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在更深更广的层面上推动教育改革的发展,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关键环节.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材、新的课程评价观,对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和挑战,教师的角色也要进行相应的转变,由传统的教书匠变为新型的学习者,由课程的执行者变为课程的开发者,由学习的主宰者变为学习的引导者,由个体抗争的孤独者变为集体奋斗的合作者.如是,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才能促进自己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省从2005年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至今已经六个年头,回首走过的这段课改之路,我深有感触.课程由原来的封闭式,变为现在的开放式,教师由课程的复制者变为课程的创造者,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负面效应,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仍有课堂表演的嫌疑,似乎学生仍然是物理实验的观察者.面对这种情况本文就谈谈高中...  相似文献   

3.
洋溢着鲜活时代气息的高中新课程改革正扑面而来,高中新课程注定要改变“高中生的学习生活”,还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英国教育学者Elliott强调课程改革实际是“教师的变革”,日本教育学者左藤学提出了当课程由“传递中心”变为“对活中心”时。教师的角色由“技术熟练者”的教师变为“反思性实践者”的教师,这种后现代意义的教育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广东省潮汕地区三市乡镇高中教师自2004年实施新课程以来的适应状况与存在问题的问卷调查表明:三市乡镇高中教师对于新课程的适应正处于由适应困难向适应良好转变的过渡性阶段,揭阳、汕头两市高中教师的适应状况较为明显。为提高高中教师的课程适应能力,应进一步改变教师对新课程的抗拒或逃避态度,努力使教师由被动适应变为主动改变,提高教师培训质量,改善课程改革环境。  相似文献   

5.
李德勇 《教育探索》2007,13(6):80-81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目前正逐步进入关键的阶段--课程实施阶段.新课程实施得怎么样,直接关系着课程改革的成败,而教师是课程实施过程中最主要的参与者,是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面对课程改革,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可能出现的心理定式、犹疑观望、惰性及焦虑等消极心理阻碍了新课程实施的进程,影响了新课程实施的质量,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赵绍友 《教育艺术》2007,(10):28-29
课程和教师本来就是互为一体的,教师作为课程实施的主体,在课程改革中应是课程改革的研究者和推动者,更应是新课程的实施者.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充分发挥参与和完善课程改革的积极性,由教学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构建合作、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广东省潮汕地区三市乡镇高中教师自2004年实施新课程以来的适应状况与存在问题的问卷调查表明:三市乡镇高中教师对于新课程的适应正处于由适应困难向适应良好转变的过渡性阶段,揭阳、汕头两市高中教师的适应状况较为明显。为提高高中教师的课程适应能力,应进一步改变教师对新课程的抗拒或逃避态度,努力使教师由被动适应变为主动改变,提高教师培训质量,改善课程改革环境。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实施是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课程实施具体表现为教学。而教学是由教师执行的,故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而为了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我认为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了解新课程改革的目标目前,在许多学校,课程改革好像只是校长和主任们的事情,学校怎么安排课程,教师就怎么去上课。至于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什么,不清楚。课程改革只停留在口头上,因而要真正实现课改教师必须首先要了解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教育教学改革之"课堂中教师的角色与地位如何转变"——这一新课程理念,对每一位教师来说,应该已经是耳熟能详了。打开《走进新课程》,翻到第四章,答案清清楚楚地写在那里: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教师要与新课程同行,要适应新的课程需要,必须转变自己的角色:教师要由管理者变为组织者,由传授者变为参与者,由主导者变为引导者,由仲裁者变为促进者,由教书匠变为研  相似文献   

10.
课程实施是课程发展中的重要过程,而教师是这个过程中的主要生力军,如果没有教师的广泛参与和智慧贡献。再美好的课程理想也不能变为现实。当前,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课程实施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必须更加关注和引导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各种改变,以求得课程变革的成功。  相似文献   

11.
课程改革要依赖教师有效的实施,教师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人物。重视教师有效实施新课程的基本条件,建立教师有效实施新课程的促进系统,以增强教师实际实施课程的动机和能力,吸引教师积极投身课程实践,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实施的新课程改革获得了一定的成效.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学校的组织、管理结构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教师也由某一学校向其他学校进行地域性流动,随之而来的是一定规模的学校与教师的重新组合.在这个过程中,改革的焦点当是摆正学校改革与课程实施的关系.因为,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与学生的学习最密切相关的课程与教学的变革.从学校改革与课程实施的关系角度,分析学校改革中课程与教学应采取的实施取向,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浅谈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的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一个关键环节,教师是课程实施中的主要人物,教师能否适应这次新课程改革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教学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家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在这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能否认同并掌握新课程的现代教育理念,能否明晰新课程的改革目标,能否积极投入新课程实践,事关这场改革的成败。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如何在新的课程理论指导下,加强对新课程的学习理解,明白新课程的要求,转变自己的角色,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这是每一位教师必须作出的应答。一、由注重知识传授变为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回顾本世纪教学所走过的路,大体沿着“知识本位———智力本位———人本位”的发展轨迹。当代教学应致力于学生整体素…  相似文献   

15.
闫梅 《文教资料》2009,(10):99-101
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适应性问题由来已久.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传统的教育模式正在转变,但大多数新课程改革方案实施后的效果并不像方案设计者所预想的那样理想.由于课程实施难度大、要求高,教师与学生都难以适应,特别是农村地区的教师,而且面对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种种因素,他们对新课程更加难以适应.因此,探讨农村教师对新课程改革方案的适应性问题,对于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我国全面推开,新课程改革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极好机遇.教师在课改实施中寻找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要理解新教材,创造性地使用它,开发补充教材,要善于把问题变为课题,增强课题研究意识和创新意识,以课题研究带动新课程改革质量的提高.在新课改新教材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组织者,参与者和促进者的作用,所以,教师要有自主决策、反思和研究能力,应该在  相似文献   

17.
正在全国各地展开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以其起步快、理念新、变化大而备受关注.如何能够让教师跟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是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所在.新课程实施对教师素质提出全新的要求,当前必须加快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新课程要求的教师队伍,为新课程的成功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通过新课程的培训,广大教师对课程改革有了正确的认识,基本树立新的课程理念,初步具备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同时教师由对新课程的茫然、困惑到了解新课程、认识新课程、理解新课程,绝大部分教师正以满腔的热情研究新课程、实施新课程。  相似文献   

19.
初中政治课程教学改革是整个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课程的改革需要政治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角色和自身素质.本文分析了新课程改革对初中政治教师素质的新要求,探讨了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初中政治教师的基本素质与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不相适应的主要表现,进而提出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加强初中政治教师素质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20.
黄敏  于动 《教育探索》2007,(4):73-74
在新课程改革向前发展的现阶段,教师的课程能力的欠缺,将直接影响到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因此,研究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课程能力缺失的成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提高教师的课程能力,将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顺利进行起到保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