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网络课程教学中存在前后期建设不平衡、内容呈现形式简单单一、教学活动安排少、教学交互不足的问题。文章根据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学习环境理论和首要教学理论对目前网络课程教学提出了加强后期管理评价、课程考核纳入学分、教学内容立体化、教学活动探究化、提高教学交互及时性、培养解决问题能力、注重评价与反思等具体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当前中职网络课程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作者自主开发的"E-Online在线网络课程制作平台"应用,提出了中职网络课程建设的改进思路;通过网络课程的资源建设和教学实践,分享了网络课程建设过程中如何建设学习资源,如何运用动态交互学习、即时评价、即时测验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如何组织实训周教学等经验;强调网络课程资源建设的同时,也要创新和探索网络课程教学教法。  相似文献   

3.
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一个"交互"过程,这种"交互"存在于教师与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而教学效果则取决于学习者在参与各种"交互"时的有效性.在网络教育中,要提高教学质量,其关键是教的一方(教师)和学的一方(学习者)如何尽最大努力来提高这种"交互"的有效性,而提供教育的机构则要为这种"交互"提供一个合适的环境,从技术层面对通讯质量提供应有的保障.本论文从网络教学助学机制、课程知识管理机制、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交互机制、网络校园文化氛围、课程评价机制、网上助教管理运行机制等六方面,阐述了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从"传递教学模式"到"交互教学模式"转换过程中的思考、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4.
网络课程的教学交互及其设计探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网络学习日益成为现代社会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教学交互是网络教学中教与学相联系的重要纽带,直接影响与制约着学生的学习质量。本文首先对网络课程中教学交互的含义及交互的类型展开讨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网络课程的设计原则,并就教学交互功能的实现问题提出了一些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5.
周海莹 《考试周刊》2013,(73):118-119
"可交互性"是网络课程设计原则中的重要原则之一,也是评价网络课程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网络课程若缺少一个可交互性强的交互环境,则将大大削弱网络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本文对网络课程中的交互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三维动画制作》网络课程交互环境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即:内容交互与人际交互、同步交互与异步交互、教师控制与学生控制、网络手段与传统手段相结合的原则,依据这些原则重点探讨了如何从操作界面、导航系统、课程内容等方面对《三维动画制作》网络课程的交互环境进行设计与制作,并在实际制作中紧扣主题,紧随设计思路,使网络课程的交互性得到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6.
《形势与政策》网络课程建设与生物共生现象相比,有很多相似之处。以共生理论指导《形势与政策》网络课程建设,要求以系统理念整合网络教学资源,强化网络课程的交互与评价功能,教学与教研协同共进,优化课程建设的共生环境。  相似文献   

7.
《形势与政策》网络课程建设与生物共生现象相比,有很多相似之处.以共生理论指导《形势与政策》网络课程建设,要求以系统理念整合网络教学资源,强化网络课程的交互与评价功能,教学与教研协同共进,优化课程建设的共生环境.  相似文献   

8.
网络课程开发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课程是网络学习的重要资源。要开发出优秀的网络课程,应当从搞好教学设计、加强艺术设计、搞好交互设计、进行全程评价和修改、利用协作开发这5个方面狠下功夫。搞好教学设计是网络课程开发的基础,加强艺术设计是网络课程开发的关键,搞好交互设计是提高网络课程应用效果的重要措施,进行全程评价和修改是网络课程开发的质量保证,开展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开发是网络课程开发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可交互性"是网络课程设计原则中的重要原则之一,也是评价网络课程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网络课程若缺少一个可交互性强的交互环境,将大大降低网络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网络课程要具备良好的交互环境,必须有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的支持,本文将简单介绍现在流行的WEB2.0的各种新技术,阐述这些新技术在提高网络课程交互环境的交互性中的应用,并探讨了基于WEB2.0的网络课程交互环境设计模型。  相似文献   

10.
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的建设在中国方兴未艾。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应具有教学模式多样化、开发工具多元化、兼容性良好、交互内容分类清晰和学习提示功能健全的特征。研发团队中的主讲教师、设计专家、美工、程序员和辅导教师具有各自的职责和选聘条件。课程设计中要建立学习元标签、设计多种教学模式和具有交互分类功能。要建设课程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1.
在线课程作为在线教育的核心资源,已在各高校专业课程设置中占一定比例。回顾国际关系专业在线课程教学,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很多问题,如忽略学习者本身认知能力、教学设计枯燥、教学内容冗余、互动性低等问题。鉴于此,可从认知负荷理论角度探讨国际关系专业在线课程设计,运用该理论调动学习者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探究在线学习体验影响因素及其构成关系,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在线学习效果.本研究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以Blackboard远程教学平台实用英语在线课程为例,采用调查问卷、解释结构模型及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确定了影响学习者在线学习体验的6个关键因素(师生互动、同伴交互协作、课程任务、教师教学能力、在线资源特性、课程活动设计)...  相似文献   

13.
旨在采用负载均衡技术,设计建成一个基于ASP.NET,集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为一体的,符合高职院校特点的在线选课系统,以此来提高选课工作的管理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4.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velop a survey based on the findings in existing research regarding students' perceptions and preferences related to online course delivery. Researchers have found that the following areas are important for student satisfaction with online instruction, interaction among students, quality and timely interaction between student and professor, consistent course design across courses, technical support availability, and flexibility of online courses compared to face-to-face. The student survey, once developed, was used to assess the quality of online course delivery by the faculty at a small upper level university in Texas. Results of the survey indicate that faculty at this institution are delivering online classes that meet the students' needs in regard to interaction with professors and classmates and course content. Results also indicate the need to develop a consistent course structure across classes and to provide extended technical support hours.  相似文献   

15.
Sustained discourse is critical to the learning potential of online courses. And, while research has surfaced many factors that mediate interaction, it further suggests that sustained interaction remains elusive. In this paper, I propose that student facilitation may have an impact on the quality of facilitators' interactions following a week of moderating a course discussion. Through a survey of students in two post-secondary online course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moderation fosters understanding of online learning processes and enhances interaction with others and content. I therefore suggest that moderation acts to inculcate students into the social fabric of an online course, prior to which their role and performance is ill-defined.  相似文献   

16.
网络课程平台中学习者激励机制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众多调查研究表明,网络课程平台中学习者访问率有限,全部学完课件比例较低,师生网上交互不够热烈,研究者指出可能有以下原因导致:网络课程资源的单调性、学习者学习积极性不足、学习者激励措施不到位等。综述所言:网络课程平台对学习者学习驱动性不足,笔者将网络课程平台中驱动学习者完成学习的因素分为强制性因素与人本化因素两种,强制性因素是指平台中具有相对学习者而言的不可替代性元素,如网上作业、学籍服务、师生交互等;人本化因素是指平台中“以学习者为本”元素吸引着学习者自觉自愿选择网络课程平台完成学习。因为平台能满足学习者内在知识需求,提供给学习者愉悦的学习体验。笔者通过将网络课程平台与网络游戏系统的对比,设计了基于平台中人本化因素的学习者激励机制,并根据笔者描述的网络课程平台学习者学习流程,提出了流程中每个环节激励措施及实现策略。  相似文献   

17.
境内外学生对网上学习环境的评价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范围内网上教学越来越成为主要的教学模式之一.然而,我国内地和境外的高等院校建构了怎样的网上学习环境呢?本研究邀请具有网上教学经验的四所内地高校和七所境外高校参加,采用问卷调查和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学生对网上学习环境的评价,比较我国内地和境外高等院校的网上学习环境.本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311份,内容包括八个方面:技术支持、教学设计、内容设计、网站设计、灵活性、学生互动、教师支持,以及学习评估.研究表明,我国内地和境外高校建立的网上学习环境都注重到了以上八个层面的主题,然而,内地的高校提供更多的是技术支持,而境外高校在教学设计、课程设计、网站设计、灵活性等方面则给予了更多的重视.作者希望,本研究结果能有助于远程教育机构改进网上学习环境,增进网上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影响学生网上学习效率的变量很多,从心理上看相关性最大的变量是学习心理机制问题,即学习驱动力问题.学习需求驱动机制、学习生命周期机制、学习成效的归因机制是现阶段远程开放教育学生学习动力机制的基本表现形态,直接对网上学习效率发生作用.要提高网上学习效率,必须掌握好网络课程信息量、学习方式、问题意识、学习激励等学习调控策略.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Taking full advantage of the educative benefits of interaction in digital learning environments will require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heoretical frameworks that can contribute to a richer understanding of interaction. Literary theory provides an excellent place to develop such a framework and advanced understanding. Literary theory enables us to reconceptualise online courses as ‘texts’, thereby equipping us with more sophisticated modes of analysis for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process. By rethinking online courses as texts, and better yet as what Roland Barthes has described as ‘writerly’ texts, we can improve interaction in the online classroom. More importantly, we can move toward a more meaningful form of interaction, where learners interact with course content at the level of meaning and meaning making, where interaction becomes a full participation in the production of a lesson’s meaning. Indeed, this aim of co-producing meaning should be the primary objective of all learning.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基于互联网的网络教学得到迅速发展,网络教育模式正经历着从单纯的信息呈现向学习者参与的转变,而如何解决网络教学中存在的导学功能薄弱、资源利用率较低、资源质量欠佳、交互效果不理想等现象,以提高网络教学的质量和网络学习的效果,是广大从事远程网络教学教师关注的问题。因此,近期我校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郭文革教授进行了交流,郭教授以北京大学开发的"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网络培训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为例,介绍了采用引领式网络课程,在Moodle平台上构建课程结构和内容,开展网上学习活动、过程性评价、教学管理等情况,阐明要依据成人学习者的需求,用新的理念和方法来设计网络课程。经郭教授同意我们将主要交流内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