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案例 师:同学们课间喜欢做什么? 生:做游戏、玩球…… 师:现在我们来一起进行拔河比赛。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好!我们组成小兔队和小鸭队来进行比赛。谁愿意参加比赛?(教师把准备好的4个小兔和6个小鸭头饰给学生戴上。) 师:我做拔河比赛的裁判,同意吗? 生:同意。 师:先听我说规则和要求……(比赛开始,没参加比赛的学生自发地为参加比赛的学生加油,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游戏当中,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相似文献   

2.
师:今天,我们班上来了几位特殊的运动员,它们要来比一比谁运动得更快。现在请第一组运动员上场(课件出示蚂蚁和蜗牛赛跑)。蜗牛和蚂蚁将要进行的是一场爬行比赛,经过测量发现,蚂蚁爬1米大约用1分钟;蜗牛爬1米大约用11分钟。那么,谁运动得更快呢?生:蚂蚁。师:你们是怎么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四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数数比赛师:同学们,你们会数数吗?生:会!师:那么我们就来进行一次数数比赛吧,看谁数得又对又快!(课件逐个出示:1个木块,5个木块,10个木块)学生抢答。小结: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就是()。(出示30个木块)  相似文献   

4.
师: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果实有什么共同特征。要想来研究这个问题,就要有果实,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哪些果实? (学生说桌上的各种果实。) 师:这节课,我们就以这些果实为例来研究果实的共同特征,找一找哪些特征是果实都有的,其它物体没有的。 师:你们想从哪里去找果实的共同特征呢? 生:从外形上找。 生:从内部找。 师:首先,我们从果实的外形上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44~45页。片段一师:你们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生:听过。师:今天我们来观看一场红、黑蚂蚁的比赛。课件出示两只蚂蚁比赛的场景:红蚂蚁沿课桌边线跑,黑蚂蚁沿黑板的边线跑。(速度一样)谁先跑完一圈谁就赢了。黑板桌面师:同学们,请你们猜一猜谁能赢?你猜谁能赢就支持谁。生1:我支持黑蚂蚁。生2:我支持红蚂蚁。(大多数同学都支持)师:观看比赛时,为你们支持的蚂蚁加油吧!点出课件,演示比赛开始,同学们都为各自支持的蚂蚁加油,比赛结束,红蚂蚁赢了,支持红蚂蚁的同学大声欢呼。师:…  相似文献   

6.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五册第二单元结束后,设计的一个活动课片段为:(屏幕显示)操场上的同学们有的跳绳,有的踢毽子,有的跑步,有的跳舞,有的唱歌……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些活动吗?生(齐):喜欢。师:谁来告诉老师,你最喜欢什么活动?生1:我最喜欢踢毽子。生2:我最喜欢唱歌……师:在这些活动中,有谁得过奖?生1:我在50米跑中得过第一名。生2:我唱歌得过第二名……师:你们真棒。今天我们就按座位分成A队、B队、C队(贴头像),每队选一名队长,带领小组的同学参加数学俱乐部里的活动,每参加一项活…  相似文献   

7.
一巧妙导入,激发情趣师:同学们,昨天,我和你们的数学老师吵架了!生:(吃惊地)为什么?师:我做了一道数学题,可是你们的数学老师说我做得不对,于是我们就争吵起来了。现在请小朋友们给评评理。请看黑板。(板书:一=20)我的这道数学题对不  相似文献   

8.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觉百分数的意义 师:同学们,大家玩过套圈游戏吗?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答略) 师:看来,套圈游戏深受同学们的喜爱.明天下午我们班将举行一次套圈比赛,下面是第一小组三名同学以往的游戏记录.  相似文献   

9.
第一课时一、课前交流师:同学们,咱们初次见面是不是?有没有谁见过我?生:没有。师:真遗憾,看来我的名气还不够大。大家肯定关心我姓甚名谁,来自何方,是不是?生:是。师:谁知道我的名字?你知道?说一说。(走近学生)生:吴福雷。师:好,一字不差,肯定是听你们老师说的吧!生:刚才大屏幕上一闪看见的。  相似文献   

10.
周老师要和我比赛踢毽子,你们猜谁会赢?我可以自信地告诉大家:“我赢定了!”我们的比赛规则是:我踢的个数除以2,周老师按原个数累计计算。我痛快地答应了,只不过是除以2嘛,就算是除以5,我也可以接受啊,谁叫我踢毽子的水平不知要比周老师高多少倍呢#比赛正式开始了。第一回合我踢了44个,可周老师只踢了3个。我就算除以2,那也有22个啊。第二回合,我踢了21个,算起来只有10.5个,周老师还说什么大方地算了我11个。可是周老师虽然给我加上了原来踢的个数,可又要除以2,这不就等于除以4了吗?周老师真的好“狡猾”啊!第三回合,我只踢了35个,可周老师…  相似文献   

11.
一、回顾成长历程,激发感恩之情师:这节课,我们先来看一段录像。(播放孩子快乐成长的录像)看了录像,你感受到了什么?生1:我感受到小时候生活的幸福。生2:我感受到爸爸妈妈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师:爸爸妈妈给了你哪些关爱呢?生1:妈妈变着法给我做好吃的。生2:我生病了,妈妈陪了我一晚上。生3:爸爸带我去爬山,给我讲数学题。─  相似文献   

12.
[片段一] 师:我给同学们出一道数学题,看谁回答得快又准确.1+1=? (生愕然,齐声回答,并大笑) 师:回答得很好!如果把它作为一道作文题,我想也难不住同学们吧.好,给你们3分钟时间,以"1+1=?"为题拟一个作文提纲. (生动手列提纲) 师:提纲拟好先放在一边.  相似文献   

13.
[情境描述]在不久前的阅读教学比赛中,作为参赛选手的我(上课内容为《黄河的主人》)课前与学生有这样一段对话:师:孩子们,能给“主人”找一个相对的词吗?生1:客人。师:(指着学生,包括笔者本人)我们和(指向听课老师)周围听课老师比,谁是主人?生(异口同声):我们!师:(指着学生)你们和(指着自己)郑老师比,主人是谁?生2:是郑老师,因为今天是您参加教学比赛。师:认为“郑老师是主人”的请举手。(几乎所有学生都举手了,听课老师一片哗然)[症结与策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课堂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我们关注的焦点从“老师的教”转向了…  相似文献   

14.
课前准备:每个小组配备一个水槽、一把镊子、两个放大镜、一份实验报告和一只小螃蟹。课堂实录:师:我发现大家一走进实验室就显得特别兴奋,能告诉我为什么吗?生:我看见水槽里有小螃蟹。生:我觉得很好奇。生:这节课我们怎样研究蟹呢?它有什么值得我们研究的?师:你们已经想到那么多了!今天我们这节课的主角就是它———小螃蟹。谁会写这几个字?请上来帮我写标题。(学生板书)点评:导入采用开门见山的形式,简明的导语直接介绍了研究对象,亲切的交谈拉近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师:她在写标题的时候,有谁能告诉我,刚才你们发现了小螃蟹有什么特别的…  相似文献   

15.
“斯霞老师,您是千千万万优秀教师的杰出代表,是共和国基础教育的见证,是一座教育的富矿,有待我们进一步发掘、研究。您和您的经验给了我们诸多启示”。(崔峦)《我们爱老师》是二十多年前江苏省教育局委托江苏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教学影片。下面,我就撷取几个绝佳的“镜头”,与同行共同来欣赏。镜头一:“老师平时是怎样关心你们的?”师:“关心”是什么意思?老师平时是怎样关心你们的?生:老师教育我们上课要用心听讲,不做小动作;写字的时候要注意姿势。师:这是老师关心你们的学习。老师还在哪些地方关心你们呢?生:有一次,我把手放在嘴里,斯老师…  相似文献   

16.
(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是几月几号? 生:4月14日。 师: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生:春季。 师:那么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外面有什么变化呢? 生:冰雪融化了。 生:燕子飞回来了。 生:我们穿的衣服越来越少了。 …… 师:对,春天来了,我们要注意更换衣服,学会照顾自己。记得上学期你们在语文课上学了一首有关“四季风”的儿歌,谁还记得? 生:春天里,东风多,吹来燕子做新窝。夏天里,南风多,吹得太阳像盆火。秋天里,西风多,吹熟庄稼吹熟果。冬天里,北风多,吹得雪花纷纷落。(其他同学提示或做动作。)  相似文献   

17.
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你们愿意看《黑猫警长》的动画片吗?现在老师就放一段录像,看完以后请你告诉大家:黑猫警长是根据什么破案的?生:黑猫警长是根据“一只耳”的脚印破的案。师:动物可以根据脚印破案,人也可以,而且人还可以根据指纹来破案。那么,你们想了解有关指纹的学问吗?今天,我们的活动内容就是来研究一下指纹的奥秘。评:将学生熟悉、喜爱的动画片带进课堂,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引出研究的主题,亲切,有趣,贴近生活,激发了学生探究指纹的兴趣和欲望。二、拓印指纹师:通过学习,谁愿意说一说:什么是指纹?生1:手指尖的图形就是指纹。生2:…  相似文献   

18.
师:今天我们学习第九课《小鸡学捉虫》。同学们一定想知道小鸡是怎么学会捉虫的,今天我们学了这篇寓言故事就知道了。下面请同学们边看图片,边听录音。 (揭示投影片:①鸡妈妈和小鸡对话。②啄木鸟在树上捉虫。) 师:故事听完了,谁能告诉老师,鸡妈妈对小鸡说什么了? 生:你长这么大了,应该自己生活了。师:好,你回答得对极了。师;小鸡为什么不会捉虫吃? 生:因为它不学,懒惰。师:对。那么,小啄木鸟为什么能很早就会自己找  相似文献   

19.
[教学片断]师 :现在咱们一起来进行写数比赛 ,从1写到50,每10个数为一行 ,看谁写得又对又快 ?(师在黑板上写 ,学生有的按横行顺序写 ,有的按竖行顺序写。 )半分钟后 ,有学生举手并报告写完 ,老师用了1分钟。师 :同学们 ,请把你写的让同桌检查一下。 (同桌检查后回答正确无错。 )师 :看来你们真了不起 ,我还得向你们学习。[采用写数导入方法 ,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而且训练了学生的记数速度 ,同时为学生发现新知提供了材料。]师 :谁能从这些自然数中找出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 ?生 (齐答 ) :2、4、6、8、10……师 :请一位同…  相似文献   

20.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白鹭吗?(生有的说见过,有的说没见过)师:白鹭是生活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的水鸟,十分常见。你们看(出示图画),这就是白鹭。师:古往今来,赞美白鹭的诗篇有很多,谁能为大家吟诵一两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