速提高习作能力和水平,写出好文章呢?我采取了“看”“记”“评”习作教学策略,开展三项有针对性的习作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锻炼和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2.
随着习作教学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重视习作修改这一环节.老师们通过激发学生修改热情、教给学生修改符号、理清习作修改的基本步骤、搭建习作修改展示平台等方法,以期来培养学生的修改意识,提高修改能力.但是,老师们却经常会发现一种残酷的现象——“我本一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这些“放之四海皆准”的做法收效甚微,学生对习作修改的热情没有显著提高,修改能力也阻滞不前,大多数只停留在改改错别字和标点符号的层面.笔者尝试着让学生在习作修改过程中扮演“小医生”的角色,把习作修改视为“治病救人”,通过学习“健康标准”“临床把脉”,再开具“诊断单”和“处方单”来修改习作,提高修改能力,收效明显.  相似文献   

3.
学生自改习作的能力是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这两年来,我采用小组合作、自改习作“四步法”的教学流程,在培养学生自改习作能力中效果较好。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4.
刘璐敏 《广西教育》2023,(34):90-93
学生写作上最大的障碍是“无米下锅”,没有生活体验,毫无写作兴趣。“双减”背景下教师如何在减量不减质的前提下,提高习作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体验式习作教学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教法,它能够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教会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重要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生活,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从生活中获取鲜活的材料,在活动中充分体验生活的乐趣,从而抒写内心真实的感受,不断提高习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学生习作难,评改习作更难。老师费心费力,学生反应冷漠。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开展了“习作美容院”活动;通过这种富有趣味的形式,激发学生习作评改的热情.从而使学生乐于评、善于改,在评改中提高了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6.
“说假话、记流水账、挤牙膏……”一直是困扰师生的习作病。改掉这些毛病,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是每位教师关注的话题。我以为借助学生阅读文本的适当时机、让学生随阅读进行“小练笔”,是一条提高学生作文能力,治疗各种习作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运银花  张明 《小学生》2023,(6):133-135
习作能力的培养,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然而,时下小学生习作现状却不容乐观:词不达意、句不流畅、无话可写的“尴尬”现象常常出现,影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小学作文指导教学中培养学生习作能力需要一定的策略,如“六步法”的运用,具体为:阅读:奠定基础;观察:积累素材;说话:锻炼能力;练习:妙笔生花;创新:拓展思路;点评:树立信心。如此,潜移默化地激活学生的习作热情,循序渐进提高其习作水平,有利于其阅读力、观察力、习作力以及创新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教学大纲》将学生“写”的能力培养摆上了重要地位,要求小学高年级学生必须达到“40分钟能完成400字左右的习作”,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写话”训练,中年级起,除了“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以外,还要求“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养成“乐于动笔”“勤于动笔的良好习惯。由此看来,教师必须紧紧依靠教材中的范,指导学生随课练笔,使“大习作”与“小练笔”有机穿插,帮助学生逐渐提高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9.
“习作欣赏课”.它不仅教会孩子发现美.更教会孩子创造美:它不仅给被欣赏者以喜悦.而且带给欣赏者以收获:它引导孩子“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实现再创造,对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在习作欣赏课中如何引导学生去欣赏.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效果呢?  相似文献   

10.
“二次作文”中的“二”并不是一个实数,而是一个相对数。对于习作能力优秀的学生来说,他可能就是“一次”作文;对于习作能力一般的学生来说,他可能就是“两次”作文;对于习作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他可能是“三次”作文,甚至可能是“四次”作文。  相似文献   

11.
习作历来被认为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之所以难教难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学生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习作素材积累不够,因而形成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局面。鉴于此,尽快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丰富习作素材,是解决“学生习作难”这个问题的前提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2.
作文评改教学模式研究是武进市市级立项课题——“加强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训练,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研究”的子课题。在实验研究中,我们根据学生习作心理、习作规律和建构主义理论,创建了学生习作评改“六步”教学模式。兹以《难忘的教训》习作评改示范课为例,具体介绍一下我们分步操作基本策略。第一步:重温目标。引导学生重温习作目标,再次明确习作要求和评改要求。  相似文献   

13.
黄澄澄 《小学生》2024,(1):133-135
在语文教学中,“读”和“写”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二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很少具备读写结合意识,导致学生习作能力很难得到提升与发展。鉴于此,本文将立足读写结合视角,探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旨在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4.
陈淼 《学周刊C版》2014,(9):169-169
习作讲评是习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见的习作讲评课目标庞杂,主体单一,方法茏统,效果甚微。本文尝试从变“设法挑刺”为“赏识激励”;变“漫天撒网”为“重点捕捉”;变“教师唱独角戏”为“师生共演一台戏”等方面重点突破,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和水平,让习作讲评课上出实效,彰显智趣。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对于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改革、学生习作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为此,教师应提高重视。基于此,文章立足于“生活教育”理念在习作教学中的渗透方式,从生活中挖掘素材,丰富学生的素材库、注重科学指导,强化学生的创作能力、开展生活实践活动、注重生活化作文的讲评和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注重积累经验,提升习作教学质量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期能给小学语文教师一些参考,将其应用到习作教学中,切实完成“减负增效”的习作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6.
“二次作文”中的“二”并不是一个实数,而是一个相对数。对于习作能力优秀的学生来说,他可能就是“一次”作文;对于习作能力一般的学生来说,他可能就是“两次”作文;对于习作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他可能是“三次”作文,甚至可能是“四次”作文。  相似文献   

17.
小学2~3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是学生从句段写话过渡到篇章习作的重要阶段。“三态四支架”教学模式遵循了2~3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是符合教材内容的编排顺序以及习作支架的类型特点的习作教学模式。依托“三态四支架”展开习作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搜集材料、构思、写作、评价、修改等习作途径,进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8.
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我们想做好一件事,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拥有精锐的工具,具备适当的手段,习作讲评同样如此.对于学生而言,适宜的方法就是“利器”,它可以帮助学生更顺利、更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立体化”习作讲评与以往的任何一种讲评方式者大为不同,它打破了传统习作讲评是某次习作训练终结的这一格局,灵活地穿插在习作指导、学生起草初稿和习作讲评课中,不遗余力地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引导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展开平等对话.其间,富有成效的互帮互助、互评互改,既强化了学生的习作兴趣,又提高了他们的习作评价与修改能力.因此,在“立体化”习作讲评过程中,为了提高讲评效益,我们更要重视各种基本方法的传授.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语文习作教学的重要性及农村师生“谈作文色变”的现象,建议教师将思维导图运用于语文习作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语文习作能力和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20.
【适用年级】五、六年级 【设计思路】让小学生根据真实的生活情景自由习作,可以消除儿童对习作的恐惧心理,提高他们的习作兴趣。细晤一刻,我真》就是一次贴近儿童生活的随机习作。从习作题目来看,“那一刻”生活情景的再现是习作成功的关键。在评讲课中,我们通过“用具体问题引入,还原生活情境”的方法引领学生回忆“那一刻”的细节,同放整个生活的画面,以此帮助学生掌握习作修改的金钥匙,突破习作修改的瓶颈,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